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的企業常經歷併購的洗禮,所以,有謂最合適做公司一把手的,是由熟識收購合併、對投資項目有高敏感度的併購專家;反而,由紅褲子出身、在企業內由低做起的産品專家、天才程式員、營銷能手、財會掌櫃等,不一定最能勝任今日着重外延拓展的企業新常態。
以上這句話,有一半是由大摩的策略大師、以厚重和深度的投資研究報告為名的米高·孟本生(Michael Mauboussin)所講的。孟本生早前應邀,出席在下為香港特許金融分析師學會主持的「爐邊熱話」的嘉賓,當中他言簡意賅的道出了今日大型企業總裁的主要任務。
總裁幹什麼的?
孟本生的研究,跟平常的投行研報最大的分別,是他絕少給個股買賣評級。他會針對一些投融資的行為和結果,以類大數據和近學術的語言,書寫給機構投資者讀的深度報告。這些報告,通常有一半的頁次是用來裝參考文獻和附註,讀者要是少點耐性,也許就會開小差,跑去「撳」股票代碼為樂了。
孟本生這份2022年12月的報告,綜合多年來美國學者和專家就企業併購的實證研究。當中切合本篇主題的,是報告指美股自1985年以降,近30年的數據顯示,併購是上市公司用最多錢的地方:這些年來,美国公司平均花了營業額中的9%來做收購,是「犯本」之最;第二位是投資性的行政管理費(Investment SG&A,一種與R&D相似的管理費用,日後再介紹),其30年的平均數,大約是營業額的7%;第三至五位分別是資本投資、股份回購和派息。
雖説企業併購的行為多是隨行就市,市好時多做,市差時少做,但總體上併購是愈演愈烈。以2021年作為最近可得的數據來看,美國羅素3000指數的成分公司(也就是大公司),共花了7萬億(美元,下同)在廣義上的資本使用中,當中併購就佔用營業額的13.5%,幾乎是上述第二位的一倍,所以,併購是絕對的大頭。
履歷錯了
另一組數據指出,幾乎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曾染指過併購。在1990至2010期間,孟本生統計指,平均有九成的上市公司,曾經做過至少一次的併購買賣。當時期「FOMO(害怕錯失機會)」之説尚未流行,但行為上卻如出一轍。
如果説併購是上市公司的「拳頭產品」,那麼,應該是由誰去操盤?文首指孟本生只説了一半。他那一半的故事是這樣説的:孟本生引巴菲特指,幾乎所有的大型企業的CEO,都是錯位的。這些總裁們雖然是企業的精英,為公司的茁壯成長立下汗馬功勞,然而,大企業現在要講資本效益,花的是併購、投資管理費、資投、回購和派息等等的錢,統統都與投融資有關,並非這些高管們一路爬上來時的看家本領(如產品開發……等)。
因此,他們的履歷是錯配的,不適合打總裁這份工。(待續)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