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田」一詞的歷史存疑

「丹田」最早見於《黃帝内經‧本病論》篇,但何謂「丹田」歷來眾說紛云。《封神演義》、《金瓶梅》、《西遊記》等章回小說都只帶出「丹田」的神奇,並沒有任何闡釋。

一、「丹田」一詞初見於《黃帝内經》

唱歌或呼吸,有人會提到運用「丹田」,但很多人都摸不著頭腦?到底「丹田」是甚麼?

所謂「丹田」,最早見於《黃帝内經・本病論》篇,亦只有這一處。《黃帝内經・本病論》篇曾在坊間遺失了數百年,到唐朝王冰為《黃帝内經》作註才補回,但審其內容,不會是後人偽作。又因為那一句「丹田在帝」,所以才有必要從「無為」說起。

《黃帝内經・本病論》說「人之五藏,一藏不足,又會天虛,感邪之至也。人憂愁思慮即傷心,又或遇少陰司天,天數不及,太陰作接閒至,即謂天虛也,此即人氣天氣同虛也,又遇驚而奪精,汗出於心,因而三虛,神明失守。心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失守位,即神游上,丹田在帝,太一帝君,泥九君下」註1。

《管子・兵法》說「察道者帝」註2,所說的「道」就是「自然」,而「自然」的表現方式就是「無為」,所以《管子・乘馬》說「無為者帝」。《管子》是一本政治書,但所說的「帝」並非指一般的王帝,而是指主宰社會能夠「無為」地全面照顧人民生活的人。《黃帝内經・本病論》中「丹田在帝」的「帝」,是指身體內能夠處事「無為」的主宰。「一」是調和,「太一」是極之調和。「太一帝君」意思就是指處事「無為」的主宰能夠駕馭事物使其極之調和。而「即神游上」的「上」,就是主宰的意思,社會的主宰就是「君主」,人體內的主宰就是「心」。「心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在正常的情況下,「心」能夠集中精神,便有明斷。

「三虛」導至「神明失守」

《黃帝内經・本病論》全章講述一年四季不同天氣對身體的影響。上文簡單的講,就是人要是體能差,兼且補充營養不足,再受驚,造成「三虛」,導至「神明失守」,即是精神恍惚,神不守舍,「即神游上」,使主宰有如魂游一樣,令原本可以「無為」處事,也變得「丹田在帝」,有如墮入田中,受泥沼所拘束,不得爽利,「太一帝君,泥九君下」,原本可以「太一」也下降至九等之下,極不調和。「丹田」一詞是負面的,不似是身體的一個部位,更與呼吸無關。

及至東漢,《傷寒論・辨痓濕暍脈證》說「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似熏黃。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飲,則口燥煩也」註3,指出濕熱病的徵狀,提及「丹田」,雖也似是一個位置,但也與呼吸無關。

若以位置來說,較接近的是《難經・藏府井俞》所說「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於五藏六府。原者,三焦之尊號也,故所止輒為原」註4。按此說,這是主使「三焦」出「氣」的根源,雖說此為「三焦」所注「氣」於此的「俞」,但這一切均是在體內,亦與腹部肌肉無關。畢竟,「五藏六府」包括「三焦」等,都只是概念性,同時是下意識部分,我們根本沒法意識得到。

二、「丹田」的存疑

影響後世有「丹田」概念的應該是到了晉朝的《抱朴子》。《抱朴子・地真》說「抱朴子曰:「余聞之師云,人能知一,萬事畢。知一者,無一之不知也。不知一者,無一之能知也。道起於一,其貴無偶,各居一處,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靈。金瀋羽浮,山峙川流,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存之則在,忽之則亡,向之則吉,背之則凶,保之則遐祚罔極,失之則命彫氣窮。老君曰: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一之謂也。故仙經曰:子欲長生,守一當明;思一至飢,一與之糧;思一至渴,一與之漿。一有姓字服色,男長九分,女長六分,或在臍下二寸四分下丹田中,或在心下絳宮金闕中丹田也,或在人兩眉閒,卻行一寸為明堂,二寸為洞房,三寸為上丹田也。此乃是道家所重,世世歃血口傳其姓名耳。一能成陰生陽,推步寒暑。春得一以發,夏得一以長,秋得一以收,冬得一以藏。其大不可以六合階,其小不可以毫芒比也」註5。

《抱朴子》描述了「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的位置,但直到現在,一般對這三個「丹田」的知識仍然含糊不清。據《抱朴子》所講的三個「丹田」,是「一」可能所在的位置,且「一」是有長度的,暫時仍難理解,因為老子以及先秦道家法家所講的「一」,只是一個調和狀態,並非是一種佔有空間或長度之物。

《管子・形勢》說「道之所言者一也,而用之者異。有聞道而好為家者,一家之人也;有聞道而好為鄉者,一鄉之人也;有聞道而好為國者,一國之人也;有聞道而好為天下者,天下之人也」,此處「一」是調和作動詞用,是指調和一家、一鄉、一國、或天下人民生活的能力。

《抱朴子》描述了「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的位置,但直到現在,一般對這三個「丹田」的知識仍然含糊不清。(Shutterstock)
《抱朴子》描述了「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的位置,但直到現在,一般對這三個「丹田」的知識仍然含糊不清。(Shutterstock)

「氣專志一,和之至也」

《道德經》22章說「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註6,此處「一」是指調和。

《列子・天瑞》說「氣專志一,和之至也」註7,此處「一」是指嬰兒並無雜念,身心極之調和。

《莊子・在宥》說「我守其一,以處其和」註8,此處「一」是指虛構人物廣成子身心調和。

《黃帝内經・玉版論要》說「黃帝問曰:余聞揆度奇恒,所指不同,用之柰何。歧伯對曰:揆度者,度病之淺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請言道之至數,五色脈變,揆度奇恒,道在於一」。看症把脈的準則「一」,亦是調和。

《抱朴子》上文中「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靈」,是來自《道德經》39章「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老子「一」的原意就是和諧。

上文又說「知一者,無一之不知也。不知一者,無一之能知也」,更有謬誤,因為先秦道家已表明人意識到的事物是有局限,所以是不會無所不知,只能逐漸領悟擴闊自己的知識世界。

上文更指明「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就是「一」,這段引文來自《道德經》21章「道之為物,唯恍唯惚。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原文只是指前邏輯思考中,建立邏輯前由渾沌至逐漸明朗的狀態。

上文中的「視之不見,聽之不聞」,來自《道德經》14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原文是指「陰」性隱藏著的訊息,並不是「一」。

上文中「思一至飢,一與之糧;思一至渴,一與之漿」的「一」,說法近似是一個「形而上」的神,先秦道家是不講「形而上」。

上文中「一有姓字服色,男長九分,女長六分」所說「一」的長度無從稽查。而所在三個「丹田」位置到底實際作用如何也無從稽考,也看不出作用是甚麼?因為看不出它與身體內部到底有甚麼關係。

上文說「此乃是道家所重,世世歃血口傳其姓名耳」,先秦道家並沒有這樣的傳聞及記述。

上文說「一能成陰生陽,推步寒暑」,而先秦道家的「一」只有調和「陰陽」,而不會製造「陰陽」。《道德經》42章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調和才得「一」。

上文說「春得一以發,夏得一以長,秋得一以收,冬得一以藏」,本來是說得通的,但「一」要是「形而上」,便有些那個。畢竟天氣變幻,並非時常正常,這便是《管子。五行》所說「故通乎陽氣,所以事天也。經緯日月,用之於民。通乎陰氣,所以事地也。經緯星曆,以視其離」的重要,觀察氣候大環境小環境的變化,若有差池,便以創新思維來保障民生,這民生調和的「一」更重要,並非甚麼也不做。

上文說「其大不可以六合階,其小不可以毫芒比也」,這宇宙無窮觀,已變得「形而上」,上至無窮大,下至無窮小,似乎無處不在。其實先秦道家的所謂宇宙無窮,是指從天地間所領略到的新事物是無窮無盡,僅此而已,即是創意無限,與「形而上」無關。

時至魏晉,閱讀老莊的已分兩派,一派是親建制的玄學,另一派是反建制的清談。清談以竹林七賢最著名,誓死不做官。玄學知名人士有王弼,雖著有《道德真經註》,但他所理解《道德經》,把「無」推向「形而上」。從《抱朴子.自敘》可知,著作人晉朝的葛洪(283年-343年)是玄學,同時也把「玄」推向「形而上」,並不是原來的先秦老莊思想。

《抱朴子》全書只有上文這段文字引用《道德經》,亦只能用這段文字來了解葛洪,可以看出他對先秦道家思想的認識,存有很大偏差,反而書中對與先秦道家完全無關的道術修煉有大量記載,兼且《抱朴子》亦沒有提及醫書及經脈藥石,葛洪對「丹田」的說法根本難以作準。

畢竟,晉朝以後,這種與先秦道家完全無關的道術修煉開始流行。至唐朝時,已有很多人把「丹田」一詞入詩。到了明朝,《封神演義》、《金瓶梅》、《西遊記》等章回小說提及「丹田」頗多,相信「丹田」一詞已十分流行,但都只帶出「丹田」的神奇,並沒有任何闡釋,「丹田」一詞便一直這樣流傳到現在。

現在一般所講的「丹田」,約在「臍下二寸四分」,大概就是《抱朴子》所說的「下丹田」。亦有人習慣把任脈差不多位置的關元穴稱為「丹田」。不過,關元穴雖是足太陰、足少陰、足厥陰等三條陰經的交會,但甚少提及與呼吸有關。而任脈則多與男女生殖病有關,亦甚少提及呼吸。

所謂「丹田」,最早見於《黃帝内經‧本病論》篇。(網絡圖片)
所謂「丹田」,最早見於《黃帝内經‧本病論》篇。(網絡圖片)

三、「氣」與呼吸

《黃帝内經‧動輸》「黃帝曰:經脈十二,而手太陰、足少陰、陽明,獨動不休,何也?歧伯曰:是明胃脈也。胃為五藏六府之海,其清氣上注于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來,故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不已,故動而不止」。三條經脈「手太陰、足少陰、陽明」,主要是帶動能量去到負責呼吸的各組肌肉,並調節各組肌肉動作的配合,因為維持生命,所以這三條經脈是「獨動不休」,使呼吸「動而不止」。

已知呼吸主要是靠橫膈膜用力驅動,驅動橫膈膜的能量應該主要是由「肺手太陰之脈」帶動。《黃帝内經・經脈》便說「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脈動「起於中焦」後,在體內先向下走,「下絡大腸」,然後回轉向上,「還循胃口」,這個就是橫膈膜的位置,跟著再上進入胸腔,「上膈屬肺」。按「肺手太陰之脈」的說法,橫膈膜用力並非單是橫膈膜用力,橫膈膜以下也有支持。

除此之外,「腎足少陰之脈」亦從上而下在體內通過橫膈膜支持呼吸,「胃足陽明之脈」則從下而上通過橫膈膜支持呼吸。在正常情況下,自然呼吸時,應該就是「手太陰、足少陰、陽明」這三條經脈,通過控制血管的脈動,提供養份供給橫膈膜及肋間外肌作呼吸動作進行呼吸了。

四、結語

若《抱朴子》中的「一」是有疑問,三個「丹田」亦有疑問,所以對「丹田」之說會有保留。無論怎樣,呼吸始終都是自然的。

註1:本文引用《黄帝內經》,都是出自《四部叢刊初編》中第357~361冊景上海涵芬館藏明翻北宋本《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唐)王冰注(宋)林億等校正。

註2:本文引用《管子》,都是出自《四部叢刊初編》中第344~347冊景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宋刊本《管子》,(唐)房玄齡注。

註3:本文引用《傷寒論》,都是出自《四部叢刊初編》中第370~373冊景上海涵芬樓藏明嘉靖乙巳刊本《註解傷寒論》,(漢)張機述(晉)王叔和編(金)成無巳注。

註4:本文引用《難經》,都是出自《四部叢刊初編》中第366~367冊《難經集注》。

註5:本文引用《抱朴子》,都是出自《四部叢刊初編》中第539~544冊景江南圖書館藏明嘉靖乙丑魯藩刊本《抱朴子內外篇》,(晉)葛洪撰。

註6:本文引用《道德經》,都是出自香港無名出版社出版《道德經2010》,曹鴻輝校正及標點。

註7:本文引用《列子》,都是出自《四部叢刊初編》中第533冊景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北宋刊本《沖虛至德真經》,(晉)張湛注。

註8:本文引用《莊子》,都是出自《四部叢刊初編》中第534~538冊景上海涵芬樓藏明刊本《南華真經》,(晉)郭象注(唐)陸德明音義孫毓修撰札記。

 

曹鴻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