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 Jan 22 2025 09:46:00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借鑒美國的大學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大學成為世界第一。原因是,大戰時很多歐洲著名學者逃到美國。包括從德國逃生的猶太學者。
在1980年代初期,有幾位中國大學校長到本校普林斯頓大學訪問,想知道用什麼方法辦所一流大學。事實上,單用行政手段,不能把普通大學變為一流大學。一流大學的必須條件,是教授的素養。沒有一流教授,不能辦到一流大學。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大學成為世界第一。原因是,大戰時很多歐洲著名學者逃到美國。包括從德國逃生的猶太學者。大戰後美國經濟進步,生活良好,又吸收了世界學術的精英。同時國內的學者有優越的環境做研究改進他們的學術水平。
 

歷史與制度因素

 
中國的大學在歷史上受到幾次的挫折。1952年政府把所有的私立大學關閉。一流的私立大學如北京的燕京大學,上海的聖約翰大學和廣州的嶺南大學都被解散。隨後政府改變了大學制度,從講授多門科目的大學改變為訓練專門技術的學校來滿足在計劃經濟時代國營企業的需要。在文革時期大學基本停了課。直到1978年以後大學才慢慢恢復。與上述美國大學的歷史對比實在十分不幸。
 
今天中國的大學不如美國的大學不但有歷史的因素,還有制度的因素。或可以說中國的市場經濟還不完善,沒有包括大學教育的供應。美國最好的大學幾乎都是私立的。像私有企業,有自主權。經費不靠政府,多由收學費與校友捐助。像私有企業的董事會,私立大學有董事會來委任校長和監督學校的工作。私立大學的政策,如決定課程,每科教授的數目和學生的約數等都是由校方自己決定。雖然一般私立大學的目標不是營利,與私立企業的不同,(有少數私立大學的目的是營利。)它的產品是教育。它的目的也是希望產品得到市場的認可。好的大學盡量招聘良好的教授來提高教育水平,來培養優秀的學生,正如私有企業盡量製造良好的產品。美國政府大致不干預私有企業和私立大學的運作。讓它們自由競爭。因為只有良好的教授才能授與良好的教育,校方會盡量設法聘請良好的教授來保證教育產品的質量。 
 

發展需要自由

 
與美國大學對比,中國的大學由教育部控制,像國營企業由政府控制。攻讀某科目學生的人數,需要教育部批准。學科的內容也需要教育部批准。大學沒有自由選擇科目來適應社會的需要。如果全國大學學生的人數由政府決定,沒有讓各大學分別觀測市場的需要,可能發生錯誤。例如把大學生的人數快速增加,以致合標準的教授供應不足,把教育的水平降低。大學畢業生大量的增加以後,很多找不到工作。因為大學的學科發展很快,教育部難以僱用足夠人員來制定課程和改進課程。不讓各大學自由決定供應大學教育所需的各種要素,如教授、教材、學校規模等,便會把大學教育的水平降低。
 
在目前中國大學教育的制度下有什麼方法可以改進中國的大學呢?我們可以從三方面考慮,即師資、學生、學校。關於師資的素養,教育部已經設法改進,如制定千人計劃,把在國外的著名中國學者請回中國。還有用各種辦法鼓勵在中國工作的教授。還要注意的是改良中國已有或從國外引進的教授的工作環境。中國大學教授的工作環境有不少弱點。如出國訪問,參加學術會議都需要教育部批准。改良他們的工作環境並不太難,只要給他們多些自由去幹自己要幹的工作。
 

逐步容許私立大學

 
關於學生的質量,如果不把中國大學的質量改良,中國優秀的中學生都跑到外國去留學,降低了國內大學學生的水平。學生的質量有賴於教師的質量。把教師的質量提高學生的質量便會同時提高。
 
改進中國大學教育的最好辦法,是在適當的環境下容許私立大學的建立。早在1980年初期中國已容許私立小學的建立。結果十分良好的小學很快地建立起來。如果容許和鼓勵私有的中小學建立起來,為什麼不容許私立大學建立呢?政府已容許長江商學院成立。再進一步可以逐步的讓少數私立大學成立。如果這些私立大學的運作不影響中國的教育政策,而且教育水平良好,教育部可以逐步讓多些私立大學建立起來。正如在經濟體制改革初期用實驗方法改進企業的運作。這樣便可以一面節省教育部的費用。一面讓私立大學有機會創新。良好的私立大學還可以作為公立大學的榜樣。
 
(封面圖片:Wikimedia commons)

鄒至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