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知多少?

教育體系的演化,使得我們的教育,只有短期目標。人們把文憑當作能力,把分數當作知識,把教育體系裏面的晉升(升學),作為目標。

過去在本欄曾經多次介紹學習科學。這裏首先要問:為什麼需要提出學習科學?更根本的問題:為什麼要研究學習?

原因之一:時代變了,教育也要變。

學習本來是人類的天性,教育卻不是。教育是人為設計的體制,因此帶有當時當代經濟、社會、文化、政治、信仰的影響。現在的學校體系,並非從來就有的,是在工業社會時代才開始成形的。

現代學校體系,是以工業大規模生產過程為原型的教育概念,以製造「一紙文憑」供應人力資源作為主要的教育目標。這樣的教育,到底學生學了些什麼,其實我們不大了了。這樣的教育,已經無法適應今天的社會,更加無法為學生準備他們的明天。所以必須反璞歸真,回到教育的最根本目的,也就是學生的學習。

原因之二:現在的教育,只有短期目標。

教育體系的演化,使得我們的教育,只有短期目標。人們把文憑當作能力,把分數當作知識,把教育體系裏面的晉升(升學),作為目標。演化之烈,幼稚園把升入有名的小學作為目標,小學為了升上有名的中學,中學為了升上有名的大學,大學畢業為了找一份好工。

在美國,有堂而皇之的說法:幼兒園,為了school readiness;中學,為了college readiness;大學,為了career readiness。這樣,就把教育的目標,局限在眼前的得失,而失去了長遠的目標。而教育的「初心」,就是為了學生一生的長遠發展。

事實上,現在的機構聘人,按照文憑學歷聘用的,已經愈來愈少。因為機構是很現實的,人力資源主任會想:「你有多少學歷、有多高的分數,與我無關;我要知道的,是你是否能幹!」「我不管你懂得什麼,我要看你能做什麼。」不幸,我們的分數、文憑,只能夠表達學生「懂得什麼」,而無法表達畢業生「能做什麼」。短視的教育目標,已經逐漸失去了社會的信任。

社會的現實,迫使我們去認真思考:學生在學校,到底應該學些什麼?也就是說,怎樣的學校生活,才能真正地裝備學生,讓他們可以迎接未來?怎樣的學習,才是學生真正需要的學習?讀者會說:「這問題太大了!」對,的確是大問題,但是卻不容我們置之不理;即使不能馬上徹底解決,也應該知道解決的方向,開始起步,逐漸解決。因為社會不饒人,受罪的是我們的下一代。

原因之三:學生的「所學」,已經遠遠超過「所教」。

香港的學校,普遍地讓學生享有寬廣的課外學習天地。將來會談到,學生在課外活動的學習,是完全符合學習科學最有效的學習。然而,課外活動的學習,大多數情況是學生自己的實踐,而不是教師「教」的。或者說,教師的教,只是輔助學生的學,而不是傳統意義的「教」──灌輸、傳遞。但是課外活動,並不會為學生帶來分數。

現在有許多學校,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自己設計,教師的角色就更加不一樣。香港的學校也普遍地與校外的機構合作,把學生放到現實的社會中去,提供與學校很不一樣的生活體驗、工作體驗,更加超出了傳統教師的職能範圍。

比起以往,這是提前讓學生有現實的經歷,打破了以往的信條:在學時期,專心學業;畢業以後,才進入實踐。這些經歷,同樣不會為學生帶來分數。

以上這些,都是重要的學習生活,常常對學生,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影響終生。但都不是有學校按照傳統的方式「傳授」的,也不是可以用傳統形式的課程可以代替的。對於這些學習,我們懂得很少,或者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比如說,參加過實際工作,會懂得待人要有禮貌、工作要有責任感;到過海外交流的,回來大多會有人生觀的觸動;等等。這些學習,是怎樣發生的,我們其實研究不多,也懂得很少。

更不幸的是,這些也許對人生影響深遠的學習,在畢業生的文憑上,沒有記載。也就是說,已經發生了,而且大家都覺得很重要,但是我們的學校體系,沒有它們的位置。

曾經有過努力,為學生設計「學習檔案」(Student Portfolio),也可以供大學作為錄取的參考。「學習檔案」,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全面紀錄,也是可以避免純粹看分數「一試定終生」、「分數定高低」的一種機制。非常可惜,「學習檔案」得不到大學的重視,基本上沒有大學在使用。數年下來,「學習檔案」,幾乎沒有學生使用(概有之矣,吾未之見也),也幾乎已經在學生心目中絕跡。

原因之四:學生「應學」,沒有應有的空間。

上面所述,是美國人說的「軟能力」,是相對於正規科目的「硬能力」。簡單來說,就是中國人說的「待人接物」。待人接物,是通過生活和工作的實踐,才能經過體驗而學習得到。

但是以上種種,蘊藏着重要的學習,那就是價值觀的養成。有了知識,懂得待人接物,還可以是大壞蛋,可以是社會的敗類。這在美國的「21世紀技能」裏面,沒有涉及。這有兩種可能的解釋:

一、在設計這個框架時,純粹是經濟話語,考慮的是新時代的工作需要;

二、認為道德、倫理、價值觀,不屬於學校教育的範疇,而應該屬於家庭或者教會。

但是在華人社會,教育一直是「德、智、體、 群、美」,韓、日社會也有類似的概念。教育包括「德」,而且是「德」排頭,認為是最重要的,認為這才是全人教育(all-round education)。西方的教育,本來也是全人教育,英國的「公學」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但是當教育步入全民的系統(「強逼教育」、「義務教育」)以後,教育的內容就演化成為純粹的知識傳授。

在美國,在1957年蘇聯衞星升空以後,更加是以純粹的技術性教育為主體。逐漸,美國不少人認為,教育的競爭,就是科技的競爭。至今如此,中國內地也深受這種影響。

但是環顧社會的現實,即使在人們的經濟生活中,價值觀與操守,成為了人類素質的關鍵元素。本欄介紹過哈佛商學院教授Clayton Christensen的《如何量度你的生命》,描述商學院畢業生逐漸走向監獄的過程。這些人,硬知識、軟能力都不缺,就是沒有健康的價值觀。今天許多社會的法治觀念面臨考驗,也只能從個人的修養做起;問題不在法律不健全,而在於人們不再覺得要自律。

在微觀的環境,本欄一直認為,個人將愈來愈不受機構的束縛,但也必須承擔種種個人的風險,包括道德操守領域的誘惑。這些學習,我們研究得更少,大都是按照傳統的理念從事。

還可以有其他的原因,例如人人都在談論學生依靠人工智能學習,也就是及其逐漸取代教師。設計這些機器智能的,懂得人類學習過程的,絕無僅有。

【作者按】演藝學院來函,認為3月15日〈不同的政府功能〉一文,稱該校為半公立院校,資料有誤,希望作出更正。來函稱,香港演藝學院並非半公立院校。本學院於1984年根據《香港演藝學院條例》成立,由民政事務局資助,提供獲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認可的學士及碩士學位課程。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