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與香港教育

人間佛教就是積極進入社會、重視現實人生、創建人間淨土、人成即佛成的佛教。太虛大師等人首倡人間佛教運動,在教理、教制、教產等方面革新傳統佛教的弊病, 在慈善、文化、教育等方面推動傳統佛教的現代轉型。

緣起

過往一年,大小工作接踵而來,雖能勉力應付,唯肉體弄得疲敝不堪,心靈更是枯竭不已。於是趁着農曆假期,出外走走,一則可避去不少繁文縟節,更可把混沌思維好好梳理,好待假期後重新上路。決定匆匆,不及籌備,胡亂點鴛鴦,選擇了泉州,卻有意想不到收穫,亦是因緣也。

泉州位於福建省,在中國城市等級劃分,只是一個二至三線城市,唯在南宋時期,卻被外商認為是「世界第一大港」,更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除擁有輝煌的海上貿易歷史外,更是一個佛國重鎮。「此地古稱佛國,滿街皆是聖人」,這美譽是南宋大理學家朱熹送贈泉州。此說並不誇張,泉州市內寺廟林立,香火鼎盛,千年古剎開元寺亦位於泉州市舊城區。入鄉隨俗,雖不是為禮佛而來,也探訪好幾所名山大寺。

遊覽之餘,心仍繫教育。想泉州處處佛音,新春滿街靜悄悄,唯獨寺廟信徒不絕,真是人間佛教的最佳寫照。忽發奇想:人間佛教是中國近代佛教史上一大改革運動,把佛教從頹廢中挽救出來,注入新的元素,使佛教重新充滿活力。香港教育的發展,不少人認為是死氣沉沉,已病入膏肓;各級教育,從幼稚園,乃至大學,都給不同的持份者駡得體無完膚。「救救我們的孩子!」似已是社會的共識。此衰敗的背景與明清、民初佛教的困局相若。「人間佛教」運動,能否給現今香港教育一點啟示?這是本文之緣起。為方便讀者理解,本文先對人間佛教作一簡介,另文再談兩者關係。

何謂人間佛教?

「人間佛教」,直觀來看就是「人間」和「佛教」的聚合。佛教從來均兼有「人間性」及「佛教性」;所以「人間佛教」可說是佛陀時代既有的根本思想。但它做為一種觀念或概念出現並形成特有的理論體系還是20世紀初年的事。最早提出「人間佛教」理念的是太虛大師。何謂人間佛教?人間佛教的核心思想,是建立以人為本的適應現代社會,提升現代社會的佛教理念。簡言之,人間佛教就是積極進入社會、重視現實人生、創建人間淨土、人成即佛成的佛教。人間佛教的提倡並非偶然,它的產生與興起有它特定的宗教、社會及歷史因素。

釋太虛(1890-1947),俗名呂沛林,被推崇為人間佛教的創始人,受到佛教後學的崇敬。(Wikipedia Commons)
釋太虛(1890-1947),俗名呂沛林,被推崇為人間佛教的創始人,受到佛教後學的崇敬。(Wikipedia Commons)

「人間佛教」出現的背景

人間佛教在20世紀出現與清末民初的「廢廟興學」有着密切關係。而廟產興學又與佛教本身的發展當時的政治情況息息相關。佛教在中國漫長的發展、演變過程中幾經興衰,到明、清之際,因內外原因再度陷入困境,當時全國僧尼總數也逾50萬,表面上僧侶人數雖增,但整體素質下降,信仰衰落以至喪失。對宗教而言,信仰喪失乃萬惡之源。

晚清自鴉片戰爭後,外侮日深。有識之士自覺的探索改革。洋務運動是其典型代表。唯甲午一役,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國人深感「船堅炮利」的局限性;「師夷之長技以制夷」並不足以救國,遂有認為中國衰弱之原因在於教育不良,學術落後,因此救亡圖強應以改良教育入手。但辦教育,非投放大量資源不可。晚清地方力弱,無力建設,辦教育,談何容易!於是引發起民間奪寺產辦學的風潮。時寺院僧眾甚多,寺院經濟非常可觀。於是,各地興學,多有主張化無用為有用,改寺院為學舍,沒收寺財為辦學經費。這種「廢廟興學」思想,以張之洞之《勸學篇》表達得至為清楚:

今天下寺觀何止數萬,都會百餘區,大縣數十,小縣十餘,皆有田產,其物皆由布施而來,若改作學堂,則屋宇田產悉具,此亦權宜而簡易之策也。方今西教日熾,二氏日微,其勢不能久存,佛教已際末法中半之運,道家亦有其鬼不神之憂。若得儒風振起,中華義安,則二氏亦蒙其保護矣。大率每一縣之寺觀什取之七以改學堂,留什之三以處僧道,其改學堂之田產,學堂用其七,僧道仍食其三。計其田產所值,奏明朝廷旌獎僧道,不願獎者,移獎其親族以官職,如此則萬學可一朝而起也。

──〈勤學篇下‧設學篇〉

張之洞這些主張,加劇了當時人民對寺廟的侵奪。全國各地一時均鬧出驅僧、佔廟的事件。「物先腐然後蟲生」,「廢廟興學」可說暴露了佛教自身的問題。

張之洞為洋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力倡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Wikipedia Commons)
張之洞為洋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力倡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Wikipedia Commons)

「佛教在今日,其衰落斯極矣!」太虛早在1914年已對當時佛教某些腐敗行徑給社會帶來的危害,作出大力的鞭撻,並總結了其衰落的原因。該文把佛教衰落的原因,歸結為外部的專制高壓和儒家文化統制,內部的戒律鬆弛和義理淪喪,還有更為根本的信仰薄弱,得出了古代僧伽體制某些制度已難以適應近代社會的結論。然後,大師遊覽了諸部律論及各代僧侶關於戒律的解釋,總結其變化、改進的規律性,以此基礎上精心撰寫了《整理僧伽制度論》,這一書體現了大師一生從事僧制改革的理念,以後的各項改革意見,皆以此為基礎演變形成。

同時,大師又作了《人乘正法論》,作為《整理僧伽制度論》的姐妹篇,該文主要偏重在家人的整理,強調以佛化道德規範在家信眾,使在家信眾從自己奉行五戒十善做起,淨化人生,向着菩薩境界進行,並以此深入影響民間,從而做到改良社會、政治、風俗的目的。該文還提出了佛教正信會統攝在家信眾,建立由僧人指導的近代居士組織。從該文可以看出,人間佛教的雛形已在醞釀之中。

總結而言,20世紀初年人間佛教運動的興起,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這場運動的導火線為「廢廟興學」,而「廢廟興學」又與當時的政治發展及佛教的衰落有着密切的關係。中國佛教發展到明清時代,特別是近代,佛教自身所存在的諸多弊端,如背離時代的厭世性格、日益鬼神化、僧尼素質普遍低劣等,充分暴露在世人面前。傳統中國佛教從整體上無法適應崇尚科學理性和現實人生的時代要求,並開始受到知識階層的普遍批判和社會政府的實踐打擊。為了改革佛教內部自身存在的種種弊病和迎接新時期提出的時代挑戰,太虛大師等人首倡人間佛教運動,在教理、教制、教產等方面革新傳統佛教的弊病, 在慈善、救濟、文化、教育等方面推動傳統佛教的現代轉型,遵循契理契機的佛法原則,落實大乘佛教入世利眾、慈悲濟世的菩薩精神。

邱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