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碰到幾件事,不免想起中小學的歷史學習。首先聲明筆者不是歷史教師,雖則40多年前在自己的學校「膽粗粗」教過世界歷史,學生會考成績過得去,反而是筆者第一次知道兩次世界大戰與俄國革命(因為那是當年的考試範圍)。之前,要就是宗教歷史,要就是非常簡約的世界歷史;反正自己的會考及格了,但學了些什麼,一點都不記得。因此,對於熟悉歷史教學的朋友,就當這是外行的一方之見吧。
一位在香港朋友,年前從世界銀行退休。最近見到她,訴說她女兒在美國沉重的歷史學習:歐洲史、中國史、回教史、印度史……真箇是無遠弗屆。份量與方法,可能很有問題。也是死背,考試都是簡單的選擇題。但是近年到歐洲多處旅遊,又不禁想,我們的學生認識世界太少了。最近到挪威與波羅的海三國,團中有深諳宗教史的、商業史的,加上精選的當地導遊。又想起年前去過的中亞各國、北歐各國,深深感到,我們的學生應該有更多的歷史知識,才不會辜負香港國際都市的美譽。
世界歷史 全球視野
舉些例子。筆者孤陋寡聞,現在才知道,日耳曼人原來在商業上,很早就已經是跨國巨霸。Hanseatic League,算是一個商業幫會吧,在十二世紀,當國家的概念還沒有成形,它已經在歐洲各地很有地位。才知道,挪威原來是一個捕魚為主的窮國家,1969年發現石油以後,也因為政府處理得宜,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
現在才知道,宗教革命之後,路德會在歐洲,原來影響是如此之大;現在才知道,歷史上的很多戰爭,都是由宗教引起──維京人皈依基督以後,很多不依的被殺害。十字軍東征,為什麼需要殺戮?不少國家,經歷了原始宗教、羅馬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伊斯蘭教、東正教等。有些教堂被逼改裝,有些變成倉庫,有些被燒毀……為什麼?是人們誤解?是借宗教之名而行不善?還是什麼?
現在才知道,許多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其實不是柏林圍牆以後才第一次獨立。她們不少曾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獨立,到了斯大林當政才變成蘇聯一部分。有些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被蘇聯和聯軍瓜分而成為蘇聯一部分。而她們的第二次獨立,是在柏林圍牆之前,就有種種的醞釀;葉利欽宣布蘇聯解體以前,就有了崩潰的跡象。
現在才感到,中國幾乎是唯一幾千年文字流傳不斷的民族。很多國家都被前後不同的侵略、瓜分,文字源流被割斷,沒有了自己的歷史。像伊朗,前後經歷過五種文字各異的語言。像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都在本國語與俄語之間、Cyrillic字母(如俄文)與Latin字母之間掙扎。若要我們的學生有一點這些知識與感覺,太過分了嗎?
歷史學習 重在史識
讀者也許馬上會說,現在功課如此多,還要多學這些東西?但又不然。不是把大量的史實硬塞給學生──假如班裏面分成小組(宗教、語言、文化、民族……),全班就得益不少;幾年下來,學生的腦子裏,就會有一個歷史的大概。比如說,一個小組可以選一個地區或者國家,專門研究她語言的演化,就會涉及種種的國際關係、戰爭、人口遷移。
假如不在乎知識的存量,不斤斤計較學生的對與錯,學生就能從一個案例,舉一反三,既學到國際變幻的一些基本現象,也可以學會分析歷史的方法。分組下來,一般同學就可以分享許多的歷史現象。
在網上的群組,引起有關歷史的討論的,是一個視屏。裏面講述日本學生學歷史,教師出一個問題:中日每100年發生一次戰爭,十九世紀是甲午戰爭,二十世紀(我們叫)抗日戰爭;假如二十一世紀發生中日戰爭,大概是什麼時候?近因和遠因會是什麼?假如日本贏了,會是什麼原因?假如日本輸了,會是什麼原因?(大意)。視屏舉的學生答案的例子,分析了台灣海峽一直到馬六甲海峽的戰略價值,分析中國可能的戰略。
這裏且不去研究日本對學生潛在的戰爭意識(可以解釋日本對侵華歷史的態度)。但是馬上引起群組的熱烈討論。有群員說,這是「史實」與「史識」的分別。在考試、分數、升學的高壓下,教師就談不上要求學生學習「史識」,而只能夠把「史實」塞給學生。
這當然也是事實。但是再想一想,就真的沒有改變的餘地嗎?這個視屏的訊息,很值得深思。第一、學習的目的,是「知道多少」?還是「如何運用」?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後者需要前者,但是前者不會自動導致後者。這個叫understanding for application。
不拘一格 多元共享
第二、即使是「史實」,也有不同的方法。我在日本秋田看過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日俄戰爭,學生的作業,是製作一份報紙的版面,報道戰情。學生就需要收集很多的史料,翻查當年的檔案、報章。這叫learning in context。
第三、視屏裏的學生作答,充滿着「大日本」的戰略思想,中國教師也許不屑為。但是我們希望學生有什麼的全球觀?香港沒有,內地也沒有。文化大革命時期,是「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現在是什麼?中國領導人到處出訪,期望學生有怎樣的視角?
「史實」是比較容易具體看到的。「史識」是什麼意思?又包含一些什麼?小學生、中學生,要學習「史識」,應該是怎樣的一些學習模式?需要一些怎樣的學習資源?也許我們的歷史教育家們早已了然於胸。恕筆者無知。
我們平常說到歷史學習,很快就會聚焦正規課程,甚至歷史課程。其實歷史、語文、英文、通識,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入歷史。談到歷史,中國歷史自然是重點,知道香港歷史也很重要;但是在這迅速全球化的時代,對於世界歷史沒有廣泛的認識,就會好像用放大鏡觀察一隻大象,看不到更大的人類社會發展過程。有時候,一談到歷史,就只知道用政治作為唯一的視角;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一切的政治變化都只不過是一瞬即逝。
歷史也有許多有趣的事情。曾經有過奇想,朋友都覺得並非不可行:香港這麼多人出外旅遊,去到很多世界的角落,可否發起「一人一照片」運動,鼓勵外遊歸來,給一個中央網頁貢獻一張照片,附上一個從香港人角度寫的有關故事。教師學生都可以取用,可以廣泛運用香港人蘊藏着的豐富資源。
這裏是一個例子:原來在歐洲不少地方,直到最近這兩代,人們睡覺是不直躺的;都是斜靠在床上。他們認為直躺代表死亡,不吉利。幾個地方的人都說,他們的祖父輩都是這樣睡覺的。你說有趣不?學生一定有興趣。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