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研究蔣介石日記第一人、曾著作四冊《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的著名歷史學家楊天石教授,上月初應邀出席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樹仁大學歷史系及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主辦的「中國與世界:競逐新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戰百周年紀念國際研討會」,並發表主題演講,講題為「孫中山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分析精闢獨到,主要論點包括:一、孫中山先生為反對中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投入極大精力;二、德國人資助孫中山「護法」,令人想起德國人資助列寧領導俄國十月革命,但德國助列寧之數額肯定遠超孫中山;三、孫中山提出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互相為用」,以促進世界文明的見解正確。本社分三篇刊登楊教授的演講內容,此為第二篇。
孫中山堅決反對中國參戰的態度,迅速引起德國駐華公使的注意。
楊天石教授解釋,1916年1月,段祺瑞通知德國駐華公使辛慈(Paul von Hintze),稱若中國參加歐戰,英美法俄等協約國將予援助,辛慈當即表示,只要中國保持中立,德國也可予華同樣條件。辛慈甚至通過中間人向段祺瑞表示,只要段氏延緩中國參戰,德國即給予段本人100萬元,惟段氏笑言相拒。
1917年3月14日,北洋政府與德國段交,令辛慈出境。辛慈過滬時,令德國駐上海總領事克尼平(Her Knipping)多方聯絡中國各反對派力量,尤其是孫中山。辛慈表示最多可給予孫200萬元,以支持他推翻段政府。孫中山亦贊同倒段,惟聲稱為爭取海陸軍支持,德方須資助200萬元,為此,克尼平專案報告德政府,獲首相同意。
孫中山「策反」海軍南下「護法」?
這期間,北京軍政界亦發生幾件大事,首先是海軍總長程璧光上書總統黎元洪和國務總理段祺瑞,反對參戰。緊接着,發生段祺瑞的親信傅良佐指使「公民團」包圍議會,毆辱議員的事件,程璧光與外交總長伍廷芳、司法總長張耀曾、農商總長谷鍾秀四人憤而辭職。
6月9日,程璧光離京赴上海,召集各艦艦長會議,並聯絡孫中山等商討辦法。6月27日,孫中山命人送軍費30萬元予程璧光。7月3日,孫中山與章太炎、唐紹儀、程璧光等會商,決定通電全國,南下「護法」。7月6日,孫中山、廖仲愷、朱執信、章太炎等乘「海琛」號軍艦,由上海啟程赴廣州。7月17日,孫中山一行抵穗,發表演說,指摘北洋軍閥「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專制之手段」。19日,孫中山電邀在北京的國會議員南下護法。8月5日,程璧光率艦隊抵達廣州。8月25日,國會非常會議在廣州召開,9月1日選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軍政府大元帥。9月10日,孫中山就任,宣布「攘除奸凶,恢復約法」,不久,通緝段祺瑞。10月6日,南北兩軍在湘南衡山、寶慶一帶鏖戰,護法戰爭爆發,並蔓延至四川、陝西等省。
德國資助巨款 蔣介石是中間人?
楊天石教授分析,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長期經濟困窘,他們能爭取到海軍的擁護和支持,並能在廣州建立非常國會,其主要經濟來源就在於德國人的資助。他在演講開始時所引的蔣介石日記,指德國公使以其「在華留餘之資金約二百萬元貢獻於本黨總理」,「總理命余極秘密經理此事,即以此款運動北洋艦隊,由總理交程璧光率領南下,赴粵組織軍政府」的說法,即指此事,楊教授更斷言,蔣介石就是德國資助孫中山這筆巨款的中間人。
值得注意的是,楊天石教授指出,德國人資助孫中山「護法」一事,令人聯想起德國人資助列寧回俄羅斯進行革命活動的相關歷史。
美國歷史學家威爾‧布勞內爾(Will Brownell )等人著作的《第一個納粹:埃里希‧魯登道夫,讓希特勒成為可能的人》 (The First Nazi: Erich Ludendorff, The Man Who Made Hitler Possible)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皇威廉二世急於跟協約國陣營的俄國議和,以便抽調軍隊到西線作戰,辦法便是與布爾什維克建立聯繫,逼使俄國退出歐戰。因此,時任德國陸軍參謀長的魯登道夫,便用火車將列寧從瑞士送回俄國。列寧回國後,布爾什維克在俄國境內的活動便活躍起來,1917年11月(俄曆10月),十月革命成功,布爾什維克推翻了克倫斯基領導的臨時政府,俄國退出歐戰。
楊天石教授認為,當時德國政府積極支持列寧,不僅表現在經費資助方面,而且也表現在大力協助列寧等革命黨人自國外返回俄羅斯方面。「是德國人用密封的軍用列車將列寧等人送回俄國,並給予巨額資助」。至於資助的數額,「學界有爭議」。但是,「既然德國人肯以200萬元的巨款資助東方的孫中山……資助列寧的數額,肯定會遠遠超過孫中山」。
逾14萬華工參與一戰
不過,儘管孫中山南下「護法」,反對參戰,期間又發生了督軍團要求總統黎元洪解散國會,修改憲法;黎元洪與段祺瑞之間的「府院之爭」加劇,段祺瑞的國務總理職務被下令罷免,但他拒絕承認免職令,最終反而是國會解散,黎元洪辭職;加上張勳復辟等事件,仍然無法阻止北京政府在1917年8月14日對德、奧宣戰,曠日持久的「參戰案」爭議至此告一段落。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不僅力促中國參戰,更從1917年1月至9月28日,向段祺政府提供8項貸款,共1.45億日圓,更企圖幫助中國組建參戰軍隊。
儘管參戰已成定局,孫中山仍不改反對立場,惟至9月22日,在廣州的「非常國會」亦無奈議決「容忍現在交戰狀態」。
由1918年8月至1919年3月,中國共組成三師一團共3.5萬人,原擬參戰,惟軍隊練成之日,歐戰已經結束,北京政府事實上未派軍人赴歐洲作戰,只是以招募名義,向英、法等國派出大批華工,這些「以工代兵」的華工總數在14萬人以上,被派到兵工廠、軍火庫、鐵路、公路、船塢勞動,甚至直接派往前線修築工事、挖掘戰壕。由於華工參戰,一戰結束後,站在協約國一方的中國順理成章便成了「戰勝國」。
下一篇,楊天石教授將闡述一戰結束後,孫中山提出中俄德三國聯盟的設想、南北和談,孫中山起草「實業計劃」,以及提出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互相為用」的見解,這些觀點,直至今日仍不失參考價值,敬希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