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穴位功效強大 足三里助醒「腦霧」

近期有新冠病毒確診者表示,痊癒後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常感疲倦等症狀,即所謂的「腦霧」,除了可服用陳皮、茯苓、白朮、紫蘇等化濕醒腦中藥煎的藥茶外,還可按壓頭頂的百會穴、小腿的足三里穴協助醒腦。

上兩期談到上肢部穴位,因為容易找到,因此初學針灸者,往往會找在自己的上肢穴位扎針。相對來說,下肢部穴位以「足三里穴」最為著名。近期有新冠病毒確診者表示,痊癒後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常感疲倦等症狀,即所謂的「腦霧」,除了可服用陳皮、茯苓、白朮、紫蘇等化濕醒腦中藥煎的藥茶外,還可按壓頭頂的百會穴、小腿的足三里穴協助醒腦。

除了足三里,下肢部還有許多隱姓埋名的強大穴位。比如「環跳穴」,按摩下肢部穴位,有通血活絡的作用,對癱瘓等疾病有奇效。

今期先介紹14個下肢部穴位,下期再介紹另外14個。

1、居髎穴
部位:屈大腿時股橫紋盡處。
主治:腰痛、下腹痛、膀胱炎、子宮內膜炎。

2、環跳穴
部位:位於人體的股外側部,側臥屈股,當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三分之一與中三分之一交點處。
主治:腰腿痛、坐骨神經痛、下肢麻痺、癱瘓。

3、承扶穴
部位:臀下橫紋中央。
主治:腰背痛、坐骨神經痛經、痔瘡、便秘、臀部癤腫。

4、殷門穴
部位:承扶穴與委中穴連線中點1.5寸處。
主治:腰背痛、坐骨神經痛、下肢麻痺、癱瘓。

5、風市穴
部位:大腿外側,直立,兩手自然下垂,中指尖所到處。
主治:下肢關節痛、下肢麻痺、坐骨神經痛、癱瘓。

6、伏兔穴
部位:髕骨外上緣直上6寸處。
主治:膝關節炎、下肢癱瘓、蕁麻疹。

7、梁丘穴
部位:髕骨外上緣上2寸凹陷處。
主治:胃痛、腹瀉、膝關節痛、乳腺炎。

8、委中穴
部位:腘橫紋中央。
主治:腰背痛、腿痛、坐骨神經痛、半身不遂。

9、足三里穴
部位: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約1橫指處。
主治:胃炎、潰瘍痛、腹瀉、腹脹、便秘、消化不良、高血壓、偏癱、癲癇、神經衰弱。

10、陽陵泉穴
部位:屈膝,小腿外側,腓骨小頭前下緣凹陷處。
主治:膝關節痛、坐骨神經痛、膽囊炎、胸肋痛、偏癱。

11、血海穴
部位:正坐屈膝,髕骨內上緣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從膝蓋骨內側的上角)。
主治: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蕁麻疹。

12、陰陵泉穴
部位:屈膝,脛骨內踝下緣凹陷處,脛骨粗隆平齊。
主治:水腫、遺尿、小便不利、遺精、月經不調、腹痛、痢疾。

13、豐隆穴
部位:外踝上8寸,外膝眼與外踝尖連線的中點。脛骨前緣外開二指處,脛腓骨之間。
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腫痛、偏癱。

14、地機穴
部位:陰陵泉穴下3寸,脛骨後緣。
主治:腰痛、腹脹、痛經、遺精。

(下肢穴位 2-1)

朱鶴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