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化教育的成功

佛教在校園一洗「老套」形象,學生自願參加公益活動的人數大增。宗教場所內,也多了年輕面孔參與義務工作。可知,願意接觸佛法的年輕人正與日俱增,佛教界出現一片新氣象,佛化育人指日可期。

培養學生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正是教育的根本。宗教學校再在此基礎上,增添靈育,讓學生的心智成長更為健全。近年佛教學校就在辦學團體和宗教組織推動下,以「人間佛教」的理念,積極開展「佛化教育」,成就顯著。既讓社會看到嶄新一面的佛教,又便於學生接納佛理,護持人生道路。

佛教校園展現新活力

誠然,過去在校園推廣佛法,成效不彰。究其原因,不是佛理艱深不合時宜,而是推行手法略嫌刻板,令人錯覺這是度人燒香念佛,要人正襟危坐聽道理,結果學生不免望之卻步。

近10年以來,辦學團體和各佛教山門不約而同,革新原來的宗教教育內容。不但組織各類體育、文娛隊伍,走到校園與學生互動交流,而且當中成員亦不乏教內人士,這令學生打破對宗教的嚴肅印象。另外,又會定期舉辦夏令營及各類探訪,箇中內容除部分與宗教相關外,更多是啟發學生認識自己和關懷社區。

同時,在校園內大力宣揚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精神」,代替其他晦奧理論。此外,佛學課程也由純粹傳授宗教知識,改為培養學生運用佛理智慧應對生活日常。還有,不得不提在高僧大德倡議下,將原本作為宗教修行的「禪修」(Mindfulness),引入校園,教導學生行住坐卧皆可鍛鍊專注力,以針對學生的精神需要,其中又以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尤其受益。

須指出,佛化教育的目標,始終不是要學生離世出家,相反,那是要學生認知世間痛苦根源,從而以正念正覺、福慧雙修來立身處世。因此,皈依人數多寡,從來不是焦點。通過這一系列教法的變更,佛教在校園一洗「老套」形象,學生自願參加公益活動的人數大增。宗教場所內,也多了年輕面孔參與義務工作。可知,願意接觸佛法的年輕人正與日俱增,佛教界出現一片新氣象,佛化育人指日可期。

法師與學生交流,打破對宗教的嚴肅印象。(作者提供圖片)
法師與學生交流,打破對宗教的嚴肅印象。(作者提供圖片)

教授佛教史可提升文化認同

繞是如此,我覺得佛化教育仍有兩點可進一步深化。首先,應讓學生認識中國佛教,乃是我國文明重要組成部份。基於前述為使佛化教育與生活相勾連,因此把較具學術性的佛教史內容,留待高中的倫理與宗教科(為文憑試選修科)才詳述,這可以理解。不過,對於接受了數年佛法薰陶的學生來說,亦沒有個梗概,似乎又說不過去。

即使不為信仰,學生起碼要知道:佛教在發源地印度,相對於印度教,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小宗,甚至最遲於11世紀已沒落。而佛法自東漢傳入我國後,逐漸自成宗派,至唐代已完成本土化,更影響東亞諸國,宋代儒釋道更呈現三教合流。佛教就在漫長演變歷程中,扎根中土,枝繁葉茂,形成別樹一熾的「中國佛教」,並融入中華文化血脈內,深深指導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行事為人。

願意接觸佛法的年輕人正與日俱增,佛教界出現一片新氣象,佛化育人指日可期。(作者提供圖片)
願意接觸佛法的年輕人正與日俱增,佛教界出現一片新氣象,佛化育人指日可期。(作者提供圖片)

佛教神話有可取之處

再者,課程應保留神話內容。為配合現代科學觀和理性思維,佛化教育刻意淡化神話色彩,例如刪減了不少佛陀的傳說,實無此必要。一來,神話在宗教上往往帶來想像,滿足了受眾的靈欲需求;二來,能為艱澀的理論,作淺易的解釋;三來,宗教本身就傾向感性的體驗,硬是用邏輯去解讀、批判,每每走向死胡同。其實,大量宗教建築、藝術都取材於神話,學生沒有相關認知,自然失了趣味。

何況,坊間常有自稱宗教人士,以各種秘聞軼事作招徠,難辨真偽。學校能教授載入經書的正念正信佛、菩薩故事,肯定可提高學生判斷是非的能力。

綜合而言,現時佛化教育無疑走對了發展道路。於宗教,拓展了受眾;於學生,受其導引而遷善。朝佛緣普度,利益眾生的前程邁進,一片光明,足以為其他有傳統宗教背景的辦學團體,提供借鑑。

劉鴻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