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武俠小說「俠客」的概念 重塑人文素養與社會價值觀?

雖然我們都不是能「止戈為武」,反而我們可做的是教導我們的下一代具有俠義之風,認識真理,勇於向那些惡者說不!

有人說,1954年直到1979年是武俠小說創作最輝煌的時期,在新派武俠小說作者當中,則以金庸、古龍和梁羽生的作品最受讀者歡迎。而金庸武俠小說更被奉為經典,被各地華語讀者喜愛。有人甚至認為,金庸應該憑武俠小說拿諾貝爾文學獎,以表彰他對中國現代文學的貢獻。

亦有人認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因為當大家在異地與任何華人相見,若論到什麼「武俠」、「江湖」和「武林」等相關名詞,都可以成為聯繫大家的共同語言。為什麼金庸的武俠小說能夠瘋魔好幾個世代的人,原因何在?影響着些甚麼?有多深遠?

沉醉金庸小說  嚮往成為武俠

相信當有人讀出類似七言,又不似古詩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14個大字時,金庸小說迷定當可以把歷年來,金庸先生曾寫過的所有武俠小說名稱,如數家珍地背誦出來,甚至將每一本小說中的代表人物和故事內容等逐一描述,最喜歡誰、不喜歡誰都可以談過痛快。

小時候,筆者最愛拜讀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真的是百看不厭!中學時期,同學們每天早上例必輪流購買當天的報紙,為的是要爭先閱讀當日在副刊中連載刊登的金庸小說,由《天龍八部》、《連城訣》、《俠客行》、《笑傲江湖》到《鹿鼎記》等。連載小說的特色就是吸引讀者每天不停追看,讓人猶如着魔一樣!

金庸迷們往往十分熟悉書中的所有人物,有空當會聚在一起談天論劍,每人都好像覺得自己就是小說中某位武功高強的絕世高手,擁有滿腔熱血與俠義心腸,帶着濟急扶危的使命,路見不平便拔刀相助!可能有人會嚮往郭靖的光明磊落,有人會欣賞黃蓉的聰明黠慧,有人會同情楊過的偏執與固守,有人則對古墓派小龍女的冰清玉潔,展示仰慕之情;有的讀者則憎惡西毒歐陽鋒的陰險狠辣,對偽善君子岳不群感到唾棄,佩服令狐沖的風流灑脫,崇拜丐幫幫主喬峰的義薄雲天等等,沉醉於上述角色當中!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代表了金庸一生的作品,不少金庸迷均沉迷小說中某位武功高強的絕世高手。(亞新社)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代表了金庸一生的作品,不少金庸迷均沉迷小說中某位武功高強的絕世高手。(亞新社)

武俠精神  行俠仗義

金庸的武俠小說可說是帶動了中國傳統,包括具有歷史和文代特色的次文化。它影響着全世界中華人民的文化品味,亦因此令到每一個金庸書迷對「武俠」一詞特別嚮往。翻查所悉,「武俠」一詞乃包含「武」與「俠」這兩個主要概念,同樣建立於價值觀念的基礎上。

按嶺南大學鄺龑子教授於嚴家炎主編(2019)的《懷念金庸專集》內所寫的《傳奇與歷史──金庸武俠小說的藝術張力》一文所指,「武俠」二字其實是以「俠」為重心,「俠」的核心在於行俠仗義,為所應為,儆惡懲奸,扶危匡正,甚至捨己救人。反之過於着重「武」的概念,可能不是俠者之應為,「因為用武作惡,只屬歹徒……『止戈為武』正是武的目標之一。」(頁268)

另張紀中先生(2019,註)亦就「武俠」二字,作了以下的補充,他認為「俠客」不是高大全的存在,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化英雄,俠客也有俠骨柔腸,是恩怨分明,心胸豁達。「……武俠刻寫了中國人的血性與豪情,正義與信念,仁愛與不羈,真誠與灑脫,浪漫主義情懷與英雄主義精神……武俠凝聚了中國文化的意蘊與哲理,哲思與智慧……英雄也不是殺戮,不是佔領,不是征服,英雄是與我們一樣的平民百姓,『英雄是一種情懷』。」

《懷念金庸專集》書影。(《明報月刊》圖片)
《懷念金庸專集》書影。(《明報月刊》圖片)

教導下一代  勇於向惡說不

最令筆者有同感的是,既然人人都可以做英雄,生於平民百姓家的我們,怎樣可以展示這種真俠客的英雄氣慨?有權勢的人欺壓軟弱無助者的行為,是俠客的所為嗎?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行為是正義之師嗎?您會樂意接近哪種性格的人呢?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十分重視什麼是真理,什麼是正義。雖然我們都不是能「止戈為武」,反而我們可做的是教導我們的下一代具有俠義之風,認識真理,勇於向那些惡者說不!

其實所謂有俠客或俠士的出現,要他們仗義替天行道或「止戈為武」,通常都是因為有為政者或政府執法人員,未有好好做好管治本份和履行應有之責,而導致民怨四起。近年,香港亦有出現類似現象,不計算已存在的個別貪污、濫權、騙房津、偽造文件、呃假、公然違法和濫用公帑的犯事官員外,更有甚者,上述現象在其他公私營的機構或不同行業中都普遍存在!

香港公務員制度和風氣已過時,亟需重整風氣及改善。(Unsplash)
香港公務員制度和風氣已過時,亟需重整風氣及改善。(Unsplash)

下任特首  須重建有序社會

據報,截至4月初已有27名公務員及政府僱員因不符「疫苗通行證」要求而缺勤,其中5人已離職,部分個案正進行紀律處分!行政會議成員及保安局前局長葉劉淑儀,3月15日亦於報章撰文表示,香港公務員制度和風氣已過時,他們過分注重薪酬、福利和升職,「少做多得」的心態最要不得,亟需重整風氣及改善。

筆者在教育人員專業操守議會服務多年,也見盡不少失德教師的違規案例,有教育人員嚴重行政不當,有教師教學嚴重失誤,有者行為極度偏差被投訴,也有人更懷疑精心計劃濫用病假、工傷假去欺騙公帑等。此風不可長啊!

請問各位正義的廣大市民,難道我們真的要借助古代的俠客方法,去替我們執行公義、撥亂反正嗎?抑或政府趁新特首換屆,重組班子後進行嚴肅的整頓,還我們一個安全、廉潔、着重民生、自由有序、有法可依、可信賴而有效管治的社會?

註:張紀中先生在向金庸先生致敬時,也寫下他對金庸先生的懷念,全文請參閱《不朽的金庸》。

鄒秉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