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sik2)
原來粵語的常用詞「食」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崔恒昇《簡明甲骨文詞典》﹙增訂版﹚「食」:「﹙一﹚吃。『寧食于商。』(《屯南》3965﹚『勿食……。』﹙《合集》19503﹚」﹙黃氏案:《屯南》指考古研究所的《小屯南地甲骨》;《合集》指郭沫若《甲骨文合集》。﹚足見「食」之古雅。
古書上「食」的用例更是俯拾即是。如《詩‧魏風‧碩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論語‧鄉黨》:「食不語,寢不言。」﹙此句常被誤引為「食不言,寢不語」。﹚又如《孟子‧梁惠王》﹙上﹚:「君子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戰國策‧楚策》﹙四﹚:「有獻不死之藥於荊王者,謁者操以入。中射之士問曰:『可食乎?』」又《魏策》﹙一﹚︰「文侯謂覩師贊曰︰『樂羊以我之故,食其子之肉。』」
附帶一說,普通話的「吃」也見於甲骨文,崔恒昇《簡明甲骨文詞典》﹙增訂版﹚「吃」條:「﹙一﹚指就食。『上甲來吃。』﹙《合集》27075﹚『翌父乙吃。』」﹙《合集》19945﹚」﹙黃氏案:《合集》指郭沫若《甲骨文合集》。「翌」係祭祀名。﹚
飲(jɐm35)
甲骨文已有「飲」字,只不過字形作﹙隸定作「㱃」﹚。何以知「㱃」此一字形即「飲」字呢?且看《原本玉篇殘卷》﹙南朝梁顧野王的編纂的字典《玉篇》,至唐時原書的抄本仍存,並流傳至日本,反而後來自從大量刪除注釋的宋本流行之後,原本玉篇就在中國日漸散失,至清末黎庶昌、羅振玉始先後自日本抄來唐寫本的殘卷﹚。該書「欠部」已收錄「㱃」此一字形,並謂「或為『飲』字,在『食』部」。宋本玉篇欠部「㱃」條云:「古文『飲』。」「㱃」在甲骨文的用例有「王令戈人㱃」﹙《乙》2482﹚、「王㱃有它;王㱃亡它」﹙《合》229﹚等。﹙黃氏案:二例均轉引自崔恒昇《簡明甲骨文詞典》「㱃」條。《乙》指董作賓《小屯‧殷墟文字乙編》,《合》指郭若愚《殷墟文字綴合》。﹚
「飲」在古書上的用例,跟「食」一樣數之不盡。如《詩‧小雅‧無羊》:「或降于阿,或飲于池。」﹙句意謂:「有的從山崗上走下來,有的在池邊喝水。」﹚《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又如《孟子‧告子》﹙上﹚:「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又如《禮記‧曲禮》﹙下﹚:「君有疾,飲藥,臣先嘗之;親有疾,飲藥,子先嘗之。」最早見於東漢王充的《論衡》一書,傳說為帝堯時的作品的《擊壤歌》就有「鑿井而飲,耕田而食」一句﹙其實此八字也見於西漢劉安的《淮南子‧齊俗訓》﹚。
至於普通話的「喝」,根據《漢語大詞典》﹙網上版﹚,最早的用例,見於元朝的雜劇。無名氏《凍蘇秦》第三折:「唗!你敢也走將來喝點湯,喝點湯。」
總而言之,兩字相比,粵語的「飲」可謂雅於普通話的「喝」2000多年!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