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2月正式出台,勾劃了到2022年的近期規劃,以及到2035年的遠景展望。
大灣區地域範圍包括港澳和廣東省九個城市,總面積56000平方公里,2017年總人口7000萬。粵港澳大灣區內有兩種制度、3個獨立關稅區、3種貨幣、3種司法管轄區、4個中心城市、11個行政轄區。面對如此城市群的格局,政府必須採取戰略部署,協調好區內的產業分工、基礎建設、制度兼容、生產要素流通、環境保護、空間布局等。以實現《規劃綱要》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區域協同」的創新發展模式。
《規劃綱要》給香港的定位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國際航空樞紐地位;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推動金融、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大力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
香港擁有全中國最高度國際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深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值得一提的是,有別於澳門,香港是中國唯一行使普通法的管轄區。香港境內信息流通自由,更具有先進的會計核數體制、行業標準、嚴謹的個人私隱和知識產權保障等,在一國兩制優勢下,最能協助國家實現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的國策。
飛地經濟 早着先機
《規劃綱要》的另一亮點是強調要有序發展「飛地經濟」,這是「飛地」概念第一次正式寫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有關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的公文。博匯智庫早於2017年提出「海上飛地」的構想,倡議在香港南部位於珠海行政區範圍內的伶仃島、擔桿島和萬山群島一帶水域填海造地約120平方公里,建立「海上飛地」。此舉可為香港未來30年提供足夠土地去滿足各種使用需求,目標人口規模1000萬。構思中的「海上飛地」,由香港進行管理,行使香港司法管轄權,以一個信息自由流通、稅制簡單、相對低廉的樓價及更宜居的環境,吸引更多海內外優才來港,以支撐新經濟引擎以及優化人口結構。筆者相信,博匯此「海上飛地」構想得以充分發揮香港自身優勢,獲取最大「飛地經濟」紅利。
海上飛地 解決土荒
事實上,土地供應短缺問題,一直窒礙香港社會經濟發展。過去6年多港府增闢土地的努力,都遇到各種不同的制約和阻力。新界多個新發展區的規劃,經歷了超過20年,仍然是寸步難行。這個結構性的瓶頸問題,必須要有突破固有框框的思維才能徹底解決。
另一方面,儘管大灣區提出許多鼓勵香港年輕人北上創業或就業;不少成長在後港英時代的90後青年不大願意前往大灣區,也是不可忽略的事實。「海上飛地」正正可留住這些土生土長的年輕人,不致讓他們萌生移民的念頭。
必須正視真正土地需求
2017年,政府提出《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該份研究顯示,香港在未來30年內的土地需求將不少於4800公頃,而已經落實或已規劃的發展項目所供應的土地大約有3600公頃。因此,政府預計直至2046年,香港可以用作房屋、經濟及政府/社區用途的土地尚欠最少1200公頃,而其中大約815公頃的短缺預計在10年內就會出現。然而,坊間許多智庫和專家學者均認為,政府的估算未計及改善人均居住面積、增設社區設施和經濟用地等宏觀願景,實際需求可能高達9000-12000公頃。倘若社會不正面面對真正的土地供應在質和量的需求,規模只有1000-1700公頃的「明日大嶼」計劃縱使能落實,也無法應付香港未來的實際土地需求。
香港區域範圍的北面是深圳,本身已經發展成熟、東面是高生態價值的地域和水域、西面是繁忙的珠江口河口及中華白海豚棲身之地。若香港要拓展自身獨有國際化體制版圖,必須放眼南方水域。
鄰近地區 對南部水域虎視眈眈
今年2月,致公黨廣東省委員會在兩會提案建議,廣東、香港、澳門三地聯合在萬山群島共建深水港,整合部分珠三角的港口設施,發揮香港的自由港政策優勢。另外,有消息指出,澳門在橫琴擴大澳門的發展空間以外,還有意進一步爭取把珠海的萬山群島劃歸澳門,以此開拓澳門的發展領域。
不思進取 只有被淹沒
香港若仍然抱舊自封,再不謀劃博匯智庫倡議,發展香港南部水域作「海上飛地」,恐怕只能在大灣區的發展浪潮中被淹沒。
特首林鄭月娥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的8位成員之一。筆者希望特首能跳出框框,以前瞻思維關注香港南部水域,以港府下設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指導委員會」機制,多向港人諮詢,集思廣益,好好謀劃香港的「飛地經濟」發展,以免自斷香港向南拓地的後路。在研究「海上飛地」規劃同時,不妨與廣東省及珠海市方面共同探討整合建設大灣區港口設施以及珠海自貿區的可行性,然後主動向「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