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阿拉伯半島海灣地區發現石油以來,英國、美國、法國、荷蘭等國的石油公司與海灣地區的國家簽訂了許多不同的協議,大致就是石油公司以出售石油所得的一小部分收益,換取對某一片油田的開採權和銷售權。這些協議看起來很不平等,因為地主國一旦簽訂協議,自己地下的資源要不要開採,開採多少,價格如何決定,運往何處就完全由外國石油公司決定;唯有伊朗較早迫使外國公司讓步,拿回開採權。但是,阿拉伯各國的酋長們並不糊塗。他們知道自己根本沒有開採能源所必須的人才和技術,與其守着藏在地下的資源過窮日子,不如靠它賺錢,並用一部分賺來的錢培訓、招聘人才,購買設備,以準備將來自己開發。
三大石油輸出國的複雜關係
中東石油生產國的關係二次大戰後,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建國,美國對它的強力支持,以及阿拉伯國家屢次戰敗的事實使各階層的阿拉伯人心理都受到極大的衝擊;一種無力感和被迫害感普遍存在於阿拉伯人心中。
1959年,歐佩克(OPEC)成立,這是各個石油生產和輸出國初步嘗試通過協調爭取主動權。1960年代,歐洲國家經濟起飛,對石油的需求大增,石油價格猛漲,因此石油出產國的財富陡然上升。1973年埃及和敘利亞對以色列發動突襲戰爭之後,產油的阿拉伯國家以石油作為武器,發揮了相當大的效用。其結果是原油價格由每桶3.5美元上升到15美元,這些國家乘機積蓄了大量的石油美元(Petrodollar),並且調整了它們與西方石油公司的關係,得到了石油開採和生產的主動權。
在整個中東地區,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是最大的三個石油輸出國,也是三個地區大國,但是它們之間的關係十分複雜。1979年伊朗什葉派教士領導的革命掀起了持續至今的伊斯蘭復興運動,令海灣各國也順勢宣揚他們的遜尼派瓦哈比教條的信仰,但是什葉派的興起又令海灣國家的遜尼派統治者感到憂慮。所以,阿拉伯半島各國的統治者既反對以色列,又反對更加反對以色列的伊朗。
1980-88年,伊拉克和伊朗打了一場雙方都遭受重大損傷但勝負難分的戰爭。經過這場戰爭,由教士主導的伊朗政權得以鞏固,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侯賽因也更加專斷獨裁。儘管伊拉克的石油收入因為戰爭的破壞而大為減低,薩達姆仍然保持將近100萬人的軍隊。他一方面鎮壓他認為懷有分裂意圖的庫爾德族,同時又因為科威特不同意伊拉克自由進出海灣而動兵「收復」1932年被英國從伊拉克劃出來作為保護國的科威特(1961年獨立)。
油價猛漲 美國開發油頁岩
1990年蘇聯解體後,美國成為世界上沒有對手的超級強國。它的第一個大動作就是動用高科技以雷霆之勢摧毀了在兩伊戰爭中得到大量美國裝備的伊拉克軍隊。美國為了得到其他國家的認可和財政支持,也召集了幾個盟國組成聯軍;戰費超過600億美元,一半以上由科威特負擔,其餘部分則由參加聯軍的國家分攤。
伊拉克戰爭和石油價格2003年,經過幾年的禁運、制裁、實地檢查之後,美國帶領幾個盟國的聯軍進攻伊拉克,理由是要「找出並銷毀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薩達姆被處死,他的追隨者多數被判刑,幾十萬軍隊被解散,許多人成為當時很活躍的基地組織和日後興起的「伊斯蘭國」的招募對象。
在一些伊拉克流亡政客的配合下,美國主導推出一部新憲法,把伊拉克政權交給曾受到薩達姆壓制的佔伊拉克人口多數的什葉派,由這個親美的新政府處理石油生產與油田招標。此時,新憲法規定的庫爾德自治區政府決定不經過巴格達的中央政府,自行對外招標開發境內的油田,導致大量財富北流。今天聲勢頗大的「伊斯蘭國」就是因為控制了一部分位於伊拉克北方的油田而獲得了穩固的收入。
就在美軍準備撤出伊拉克之際,美國因為次貸危機而引發了一場全球金融海嘯。此時石油價格猛漲,最高時曾達到每桶原油145美元(伊拉克戰爭之前每桶石油只是在30-40美元之間)。但幾年後烏克蘭危機爆發,油價又回落到如今的「低價」,大約每桶50美元。
就在油價高企的那幾年,美國油頁岩得到大規模開發,美國境內的油田和氣田也增加生產。現在美國的能源需要已能自給自足,而低油價卻嚴重打擊了以石油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國家,這包括了幾個美國不喜歡的國家,如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但也包括了美國一向支持的擁有大量主權基金的海灣國家。後者的政府開支受到影響,購買美國國債和其他投資的能力減弱,對自己的發展感到憂心忡忡。
(封面圖片:亞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