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幾位教育界的熱心朋友,包括陳清華、楊書誠、黃景波和陸輝等人,於2003年創立了一個名為「才俊飛昇」的校本資優培育計劃,當年只是一個香港教育學院資助的小規模研究項目,而我是該項計劃的首席研究員。第一年的先導計劃只有2間學校參加,學員共有91人。一年的研究實驗結果證明,資優學童的有效發展是可以透過探究學習與思維能力的聚焦訓練而提升,高能力與一般學習能力的學員在一年的訓練後,除思維能力提升外,學習信心增強,對學習有濃厚興趣,反應敏捷,部分學業成績亦有明顯提升;令「小魚變大魚」、「大魚變超級大魚」。該計劃最適合9至10歲的兒童或在小學四年級時進行,以配合融合教育推行之「及早辨識」和「及早介入」的原則。計劃發展至今超過11年,歷年參加學校共有24間,參加學生亦累積超過1,600人。課程發展方面,該計劃由基礎課程開始,增至進階、高階與及更高層階的進深課程,學員由小學已推展至中學,甚至有部分學員已晉身大學,所以本計劃有稱為「小學課程大學化」的美譽,部分學員更被大學提早取錄,有許多成為大學尖子,也有公開考試狀元。
小魚變大魚 提升解難能力
由於計劃本身是一個以研究為本和持續更新的課程,所以我們每年都會收集持份者包括校長、老師、學員和有關家長的意見去評估其推行成效及進行課程檢討與改善。據許多參加過這個計劃的學員表示,他們在計劃前後的變化,他們會更認同自己有超越自己與學業「飛昇」的能力,對課程所教導的思維能力感到十分有用,部分更認為自己是「小魚變大魚」,學業成績亦有很大的改進。他們除了能夠展現自己豐富的才華外,他們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更有信心,懂得如何應用自己的高階思維能力,懂得學習轉移和觸類旁通,懂得自我解難。
才俊如何飛昇?魚兒如何變身?怎樣可以由小魚變成為大魚?這些都是這個計劃想推動的信息。其理念如何?有甚麼依據?本文嘗試深入淺出地說明有關計劃的理念。
增加自我 發展潛能
不少學者發現,增強學生對自己的看法(即 self-concept,簡稱自我觀或自我概念),便不難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Marsh, Byrne & Yeung, 1999; Marsh & Yeung, 1999; Yeung, Chow, Chow, Luk & Wong, 2004)。然而,最有效增強自我觀的方法卻是提升學生的學習技巧,讓學生懂得自學和勇於探索,藉此培養出創意和批判性的思維。如果我們真的能夠做到這一點,不只是才俊可以飛昇、魚兒可以變身,甚至連普通的學生也可以飛昇、小魚也可以變成大魚。
內外參照論 學生互相比較
事實上,國際著名的教育心理學者馬殊(Marsh, 1986)曾提出,學生在學習方面的自我觀,是建立於一種稱為「內外參照」的學習模式(internal/external frame of reference model),簡稱 I/E 理論,I 為「向內參照」,E 為「向外參照」。意思是學生不停地與別人作「內外參照」的相比,同時也把自己不同的優點和弱點作「向內參照」的比較,而在「向外參照」時,假如遇上比自己較強的對手時,自我觀便會立即受到打擊;但當遇上比自己較弱的對手時,自我觀卻會增強,馬殊等人(Craven, Marsh & Print, 2000; Marsh & Hau, 2003)稱之為「大魚小塘」效應。
資優的學生與一般學生無異,他們也愛與人比較,當遇上一些比他們能力稍弱的同學,他們很快便會感覺自己優勝於人,覺得自己了不起,有自豪感,於是「大魚小塘」效應會令他們的自我觀增強。相反地,普通能力學生當遇上了資優的同學時,他們會感覺到自己被比下去,於是,「大魚小塘」效應便會令他們的自我觀受到打擊、變弱。
附屬認同 大魚也可變小魚
不過,「大魚小塘」效應發生的同時,亦會產生一種稱為「附屬認同」效應的現象。也即是說,當人與比自己強的「他人」比較而作出認同時,他可能也發現自己原來有很多特點及表現基本上與強者相同或相若,於是令他自己增加了一種自豪感,認為自己也與大魚之類沒有甚麼分別。然而,「附屬認同」效應可以令人感到自我觀提升,也可以令他的自我觀變弱,大魚也可變成小魚,因為當資優學生被迫混在一群能力一般的學生當中時,他們也會感到畏縮,認為自己和一尾小魚沒有多大分別!「我也只是一尾小魚而已!」
所以,無論「大魚小塘」,還是「附屬認同」效應,都可以是資優學生備受困擾的心理矛盾。對教育專家來說,學生是大魚還是小魚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能否透過一個及早介入的特備課程,去轉化他們的學習能力,最終能令他們的學習能力增強,能讓他們的學業飛昇!對於我們做老師的,最重要是有教無類,不論大魚、小魚,我們都應對他們一視同仁,盡力教導外,最好是及早發展和及早辨識他們的潛能,不要扼殺他們學習的天賦。對「才俊飛昇」這個計劃來說,我們的教育理想就是,要令「小魚變大魚」、「大魚可變超級大魚」,持續飛昇!
參考資料
Craven, R. G., Marsh, H. W., & Print, M.(2000), “Gifted, streamed and mixed-ability programs for gifted students: Impact on self-concept,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Austrl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44, 51-75.
Marsh, H. W.(1986), “Verbal and math self-concepts: An internal/external frame of reference model”,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3, 129-149.
Marsh, H. W., Byrne, B. M., & Yeung, A. S.(1999), “Causal ordering of academic self-concept and achievement: Reanalysis of a pioneering study and revised recommendations”,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4, 157-167.
Marsh, H. W., & Hau, K. T.(2003), “Big fish little pond effect on academic self-concept: A cross cultural(26 countries)test of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academically selective school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8, 1-13.
Marsh, H. W., & Yeung, A. S.(1999), “The liability of psychological ratings: The chameleon effect in global self-esteem”, Person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5, 49-64.
Yeung, A. S., Chow, A. P. Y., Chow, P. C. W., Luk, F., & Wong, E. K. P.(2004), “Academic self-concept of gifted students: Where the big fish becomes small”, Gifted and Talented International, XIX(2), 91-97.
圖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