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與基本法教育須相輔相成

最近,喜見新一屆特區政府有意加強基礎教育的中國歷史元素,要求學校的相關課程以中國歷史為主軸。

早前,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慶祝香港回歸活動時發表講話,全面闡述中央對港政策,其中指出「對國家歷史、民族文化的教育宣傳有待加強」,又明言「要加強香港社會特別是公職人員和青少年的憲法和基本法宣傳教育」,明顯針對香港自回歸以來新一代國民身份認同不足的問題,對部份人士挑戰基本法的言行有的放矢,期望新一屆特區政府在中國歷史教育與基本法教育方面下一番功夫。

眾所周知,中史科在1997年回歸之初,曾一度受到重視,先是初中中史課程作出了修訂,加入公民教育和香港歷史等元素,之後是出資攝製香港史的教育電視專輯,以帶出中國和香港之間深厚的歷史淵源;並由優質教育基金資助教材製作的項目,完成中一至中三所有課程的教學簡報,深受中史科教師歡迎,亦足見教育當局對中史科發展所作的努力。

殺科削科 種下禍根

然而,自2000年開始,教育當局負責課程發展的官員不顧九七回歸後歷史發展的需要,反其道而行,以科目綜合為名,推出綜合人文、兩史合併、歷史與文化等科目,美其名「融會貫通」知識,實則將學習內容「碎片化」、「技能化」和「工具化」,更為不重視中國歷史的中學大開「殺科」和「削科」的方便之門,容許學校自行設置「校本課程」,隨意將中國歷史的教學內容五馬分屍和偷龍轉鳳。有學校只於中三教授中國近代史,有英中名校以英文教授中國歷史,也有本身是經濟科出身的學校領導人將當代中國經濟發展當成中史內容,總之是亂象頻生,良莠不齊。影響所及,高峰期全港有三成中學不開設初中獨立中史科,新一化對國家歷史和文化難以有全面和系統的認識,部份人更因此失對國家民族的觀念,種下新一代身份認同低落的禍根。

2012年教育局有意推出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惟面對強大反對聲音,最終胎死腹中。其實,即使國民教育科能夠成功推行,筆者對新一代的國民身份認同也不感樂觀。眾所周知,國民教育、國史教育、國情教育三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學生只知國民身份知識和近年國情發展,但沒有歷史文化的基礎,自然未能從歷史角度了解自身的國民身份,也未能掌握從昔日歷史到今日國情的脈絡發展,最終國民教育只會變成無根之花,無源之水。

在國史教育不彰和國史教育破敗的情況下,新一代的國民身份認同日漸低落,部份拒絕參與六四紀念活動,部份要求英國重新履行不平等條約收回香港,部份以本土主義為名發出香港獨立或香港民族等聲音,這一切都是國史教育備受忽略下出現的種種問題,對一國兩制構成衝擊。或許有見及此,特區政府於近年大力推動基本法教育,期望撥亂反正,但基本法教育其實是法律教育的一種,是一種告知學生「底線」和「事實」的教育,而非國史教育所能做到的學生「發展」和培養「情意」,故兩者固然同樣重要,基本法教育只能治標,國史教育方能治本。

最近,喜見新一屆特區政府有意加強基礎教育的中國歷史元素,要求學校的相關課程以中國歷史為主軸,而特首林鄭月娥也表示有意將初中中史列為獨立必修科。但願特區政府能排除干擾,落實方案,全力推動中國歷史教育,加強下一代對國家民族的認識和認同。

黃家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