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葉問》劇照。
在普林斯頓讀本科的最後一個學期,我選修了一個(用英文教的)關於中國電影的課程,我的期末論文選擇研究《葉問》三部曲。雖然葉問在第一集表示中國武術植根於儒家思想,但我認為戲裏的人和事亦蘊含了不少道家哲理。
首先,相傳詠春乃由女子所創,所以着重速度與靈活性,而非剛猛之力。葉問在第二集決鬥西洋拳王、第三集激戰拳王泰臣,均是《道德經》所言的「柔弱勝剛強」之寫照。而葉問在第三集叫徒弟李小龍踢水,然後問他「你覺得你踢得到,還是踢不到?」,則揭示了「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的道理。
然而,葉問武術思想的精髓,不在於「爭勝」,而在於「不爭」。
固然,葉問自己深陷險境時會出手制敵,也會為了保護家人和朋友而動武,例如第一集保護妻兒和棉花廠、第三集保護志仁小學。此外,他更會為捍衛中華文化而挺身而出,例如第二集挑戰西洋拳王、第三集迎戰張天志,分別為中國武術和詠春正名。
但除此以外,葉問卻從不主動挑起爭鬥。老子云:「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武功蓋世只是一時威風,但韜光養晦卻可保終身平安。這就是為什麼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妻子還是陌生人,葉問都經常提醒他們「冷靜一點」和「不要衝動」。
大直若屈 幾家能會
同時,「不爭」的思想亦呼應《道德經》的壓軸之句:「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葉問即使把刀架到了兇徒的頸上,仍選擇只用刀面打他一巴。反觀張天志跟葉問比武時,卻使出插眼的陰招。張天志配不上詠春正宗,非因武功不足,而是因為他不懂得「利而不害」的精神。
但葉問還不是我最欣賞的人物,我心目中的英雄是李釗、洪鎮南和肥波。葉問從不向日本軍隊和港英政府低頭,三位配角則作出了不同的選擇。他們表面上是漢奸,其實卻是忍辱負重──正如《莊子》所言的「外化而內不化」──利用職位暗中保護國民,甚至在關鍵時刻反戈一擊,建下奇功。
老子曰:「大道廢,有仁義。」在一個禮崩樂壞、沒有夫子聖人為楷模的時代,道家思想為平民百姓提供了一種「不爭之爭」、「外化而內不化」的生存智慧。如果沒有幾個秉承這種智慧的人,一個文化是無法在亂世保存下去的。
原刊於《大公報》,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