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鑑 打開中華文明之門

歷代更替之因由,如何才能在當前打造安居樂業的社會?作為中國人應如何延續中華文化?
早前於六月下旬,出席西貢區民政事務處舉辦的講座,題目是香港與上海在「一帶一路」的歷史角色,講者是丁新豹教授。丁教授詳盡介紹上海與香港的發展歷史,從兩者自成為英國殖民地及租界地開始,說明兩者在發展中的不同狀況。豐富的資料還包括了一些珍貴的照片,例如從上海到香港的董浩雲先生年青時與太太及三名子女的合照,看到年幼時的前特首董建華先生;還有是舊香港的建築物具有歐陸風格,但可惜大部份地區均己拆卸重新發展。更有趣的是舊上海的舊日手繪地圖,丁教授提到他以前曾拿着該地圖在上海舊區尋找舊日足跡,從中他得到了很多樂趣。另外,丁教授有提及一些歷史著名人物,他們對中國有一定的影響,例如李鴻章,汪精衛等等。
 

以史爲鑒,可以知興替

 

丁教授叮囑年青人應認識歷史,並以史為鑒。他説讀歷史的意義並不是懷緬過去的成就,而是我們應該思考過往輝煌年代為何會終結,他指出二次世界大戰前上海的發展遠比香港發展為好,但可惜戰後中國內地經歷了政治上的混亂,以致上海發展停滯不前。相反當年香港政治發展相對穩定,又有廉潔的社會,經濟發展遠遠超出了上海。我認為現在年青人應思考香港未來的前途,不斷的鬥爭對香港是否有利。

 

故宮:承載中華五千年文明

 

七月中,參加了團結香港基金中華學社舉辦的北京深度文化探知團。到故宮博物院參觀,由副院長宋紀蓉博士介紹故宮舉辦的文化活動,包括一些動手做工藝,例如介紹太和殿屋檐上脊獸的名稱、作用以及象徵意義,小朋友動手做屋簷上的十隻脊獸剪貼手工,另有「朝珠DIY」、用蝴蝶花紋做「壽」字、設計皇帝的新衣、雕刻印鑑等。目的是透過活動介紹中國文化。另外聽了由前故宮博物院鄭欣淼院長講「故宮學」的一課,鄭院長指出「故宮是一座寶藏,是一部大書。經過近六百年風雨的紫禁城,凝聚着、承載着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故宮本身便是一個活生生的歷史文物,讓人認識明清皇朝歷史及新中國成立後對文化保護的取態,近年亦因故宮文物的關係而啓動了兩岸在文化的交流。此外,觀看故宮 VR ——「紫禁城——天子的宮殿」及「養心殿」;是利用先進科技建立「數字故宮」,把故宮文化遺產呈現給觀眾。我深深被故宮吸引着,單是一邊漫步故宮,一邊聯想當年的景象,已感覺十分有趣。至於應用方面,可思考歷代更替之因由,如何才能在當前打造安居樂業的社會?作為中國人應如何延續中華文化?

 

故宮是一座寶藏,是一部大書。經過近六百年風雨的紫禁城,凝聚着、承載着中華五千年的文明。
故宮是一座寶藏,是一部大書。經過近六百年風雨的紫禁城,凝聚着、承載着中華五千年的文明。

 

故宮本身便是一個活生生的歷史文物。
故宮本身便是一個活生生的歷史文物。

 

又參觀了北京大學燕京學堂。學堂去年開設首屆「中國學碩士研究生」取錄世界各地尖子,為他們提供全費獎學金,包括學費、交通、住宿及膳食費。雖然社會上有批評的意見,但為着長遠發展需要,大學仍然堅持開辦。負責人提及從外地來的學生把其文化也帶來中國,使中學學生體驗他國文化及能擴闊視野,例如西方國家學生上課時較喜愛發問,這顯示了其探究精神。依我所看,外地學生也能把中國所見所聞及中華文化帶回國家,這有助建立中國的軟實力,且有助推廣中華文化。
 

內地交流體驗 思考香港未來

 
作為中國人,多認識自己國家傳統文化、國家的人民生活、科技發展、經濟條件,甚至是政治制度是件自然的事。因此,學生多參加與內地學生交流活動,到內地去體驗一下,認識中國的人和事有助了解國民身份。如能再進一步以古鑑今,可能有助我們重新思考及面對香港社會及政治紛爭。
 
(封面圖片:Pixabay;照片由作者提供)
 

梁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