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ET難求」下對計劃的反思

20多年前當局決定投放資源全面推行NET計劃,20多年來計劃取得的成果是否達標呢?而這種一刀切式的資源投放是否恰當?或者值得思索的是,怎樣令投放的資源得到最大效益,又能幫到更多學生願意學習英語。

NET,全寫是Native-speaking English Teacher,即是本身以英語為母語、在學校內任教英語的老師,一般稱為外籍英語教師。這是特區政府教育當局推出的一個重大德政,分別在1998/99及2002/03學年起,在公營中學及小學全面推行「以英語為母語的英語教師」計劃(NET計劃),每校最少有一席NET。

疫情下「一NET難求」

疫情持續令各地封關隔離,由此帶來的必然結果是人流停滯。首當其衝的就是家傭供應異常,出現了家傭薪酬狂飆、家傭挑選僱主等情況;同樣失調現象也在教育圈內發生。

這個暑假不少認識的學校都請不到NET,所以「一NET難求」。究其因是疫情封關良久,有些NET因思鄉或家庭團聚而離港,出現的空缺卻受封關影響而難以填補,結果變成供求失衡。

學校多番招聘而應徵者寡,已是必然;安排了面試亦有臨時爽約。此外有些應徵者的國籍,似乎未符「以英語為母語」的期望,例如來自本地、印巴尼泊爾、中東地方或東歐國家等。由於NET計劃容許每校可聘用一位NET,這個本來已很大的需求,一旦遇上供需失衡就惡化得很利害。

推行NET計劃的理想是讓「所有中學畢業生有信心用英語與人溝通」。(亞新社)
推行NET計劃的理想是讓「所有中學畢業生有信心用英語與人溝通」。(亞新社)

回顧NET計劃的目標

20多年前當局決定投放資源全面推行NET計劃,目標是通過校園內的NET營建英語環境,藉此增加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和提升英語教學的效能。當年《施政報告》指出,「香港必須培養出中英兼擅的人才,方可維持香港在國際上的競爭優勢」,推行NET計劃的理想是讓「所有中學畢業生有信心用英語與人溝通」。

無可置疑,政府為此而負上不輕的資源承擔。20多年來計劃取得的成果是否達標呢?相信當局或相關人士都會評估,普通人或不宜有太多意見。在前線多年來的觀察倒是應該反思這種一刀切式的資源投放是否最恰當?或者值得思索的是,怎樣令投放的資源得到最大效益,又能幫到更多學生願意學習英語。

回顧原初的期望,似乎有兩個層面:其一是培養出中英兼擅的人才,其二是令所有中學畢業生能用英語與人溝通。但這兩者的對象應該有不同,尤其是後者,根本不能用一個駐校NET就可達成。計劃以一刀切方式每校分派一位NET,在供應不足或出現異化的情況下,這筆鉅大資源能否還可達成目標將是個問號。

對於欠缺信心學或講英語的學生,由本地英語教師教更基本的技巧,會否更為合宜呢?(亞新社)
對於欠缺信心學或講英語的學生,由本地英語教師教更基本的技巧,會否更為合宜呢?(亞新社)

怎樣才可令資源得以善用

NET教席的成本比本地同資歷英語老師要高,除依薪級表發薪外,NET享有房屋津貼、往返機票,甚至有約滿酬金。教育局的把關就是要求應聘的NET具有被認可的教育文憑,即是與本地學位教師的要求相同。至於個別NET能否協助來自不同背景、英語能力參差的學生順利地在全英語環境下學習,甚至得以提升運用英語的效能,並無保證。

以公營中學為例,NET在取錄第一組別學生或以英語為教學語言(EMI)的學校內任教,相對容易和有顯著效果。但在以第三組別學生為主或班中有較多內地新移民的班別時,NET將面對很大困難。坊間常見NET轉職的情況就是由較低組別學校轉到上游學校。反證了一刀切每個校園一個NET教席的安排,未有顧及現實需要。身處下游學校的NET是完全無法推動英語環境或提升學生以英語溝通。這豈非把一份珍貴資源給浪費掉?

對於欠缺信心學或講英語的學生,由本地英語教師教更基本的技巧,會否更為合宜呢?若由一刀切改變為條件式運用資源會否帶來更大的效益?若在不同區份設立英語學習中心,供鄰近地區中小學流動去體驗英語學習日,會否能夠令學生有更高的學習動機?甚至留起若干百分比的時間由NET群組提供教師專業發展培訓活動,對老師的增益會否對英語教學更為有利?

黃冬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