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到底是為什麼?鍾玲教授談如何作正確的人生抉擇

如果我們想減低自我意識,就必須在「想」上作調理、提昇,這樣在行為上我們才能有所改變。「簡單來說,便是在做出行為之前,我們要想想做的這個行為,對自己及他人會造成什麼影響。」

佛法通常以「三處觀」,即五蘊觀(心理分析)、六處觀(生理分析)、六界觀(物理分析)三方面來剖析有情。然初學佛的人可能會問:這些名相如何與現實生活發生連繫?

鍾玲教授早前受《佛門網》之邀請,分享了她的學佛體會。期間,鍾教授引述了台灣千佛山開山方丈白雲老和尚的教法。本文主要整理是次的內容分享,先概略敘述鍾教授的學佛因緣,然後介紹以「五蘊」為基礎的「間隔法門」。透過鍾教授的細心分享,我們或可從中看到佛法的名相是如何跟生活連上關係,並且從中思考,我們如何藉由佛法的智慧以提升生命品質。

萬般雖帶不走 智慧仍可追尋

鍾玲教授的學佛因緣,與「人生到底是為什麼?」這個大哉問有關。這問題是鍾玲教授在其學術生涯的巔峰期所湧現的。人生匆匆,如白駒過隙,很快地便步入老年,然後進入死亡。人在這生老病死的過程中,終日營營役役,忙着三餐、事業、家庭。在這過程裏,「雖然我們能夠享有許多東西,但這不表示我們可以擁有這些東西。就以名利來說,死亡一旦來臨,它終究是帶不走的。」於是我們不禁會問:於這短暫的一生,我們值得為那些帶不走的東西而耗費所有心力奔波勞勞碌嗎?這個問題當然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不同價值取向的人,自然會有不同的見解。

但無論是什麼樣的價值取向,「人必須具足智慧,才能作出正確的抉擇。」鍾玲教授更堅信:「智慧是屬於自己的,並為我們所擁有,能夠伴隨着我們,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基於這樣的信念,鍾教授決心追尋智慧。因緣際會之下,她遇到白雲老和尚,因而走上學佛之道。「我覺得追求智慧的最好方法,是依止一位與自己根器相應的善知識學習。」她並強調:「只透過閱讀書籍的自修方式,是不容易獲得智慧的,因為智慧是一種內在的人生境界,而這種內在的境界,是無法單靠文字的說明來理解的。」

鍾玲教授認為,智慧是一種內在的人生境界,而這種境界是無法單靠閱讀獲得的。
鍾玲教授認為,智慧是一種內在的人生境界,而這種境界是無法單靠閱讀獲得的。

話又說回來,鍾教授並非否定「有些人是天生具足智慧的,譬如說禪宗的六祖,當惠能大師見到五祖時,他便能說出覺悟者的答案。」像這種人是不必然要依止善知識學習的。不過,「我自問不是這樣的人,所以必須尋找明師指導。」鍾教授面帶微笑,徐徐地說。

減低自我意識 才能離苦得樂

在學佛的路上,鍾玲教授自覺「幸運,可以依止白雲老和尚學佛。」她形容白雲老和尚是「一位明師」,受老和尚的思想啟迪,教授對學佛有了一番體會,她說:「學佛,其實就是讓生活中的事情變得圓融。在學佛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減低自我意識。所謂的『自我意識』,就是事事以自我為中心,樣樣從自己的利益出發。」教授續說:「如果每個人都只以『我』的觀點去考量,那麼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便不可能。」相反,「只有將自我意識減低,我們才能跟別人有良好的互動,才不會做出傷害他人的事,這樣才能進一步拔苦予樂。」

那麼,如何減低自我意識?「我們都知道人是由五蘊──色、受、想、行、識所成的。」這五蘊中,前一種屬物質,後四種屬精神。(註1)依佛法說,五蘊的安立,是由四識住而來。所謂的「四識住」,是指我們的情識對色(物質)、受、想、行(精神)等生起貪着,因而流轉於生死苦海中。於此物質及精神的對象上,如果我們能不起貪着的話,便能出離苦海。

做出行為之前 何妨先想影響

基於以上的分析,我們便可理解「人的念頭包含了五蘊」的意思。鍾玲教授說:「我們看到、聞到、聽到某些事物,這是色蘊。一旦我們接收到這些事物之後,便會引發起某種感受,以及產生對那些事物的認知,然後作出身、語等行為。譬如說我看到桌子上有一個茶壼(色蘊),內心隨即生起某種感受,於是對它安立種種名言、概念,然後走近那個茶壼,把它拿起來欣賞。

「一般人接收到某樣事物時,便會產生感受,然後馬上就有行為反應。」這是人之常情的,然而從修行的意義而言,「老和尚的教法是:要在『想』與『行』之間,建立一個間隔。」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想減低自我意識,就必須在「想」上作調理、提升,這樣在行為上我們才能有所改變。「簡單來說,便是在做出行為之前,我們要想想做的這個行為,對自己及他人會造成什麼影響。」

鍾玲教授隨後憶述20多年前的「生活小插曲」:「我那時候在台灣,養了一隻小狗。狗狗訓練有素,我要牠坐,牠就乖乖地坐在地上。」教授帶着幾分得意,開心地說道。「有次客人來我家玩,我打開大門時,客人中有一位跟我相熟的女士,一看到狗狗就很害怕,並喊着說要離開。」

鍾玲教授以「怕狗」為例,指出修習「間隔」法門,不但要了解恐懼的原因,還要幫助別人破除恐懼。
鍾玲教授以「怕狗」為例,指出修習「間隔」法門,不但要了解恐懼的原因,還要幫助別人破除恐懼。

「一般人的反應,可能只是拉住狗狗,然後跟那位女士說:『不用怕的,狗狗不會咬人。』不過,修習了這個『間隔』法門,我的念頭就很快地轉移:『為什麼她會如此害怕呢?哦!想起來了,以前她說過,在六歲時曾被狗咬傷。』有鑑於此,我於是很快地將狗狗鎖在房間裏,再開門請她進來。要是沒這樣做,就直接請她進門,恐怕她是不敢的。」

「這樣的做法我覺得還不算周全,修習『間隔』法門的人應該要進一步想,如何幫助她破除怕狗的恐懼。所以,等大家都坐下來聊天,我才把狗狗帶出來,要牠趴在地上,然後請那位朋友跟小狗握手,我再用了一些方法,讓朋友對狗狗不再害怕。這就是所謂『間隔』,多用不同的角度想多一層,想多點什麼呢?就是不傷害眾生。」

鍾教授進一步引述白雲老和尚的教導,以補充不傷害眾生是指什麼。她說:「不傷害眾生是佛教的重要主張。老和尚說過,不要傷害眾生,是包括不要傷害自己。」老和尚之所以如此強調,主要是「學佛人每每都很慈悲,腦海裏時時想着幫助人家,有些更不會考量自己的能力、時間,即使自己的時間已不夠用,也還是去幫助別人,結果身體過於疲勞而病倒。這不是學佛人應該做的。」白雲老和尚並不反對幫助他人,老和尚只是從「人」的角度去看待事情,並非以菩薩的境界,來要求自己以及他人。畢竟人的境界與菩薩的境界是有差別的,如果我們漠視了這個差別,視自己的局限於不顧,而一廂情願地當自己如菩薩,這只會為自己及他人帶來痛苦。

註1:另一種較為精細的區分,是將五蘊理解成:情識的所識與能識。前四蘊色、受、想、行屬所識;而識蘊才屬於能識。

原刊於佛門網,本社獲授權轉載。

佛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