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校長不易為之「有淚不輕彈」

校長在學校管理上必須勇於向行政、持份者及專業問責之餘,在不違背辦學團體的工作期望之下,更須遵依教育專業法例與教育局所頒布的守則及行政指引。不過今天的世情不斷地轉變當中,從前所學的已不適用於今天。

筆者於2018年曾在灼見名家刊登過一篇名為〈今天校長不易為〉的文章,當時曾提及擔任校長必須先要修讀及完成校長認證課程,而且要在修讀課程後兩年內完成一篇十分有份量及有素質要求的領導學習檔案,以展示其對今天校長領導在不同專業範疇工作的掌握能力,交教育局專責人士評審通過後,才能取得校長認證資格。

成功校長須兼顧人事行政

一位擬任校長除須擁有一定的行政事務經驗外,最好能在校內擔任一些核心領導層的工作,例如是副校長、助理校長、校務或教務主任、學生事務或課程主任等都可以,不過人際關係必須要良好,如有校外支援網絡則更理想。然而,有人形容校長這個職業確是一份「筍工」,據說香港校長、教師的年薪相對鄰近東南亞,以至其他發達國家如英國、歐美等國都屬於較高的!所以說,校長高薪厚職之餘,有權又有勢。

不過,有人卻說:「校長收得這樣高的人工,就是要預了會被人罵;因為有權就有責,做得不好,當然就要預了給人彈劾。如果被人發現了違規的證據,隨時會被要求即時撤職或引疚辭職的!」所以有校長說:「有時責任不在己,但基於自己是一校之長,責無旁貸,同事做得不理想,都是自己的責任!校長有苦自己知,有淚不輕彈也!」

猶記得,筆者多年前曾聽過某一位擅長憑藉關係上位的教師向別人透露,他的畢生志願就是想當校長,結果皇天不負有心人,某年有新校落成,因他認識該校的校監,大家一拍即合,他終於得償所願,完成了他的校長夢。只可惜好景不常,雖然他可以每天享受着被學生呼叫「校長早晨」和「校長再見」取得他夢寐以求的榮譽外,但因他辦事不力,沒有領導才,在任不足5年,學校的發展不達預期,未能符合辦學團體期望,結果被學校解聘。

筆者另一位朋友,她亦是一位憑藉刻苦耐勞、教學用心、做事盡責的表現被甄選為校長,只可惜她不擅於處理人際關係,人事管理技巧又拙劣,甚至做事不懂變通,未能善用身邊的資源。結果她經常和同事有磨擦,身旁又沒有一些有力的和事佬、支持者或勸解者,加上她和教育局分區的學校發展主任關係更是惡劣,隨着適齡入學人數持續下降,學校收生不足,校長抵不住壓力,精神健康亦出現問題,最後向校董會自動請辭。

校長工作看似容易,似乎人人都可以擔當。只要符合基本條件,包括學歷、資歷、專業培訓和相關行政管理經驗,誰人都有資格擔任校長。但是否每一個符合上述資格的都能夠履行校長的工作呢,則存在很大學問。對的,做校長好講究實力,硬實力所重視的「知識」與「技能」,都可以透過學習去掌握,靠經驗去累積個人的領導力,但「態度」所講求的卻是那種軟實力,除了人際關係要好之外,靠的是吸引和說服,而不是單單去協逼和交換作為談判籌碼。這種領導力還包括個人的視野、智慧、品德、器量、胸襟、魅力、經驗、格局、親和力和情緒管理能力等。

當校長除了人際關係要好之外,靠的是吸引和說服。(Shutterstock)
當校長除了人際關係要好之外,靠的是吸引和說服。(Shutterstock)

遵依指引  勇於問責

自校本管理措施於2004年全面推行後,政府下放了權力給學校,不再用緊控的方式監管學校,以致有部分辦學團體或校長利用了這個空間,製造了有利自己管治的工作環境,一方面享受職位權威所帶來的身份優越感,另一方面則委任一些關係密切的心腹人士擔任主要行政職位,所以不難看見陸續有學校管理不善的例子出現。

以最近5年為例,繼2017年之「興德亂政」、2019年的「沙呂小亂帳」、「李東海教師墮樓事件」以至2021年的「德信校長涉貪」和「優才校長涉嫌虧空公款」等案例,前幾天,更有一位特殊學校校長被即時解僱,另一位小學校長因行政嚴重失誤而被要求自動辭職離校。上述例子,在在都反映了校長若其身不正,或任用非人,結果導致學校行政一塌胡塗。

據悉有人長期敷衍塞責,人力錯配,會計帳目混亂,弄虛作假,管理無道;有人盲目使權,不務正業,罔顧法紀,公器私用;有人領導無能,行政混亂,任用私人,處事不公,逼迫同事,製造紛爭;最後引來投訴,醜事外揚,校譽受損,查明屬實後,結果被送官辦理,承擔法律責任之餘,連工作都會丟掉,甚至被註銷教師註冊證書。

所以,校長在學校管理上必須勇於向行政、持份者及專業問責之餘,在不違背辦學團體的工作期望之下,更須遵依教育專業法例與教育局所頒布的守則及行政指引。不過今天的世情不斷地轉變當中,從前所學的已不適用於今天,所以說,今天校長所面對的壓力和需要擔憂的事情很多,例如:

  • 由於近年生員、生源下降,學校可如何避免開班不足,減低縮班殺校的壓力?
  • 學校可如何持續地展示亮麗的業績,包括學校評核表現、小學升中派位及所屬成績等級、中學學生公開考試成績及大學入學率等?
  •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學校可以怎樣保持競爭力,包括人力資源、設備與技術層面的能力提升?
  • 教育政策不斷更新並推陳出新,如何裝備學校生員去迎接及掌握最新資訊,有關付出之政策或行動能否符合最新法例及行政指引要求?
  • 如何一方面可以配合社會對學校的合理期望,而另一方面又可滿足到向政府及所有持分者問責的要求?
  • 如何有效領導學校持續改進,並妥善領導教師團隊,用業績和表現說話?
  • 面對COVID-19疫情的肆虐下,學校能否配合到政府與衛生防護中心的指引,妥善管理學校,提供安全、衛生的學習環境,避免疫情蔓延、停課?
  • 如何在社會政治運動中避免政治介入、被攻擊,阻擋政治進入校園,保持校園安寧?
  • 如何保持良好家校合作關係,建立互信,妥善處理投訴,化戾氣為祥和?
  • 如何建立一支有效教學團隊,並以學生為本制訂適用校本需要的學與教課程,共享學教成果,向所有持分者負責?
  • 如何可以辦出學校特色,令到外界更欣賞學校,取得最高度的評價?
  • 如何保持個人身心靈健康,一方面能應付日常領導工作所需,另一方面亦不會因健康問題而需要請假,影響工作?

好老師是否就是好校長?

不過,單以校長請假的憂慮為例,有校長的健康就是因此而長期出現問題。有病不想請假,不願離開崗位,就算請假了,卻還在病榻下辦公!所以有校長自嘲地說:「得閒死,唔得閒病!」真的是『校長有淚不輕彈』啊!

如此說來,校長的重擔真的不輕吧!今天的校長真的不易為?在校本管理與問責制度之下,校長是否好事、壞事,什麼事都要負責?特別在近年移民潮的影響下,聽說多了校長提早退休,許多資深的副校長或學校高級領導人員亦決定移民海外,許多有條件的高級教師都不敢和不想申請做副校長或校長。加上嬰兒潮出生的校長大多達到退休年齡,未來校長的接班人更是會買少見少。那麼,誰想做校長?誰適合做校長?是否人人都適合做校長?好老師是否就是好校長?這一系列的問題,都值得我們深思。

鄒秉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