芬蘭──教育的烏托邦
不知幾時開始,芬蘭教育成為了教育的烏托邦。被引述的說法是: 此地教育精粹是沒有家課及考試,所有評估都是在課堂上進行。學生在聽課後即時與師生討論,這就成了「功課」。 教師不用花時間批改習作,就在課堂上觀察學生的潛能, 並協助發展。此地教育不會在學科上排名次,人人都有特長。
芬蘭教育有真正的「其他學習經歷」(Other Learning Experience)。學生課餘會接受話劇和舞蹈訓練。 一年一度的表演是學校的盛事,由幕前的演員,到幕後的導演、 編劇、道具、舞台控制,甚至訂場、售票等等,全由學生包辦。
老師不會長期留守學校,而確實是在社會擔當過專業工作, 再向學生闡述行業的最新發展。 學校亦鼓勵老師在自己的專業上兼職,教學的同時保持社會觸覺。
學校沒有手冊,沒有校規,也沒有訓導老師。 學生從來不需要改變自己遷就校規,能活出真我, 因而校方很容易看出每個人的個性、優點和才華。 學校有專職人員處理學生情緒和心理問題, 類似香港的社工和教育心理學家。
說了這麼多,大家或許會認為這樣的教育真好啊, 潛意識就會覺得香港教育真的落伍很多了。
因地制宜──社會現實決定教育模式
真的是「人比人,比死人」,但在多般仰慕(別人)、批判(自己) 的同時,也應看看現實。教育的意義,不用講得太深奧, 簡簡單單就是為社會訓練需要的人才。社會不同, 因而人才的需求也不同,換言之,教育的方式、目標、效能要求也不同。 香港是一個人口密集的城市,小小的地方容納了七百多萬人居住, 在可見的將來還有上升的趨勢。此地資源匱乏,人謀生得有一兩手專長,是應付社會需求的專長。
香港是一個國際金融中心,經濟人才的需求很大。香港也是一個提供不同服務業的地方,飲食、購物和相關行業佔全年 GDP一個不小的比例。
香港財政儲備豐厚,政府是最大的僱主, 不同級別的管理和文書人才需求很大。
香港人重視教育,就是經濟條件很一般的家庭, 都希望子女多接受教育。即使無法升大學,也希望能讀到專上學院, 學習一技之長,所以各類公私營的學校, 對教學和行政人員的需求很大。
夠了夠了,這些都是香港人、香港學的常識,大家活在這個地方, 一直參與要求,參與實踐, 對教育方式和它所希望達致的效果應是瞭如指掌的。 這個地方需要不同的專業人士,因而精英教育有其極大的市場。 怎樣能跨過一大群的平庸者而出人頭地?無疑需要較高的天資, 還更需要刻苦的學習。教育過程中如果沒有操練、沒有家課、 沒有考試,應是不容易分辨優劣,汰弱留強的。
香港需要不同的文書人才,所以教育過程中能培養較多的語文人才, 對社會職位的供求應是一種平衡力量。 我們的教育要求學生中英兼擅,不能達到這目標的, 也希望在語文學習上有一定的基礎,將來如在就業上有需要, 也可作重點補充和增進,好應付職場所需。語文學習沒有捷徑, 多沉浸──較功利的說法是多操練──是達到目標的不二法門。
香港地少人多,人口高度密集,每所學校都容納相當數量的學生。 管理一所密集的學校,需要必備的條理和規制,否則很易出混亂。 校規就是在這情況下必要的工具,不是用來箝制,而是用來疏理, 令一切變得井然有序。
這些環境都是很「地道」的,不是把「先進」、「良好」 的理念照搬就可以達到目的。所以講教育的烏托邦,也不能無視眼前現實,香港始終不是一個人口稀少、 以漁農為主的簡單作業社會啊!
當然這樣說也不是贊成無止境、高強度的學習操練。 香港教育工作者都算是很專業的人才,在實踐教育的同時,如何既不違教育原則和操守,但也能適度培養社會所需者,應該經過一些深刻的分析。最重要是明白教育不是利己( 或利所屬團體)的作為,每個實踐細節都對學童成長有深刻影響。只要能待人子若其子,很多不必要的教育紛爭都不會出現。
最近直資名校協恩「斷龍」,中一全面公開招生,釋放80學額,希望收納較高質素學生。「一條龍」辦學模式曾被設想為優良機制,能扭轉操練學習的一種方法。這些年來變成怎麼樣了,知情者應是心知肚明的。連這小小改變(當然認為是好改變) 都舉步維艱,也不要再期望什麼教育烏托邦。
講真的,若你作為家長,真的希望香港學校沒有操練、沒有家課、 沒有考試,甚至沒有校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