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史教學的意義

香港年輕一代都對缺乏中國人身份的認同,而香港史教學實即可以培養年輕學子的民族認同感,實在是國民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

曾幾何時,聽說課堂上有這樣的一幕,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提到香港自古以來已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政府自古以來統治香港這片領土。結果有同學半信半疑,有同學如發現新大陸一樣大表震驚(事實上,這位同學連香港曾經受英國殖民統治也不知道),更有同學在老師不厭其詳講解後,在情感上拒絕承認香港在歷史上是中國國土的史實。這一切說明了什麼呢?就是香港國史教育長期以來的缺失,以及對香港歷史教育的不重視,鑄成大錯,禍延至今。

英國殖民統治時的教育政策,先是長期以來將中國歷史學習範圍下限定於鴉片戰爭前。踏入六、七十年代,將會考中史課程按朝代分為甲、乙、丙三部分,學校任選其二,令不少學校不選教丙部近現代史,不少香港人也因此成為近現代史的「史盲」。及至九七年回歸前,近現代史終於成為必修課程範圍,回歸後的初中中國歷史科課程也加入香港史的課題,使香港史和中國史的教學能夠互相配合。然而,好景不常,在2000年後,特區政府推出綜合人文學科等新科目,不少學校不再將中史列為獨立必修科;政府此舉同時傳遞中史科不受重視的信息,即使保留中史的學校,不少都課時大減,以致出現初中三年只有一年教中史,或兩星期才有一節40分鐘中史課的怪事。

中國和香港不可分割

幸得特首林鄭月娥支持,初中中史重新恢復獨立必修科的地位,而初中中史課程改革也加入了至為重要的香港史內容。其實,中國和香港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兩者之間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中國史和香港史之間不少的課題實可以互相配合,教師在教授中國史的同時,一併介紹香港史的概況。香港史教學不但可以加強新一代對中港關係的認識,讓他們明白中港之間密不可分的歷史淵源;更可以清楚說明有關香港的三條不平等條約的來龍去脈,使莘莘學子理解九七回歸和一國兩制的歷史背景。事實上,香港年輕一代都對缺乏中國人身份的認同,而香港史教學實即可以培養年輕學子的民族認同感,實在是國民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

在施行香港史教學時,課程不會只局限於介紹香港本身的發展,而是關注中港之間政治、社會、經濟各方面的相互關係,指出中國的政局對香港的發展有何影響,突出香港在中國歷史上所扮演的角色和作過的貢獻,培養新一代的歷史感,培養他們承先啟後的精神。況且,香港史的課題更可以提高學生學習中史科的興趣,達到愉快教學的目標。長久以來,歷史對學生而言是已死的過去,是遙不可及和跟生活無關的。然而,香港史教學可以讓學生切身感受到歷史是不斷發展和延續的,讓他們明白歷史是有生命的,是活在我們身邊的。事實上,過去發生的事正在影響我們今天的生活,我們身邊的一切正帶有歷史留下的烙印。

以鴉片戰爭為例,1841年1月24日,英艦硫磺號在艦長貝爾徹的帶領下,於香港西北登陸,並舉行了升旗儀式,掀開了英國人佔領香港的序幕。這處英軍登陸地方被稱為佔領角(Possesion point), 即今上環水坑口街附近。今天,水坑口街的英文名字為Possesion Street正是這段歷史的見證。此外,今日港島的硫磺海峽是紀念上述第一艘登陸港島的硫磺號而命名,而今日的卑路乍街的卑路乍就是艦長貝爾徹。除此以外,鴉片戰爭時的英國外交大臣為鴨巴甸,今日香港仔的英文名稱Aberdeen就是以他命名;鴉片戰爭時的英國殖民大臣是史丹利,今日赤柱的英文名字Stanley則以他命名。再者,德己立街和閣麟街等都是以英軍的將領命名。當然,最為人熟悉的是英軍統帥璞鼎查,他後來成為了香港第一任港督,現在中環還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砵典乍街。

今年開始,初中中史新課程正式展開,香港史教學也正式加入中史正規課程之中,期望有關當局多加支持,提昇中史科的教學效能,令學生喜歡上中史課,覺得中史課有趣和有用。

黃家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