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養中國

中國正努力解決一項艱鉅的難題,那就是如何用境內不到十分之一的農地,餵養幾乎佔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同時還要針對人民正在改變的飲食喜好做出調整。

聯合國在2017年發布的《世界人口展望》報告中預測,2050年世界人口將成長到98億。今日為了餵養全世界的人口,人們已經使用了相當於一個南美洲大小的土地種植糧食與飼養牲畜,如果要以既有的農業生產方式養活2050年世界人口,大約還需要8億5,000萬公頃土地,相當於一個巴西的面積。

農業和科技如何並存?

從現在起,我們應該砍伐更多森林來取得可耕地、用更多的水源來灌溉、施灑更多肥料、殺蟲劑與除草劑嗎?或者,我們可以選擇對生態環境更友善的農業技術?

中國大陸是現今人口最多的國家,將近14 億的人口,僅仰賴着1億3,,500萬公頃的可耕地。近40年來,經濟成長使都市人口成長6億,富裕之後食慾大開,中國人每日飲食中的蛋白質攝取量已經超越美國人,農業發展也在這40年裏追趕了西方世界150年來的進度,各式農業同時並存,包括小型家庭農場、工業化的食品工廠、有永續概念的高科技農場、有機栽培的都市農場。

曾經多次造訪台灣的《國家地理》攝影師喬治‧史坦梅茲,正在進行一項全球食物供應的攝影計劃,中國大陸是他專注的焦點之一。他駕着動力飛行傘從空中拍攝了雲南老虎嘴梯田、江蘇盱眙縣萬人吃龍蝦的場景,以及安徽蚌埠市飼養3萬6,000頭牛的現代化牧場,他也走進上海的雞肉加工廠、北京一座有機器人照料的自動化養雞場,以及精準控制肥料的菜苗垂直農場。在這一期雜誌,我們從他拍攝的影像可以觀察到中國農業的新樣貌:傳統農業與科技農業都在快速演化。面對未來快速變遷的環境,如何以有限的資源提高糧食生產效率,以餵養全世界的人口,我們或許能從中國大陸的農業發展找出答案。

春天時,農民在傳統的老虎嘴梯田裏插秧,有些人仍然使用水牛犁田。中國的農業愈來愈工業化,但是小農仍扮演重要角色。
春天時,農民在傳統的老虎嘴梯田裏插秧,有些人仍然使用水牛犁田。中國的農業愈來愈工業化,但是小農仍扮演重要角色。

在中國中北部的甘肅省看着蔣萬年和平翠香收割不到0.1公頃的蘿蔔種子,有種時光倒流的感覺。在昏暗山脈環繞的乾谷中的一塊磚地上,蔣萬年駕着生鏽的曳引機,駛過高及臀部的乾草堆。乾草被壓過時,蔣萬年的妻子平翠香將一根自製的乾草叉插進草堆裏,把它們鋪好,準備再壓一次。最後,有着精瘦身材與黃褐色皮膚的夫妻倆肩並肩一起幹活。天氣雖然很熱,他們卻全身包得緊緊地,以防沙塵和日曬侵襲。兩夫妻長得英俊健美,長年的戶外勞動讓他們的皮膚緊繃且布滿皺紋,他們仰頭將細小的穀糠往上拋,然後看着微紅的種子如雨點般灑落。這樣的節奏可以持續好幾個小時。平翠香用誦經般的聲音喃喃地鼓勵風繼續吹:「吹吧,吹吧!」這樣的工作,機器幾分鐘就做完了,不過他們買不起機器。他們現在還是用人工的方式給蘿蔔種子脫殼,就像幾世紀前的農民一樣。

中國農業的創新和挑戰

中國有超過90%的農場面積不到1公頃,而且農場的平均面積在全球屬於末段班。不過中國的農場並不是只有這一面。過去40年來,中國的農業發展直逼西方世界花了150年才獲致的成果,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各式農業現在都同時並存,包括小型家庭農場、光鮮亮麗的工業化肉品工廠及乳品工廠、有永續概念的高科技農場,甚至有機的都市農場。

中國正努力解決一項艱鉅的難題,那就是如何用境內不到十分之一的農地,餵養幾乎佔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同時還要針對人民正在改變的飲食喜好做出調整。30年前,中國有大約四分之一的人口住在都市;但是到了2016年,都市人口已經佔了57%,他們所在的中國變得更富有、科技更進步,飲食習慣也愈來愈像西方人。中國人現在吃的肉幾乎是1990年的三倍,都市人口食用的奶類及乳製品也從1995到2010年成長了四倍,農村人口的食用量則成長了接近六倍。而且現在中國人比以前更常購買加工食品,從2008到2016年增加了大約三分之二。中國的農業資源有限,要供應這樣的新式飲食意味着必須向海外拓展,所以政府需要鼓勵(並協助)中國廠商到美國、烏克蘭、坦桑尼亞和智利等國取得農地和食品公司。不過中國長久以來都很重視主食穀物的自給自足,這是一種意識形態,也是對於它在政治上被孤立所做出的回應,而這也影響了中國國內的農地。

本文摘自《國家地理》雜誌2018年2月號,本社獲授權發表。

國家地理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