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痕癢(hɐn11、hɐn11 jœŋ13)
粵語有一音「hɐn11」而義為「癢」的詞。這個「hɐn11」該怎麼寫?我們一向就用「傷痕」的「痕」字來充當,卻不知道是否應該另有本字。
筆者小時又聽過某廣告,裏面有「痕癢」一詞,於是一直以為粵語的義為「癢」的「痕」,若要在語體文中表達,就可以用「痕癢」這個詞。到了執教鞭之後才知道原來現代漢語共同語當中根本沒有「痕癢」一詞。「痕癢」不但不見於《國語辭典》(網上版)和《現代漢語詞典》,連《漢語大詞典》(網上版)都沒有收錄。不過也應佩服該廣告的創作人,一則因為他把粵語的「痕」與通語中的「癢」合起來,構成了一個大眾看來似乎是全新的同義複合詞;二則原來古代文獻中又確有此詞,無意中被他傳承了(當然,若廣告創作人原來是讀過小徐本《說文》,所以才懂得用「痕癢」這個詞的,那就要佩服他的學問修養了)。小徐本《說文解字》「擿」︰「搔也。從手,適聲。一曰投也。臣鍇按︰『《列子》曰︰「指擿無痕痒。」』(知白反)。」「指擿無痕痒」這一句《列子》今日的版本作「指擿無痟癢」。「指擿無痕痒」就是「用手指撓他,他也沒有癢癢的感覺」(「痒」即「癢」。由唐時來華的日本空海和尚基本上撮要地抄錄原本《玉篇》而成的《篆隸萬象名義》已釋「痒」為「養」[通「癢」],可見「痒」於梁朝顧野王著《玉篇》時已可用同「癢」)。用粵語說就是「dzit5都唔覺得痕」(「擿」就是粵語義為「搔」的「dzit5」的本字。詳「擿」條)。「痕癢」顯然是「同義複合詞」︰痕者,癢也;癢者,痕也。於是「痕癢」可以複合成詞而意義不變。由此可見,若小徐筆下的「指擿無痕痒」是他因為受自己日常用語影響而造成的筆誤,那麼粵語以「痕」為「癢」的習慣,至遲可推源至南唐小徐的年代,而這樣看來,我們粵人至少「痕」了1000年左右了。若說今本《列子》的「指擿無痟癢」反而是後世版本的錯誤,而「指擿無痕痒」才是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所著錄那個版本的《列子》的文字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說我們粵人至少「痕」了1900多年;而「痕癢」一詞也就有大致相同的歷史了。
走趲(dzɐu35 dzan35)
粵語有「走dzan35」(音同「盞」)一詞,意思是「回旋餘地」。至於「dzan35」的寫法,有作「趲」的(如白宛如《廣州方言詞典》),也有作「盞」的(如張勵妍、倪列懷、潘禮美等編著的《香港粵語大詞典》)。究竟哪一個寫法對呢?實在是白宛如的寫法對。白氏已引《廣韻》‧翰韻‧則旱切「趲」條(義為「散走」)為「趲」字的粵語音義之證,只是未列出「走趲」一詞的書證而已。古代文獻中實在是有「走趲」一詞的用例的。許少峰《近代漢語大詞典》有「走趲」(普通話讀音為zou3 zan3)條︰「躱閃。《西湖二集》第30卷︰『他那張利嘴,橫說豎說,變幻不測,其中事體騰挪走趲,藏頭露尾,飛禍詐害,捉生替死,或是倒提年月,洗補文書。』」至於「走盞」,則並未見於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