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周談到年輕一代的職業觀念,已經與二十世紀人們熟悉的,很不一樣。他們對於職業,並不那麼在乎;「找一份好工」,已經並非夢想。
在山東見過一家幾位30歲上下的青年合力開辦的小型汽車廠,專供長者可以自駕上街。問下一步打算如何發展,答:「遲早要規管,也許不准上街了,那時候再找別的窗口。」在以前,也許會覺得這是投機;但是今天,絕大部分的市場都是一瞬即逝,就是要捕捉變幻商機。
青年創業 不拘一格
一位英國名校的法律畢業生,轉戰律師行、投資銀行,覺得沒有意思,回到英國開了一家英國式的karaoke,喝紅酒、唱英文歌,居然發展成為連鎖店。但是沒有什麼滿足感,到深圳開了一家科技平台,每天從香港過境上班。問如何才算成功,答:「有人想收購!」結果也果然被更大的平台收購了。
一位頗為資深的香港保險從業員,決定離開工作多年的公司,從經紀轉為broker。從為單一公司服務,轉為為客戶服務,替客戶尋找最合適公司的保單。沒有了公司長期服務的保障,換來個體工作(free-lance)的自由。
內地某地的一位青年,30歲,放棄了原來的穩定工作,從事網上經營,提供乾洗服務;與便利店合作,接送衣物非常便捷。生意非常好,於是引起效法;包括一些網上巨霸。問前景如何?「中國這麼大,只要我講究質量,不愁沒有顧客」。
一位也是30左右的青年,與幾位同年人合作,在中國某省農村創業──溫室種植高檔草莓。生意愈做愈大,準備擴展到其他品種。這位「老闆」,卻是藝術學院的畢業生。
這樣的例子,遍地都是。在香港這個資本主義自由市場如此,在中國內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是如此。筆者在外與其他國家人們交往,幾乎無一例外。甚至在非洲小國斯威士蘭(Swaziland),還專門設立「中小企業部」,在註冊、啟動資本、稅收各方面,都為年輕的創業者創造有利的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年輕人逐漸離棄穩定的職位,走向小型單位或者個體工作,並非純粹一個量的問題。工作的性質與崗位上的要求,也已經很不一樣。
在以前,前線的工作者,只要按照職位的要求(job description),老老實實地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嚴格地按照規章制度完成交給自己負責的「工序」任務,那就是最好的工作人員。因為,整個公司(或工廠),是一個分工合作的大運作。整個設計,就依賴每一位成員按照明細的設計完成自己「那一份」,整個機構就會成功。
操守道德 面對考驗
現在不一樣了。不管是在小單位、大單位的「一站式」小團隊,還是個人創立的小單位或者個人自己,基本上都已經在工作的前線──都要直接面對客戶,需要團隊合作,需要與客戶有非常好的關係;需要在前線提供產品或服務,因此需要在前線做方案和設計,需要創意才能應對多變莫測的環境,需要願意嘗試與甘冒風險;處處需要個人承擔責任,面對種種操守的考驗,面對種種道德的誘惑……
總的來說,個人的成敗,就在於個人本身。即使是大公司,晉升、犒賞,往往在於工作的成果,而沒有人注意個人在工作過程中的表現。不管你做些什麼,最後一單生意做成了,就是成功。過程中你的表現如何,不是公司最關心的。
在中國內地,有所謂「企業單位」與「事業單位」。上述從事廣義「生產」的,屬於企業單位。大致來說,企業單位着重成果;事業單位,如學校、醫院、研究機構、行政部門,則主要關注過程(醫院注重的不是醫好多少人,而是環境的衞生、醫護人員的態度等)。在機構的這個演進過程中(見上周本欄),大致來說,事業單位也許變化比較慢。
現代的研究機構,也講究「產出」(productivity),可以說是以企業模式來管治研究。先進的醫院,尤其是私家醫院,開始出現「個案經理人」(Project Manager),「一站式」引領個別病人通過種種程序。學校和政府部門,也許會是進展最慢的機構。
但這只是機構模式的變化。以個人來說,工作的要求完全變了。以前需要的是服從機構的整體要求,是遵從上面設計好的全盤設計,具體是按照規章制度,盡自己應負的責任,完成機構賦予的具體的、明細的任務。
現在不一樣了,即使前線的成員,需要有以前機構主管的素質──要有設計能力、解難能力、社交能力;能夠敢於承擔,勇於創新,敢冒風險,不怕失敗。同時,需要有堅強的韌力,保持樂觀的態度,維持正向的思維,堅持自己的原則,等等。當然,維持不斷學習的意願和能力,也許是最重要的。
從這些角度看,差不多20年前啟動的香港教育改革,開始時提出的「樂於學習,善於溝通,勇於承擔,敢於創新」,就不是隨意提出的「口號」;背後是有深刻的根據的。
不得不提到,在西方,尤其是Anglo-Saxon文化的英語國家,至今在討論教育政策的時候,都把重點放在「知識與技能」(Knowledge and Skills)。不客氣地說,筆者認為這是一種過時的想法。「知識與技能」當然重要,而且知識與技能也在不斷更新。然而,就是因為知識與技能日新月異,教育應該做些什麼?或者說,在青少年的在學時期,他們應該有些怎樣的準備?有些怎樣的裝備?
知識技能 難測前景
一種想法,知識與技能不斷更新,因此教育就要不斷追上日新月異的科技,因此就要加強青少年的科技能力。這也許就是近年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的基本誘因(也有提STEAM的,加上藝術Art)。
另一種想法,就是因為知識與技能的無限發展而無法預知的前景,已經不可能在青少年的在學階段,就讓他們掌握足以終生受用的知識與技能,而是讓他們掌握更深層的實力與基礎,足以面對無窮變幻的未來,讓他們可以從容擁抱未來。那就不再是讓他們在知識和技能方面多學一點、學好一點,而是讓他們擁有不斷學習、不斷適應、不斷領先、不斷改革的意願和實力。香港上一輪課程改革,標題是「學會學習」,是從這個思路發展起來的。
最近有機會聽到中國內地一所領頭的師範大學的領導,提出「培養人才」這個提法有問題。因為「人」與「人才」不是一回事。熟悉本欄的讀者,當知道這是筆者一直的觀點。知識與技能不斷往前發展,教育的功能何在?有機會看到與經歷許多社會的教育改革,不做教育改革的社會,絕無僅有。但是教育改革的根本是什麼?以上的討論,也許這是教育改革是否真正面對未來的基本分水嶺。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