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在圍堵中國嗎?中美角力的背後

不少傳媒紛紛報道亞洲各國緊跟美國圍堵中國,網絡上在出現中國外交陷入困境的討論。但事實上,中國真的陷入圍堵嗎?

中美貿易戰已歷時差不多半年。近日有消息傳出,中國與美國快將達成協議。但中美之間的角力絕不會至此完結。美籍中國專家沈大偉(David Shambaugh) 就曾言美國的主流精英,不論共和黨或民主黨,均達成強硬對抗中國的共識。而就現時的局勢來看,不論在地緣政治角力,還是科技發展的超限戰,中美角力都愈演愈烈。在香港,不少傳媒紛紛報道亞洲各國緊跟美國圍堵中國,網絡上在出現中國外交陷入困境的討論。但事實上,中國真的陷入圍堵嗎?

抗衡與戰爭:大國政治的悲劇

早在2014年,美國現實主義大師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imer)就形容中國的崛起會令東亞各國紛紛倒向美國。他從進攻現實主義的角度分析,中國的強勢崛起只會令亞洲各國緊張。而在考慮自身安全下,加上地區熾熱的民族主義情緒,東亞各國均會共同抗衡中國(balancing)。在他眼中,中國的冒起是注定走向悲劇,意即大國之間的戰爭(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抗衡的條件:擴軍與結盟

但抗衡的主要條件仍是軍事實力。而軍事實力的最重要指標就是軍事開支。美國著名國際關係教授康燦雄 (David Kang) 在最新著作就作出詳細的分析。在他的研究中,東亞的軍事開支由1990年3%的GDP降至2015年的2%。不升反降的軍事開支反映東亞各國並沒有因為中國歷年的軍事發展而相應提高軍事敏感度。而正好相反,在中國的冒起下,各國的平均軍事開支反而大減。而唯一挑戰中國南海主權的菲律賓也只通過外交和國際機構的協約方法處理,當中並無軍事衝突。

如果各國沒有通過擴展自身軍事實力,軍事結盟是另外一種方法抗衡冒起中的中國。但在過去的地區發展中,都沒有出現任何關於「軍事結盟」的主張出現。在東盟過去的外長會議中,各國也只不點名的指責中國填海做地,並沒有提出任何軍事同盟。相反,各國對參與中國一帶一路建設大感興趣。

相反的發展:依附與合作

而從地區角度上看,大部分國家現實上均無意直接挑戰中國。在東北亞的方面,美國的主要盟友南韓和日本也相應在改善與中國的關係。在剛剛的第二次美韓峰會,美國總統特朗普拒絕與北韓達成協議後,南韓只得繼續依賴中國解決朝鮮核問題。而在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後,日本安倍晉三近年也在致力改善與華關係。在往年訪華後,日本甚至表示對參與一帶一路表示積極考慮。

而東南亞各方面,雖然各國內部的民族主義強烈,例如越南就出現反中示威、馬來西亞的最近選舉也對中國參於國內基建產生不穩定因素,但這些事件並沒有改變各國對中國的基本方針。菲律賓甚至歡迎中國擴大對國內投資。在一帶一路上,各國爭相討論合作的條件。

在南亞方面,最近的南亞發展也對中國有利。印巴軍事對峙下,巴方只會更重視中國在區域的發展。美國在南亞複雜的關係下,更難以寄望印巴能共同對抗中國。

在上述各點看來,中國非但沒有因自身的冒起而被東亞各國圍堵抗衡,相反,中國在外交空間上正在不斷擴展。

中美角力與區域發展

中美之間的角力影響着全球的政經發展。然而,中國的外交處境並沒有在一般媒體與網絡形容得那麼差。東亞各國非單沒有緊跟美國步伐在軍事上抗衡中國,中國廣大的市場更為中國買到不少外交空間。

在台灣,總統蔡英文最近表示希望在中國攻台時,各國能在台灣擋下第一波後,能加入抗衡。但從現時的國際關係局勢看來,東亞各國完全無準備更無打算在軍事上抗衡中國。

正好相反,各國仍視中國為機遇。最好的實例為,在最近的華為事件中,東亞各國也無意跟隨美國封銷中國華為。在這種宏觀視角分析下,台灣的處境可為最為不利。但在中國更強硬對台政策下,亦為蔡英文得到一些抗中票源。而從美國的角度看,傳統的大國地位亦難以令亞洲各國按照自己的拍子起舞。

最後從國際系統的高度看,中美抗爭只會隨雙方實力拉近而持續,絕不會因個別領導人的更替而改變。香港作為中國領土下的高度自治區,不論建制派,泛民主派,或本土派均需了解當下中國外交與國內形勢,從而作出最有利香港的政治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