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如果可以選擇,離開絕對比留下好,但大前提是不能冒生命危險。明天?我相信一定會更美好!

新年伊始,不管是疫情發展還是全球政局,依然存在無限的變數。在這種「摸不清、看不透」的亂世裏,我們除了要選邊站以外,還得對自身的環境有一個相對透徹的瞭解:希望明天會更好,但同時也得做好最壞的打算。

狄更斯在《雙城記》裏寫過:「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年代,這是愚蠢的年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的春天,這是絕望的冬天。」

筆者相信,這幾句遺留千古的名言,用在今天也一樣合適。

宜靜不宜動的觀察時機

通過本文,我希望可以從紛亂的世局,回到個人的安身立命。不管我們身在何方,都必須對未來的一兩年有一個計劃打算。而對於港人而言,不管閣下的「顏色」立場如何,我相信大家最近的焦點都一定放在英國。長遠來說,這當然是一個合理的選項;但就目前而言,我倒覺得是見仁見智。時隔一年,疫情不但沒有放緩的趨勢,反而有一種愈演愈烈的感覺。大家要是去看看英美等國的感染數字,相信必定會有所領悟。

動有時,安靜也有時。個人認為目前不是動的良機,而是安靜觀察的時機。在香港,人們非常容易隨大勢走向產生一種末日恐慌……搶米、搶口罩、搶換美金,和搶賣樓套現,這種時刻,你稍欠膽識和視野,都很容易作出輕率無理的愚蠢決定。

儘管香港的前途並不樂觀,但比起許多其他的國家來說,我認為醫療和生活還是相對有保障的;要是你不確定新的地方是否會更好,特別是疫情控制這方面,不動比較高明。除非是你的生活已成問題,否則,也不必匆匆把自己的物業恐慌拋售以兌換現金。當然,我不是什麼投資理財專家,以上的意見不一定中肯,但有一點倒是可以肯定的:如果你看見大家都在盲目地、一窩蜂的去做一件事兒,那麼你最好就是立馬抽身而出,千萬不要再跟從下去了。

生命安全與生活質量的抉擇

那麼,可能會有讀者問:你之前不是提過要盡快離港的嗎?當時,筆者確實說的不夠仔細,這裏向大家道歉。我想說明的是:如果可以選擇,離開絕對比留下好,但大前提是不能冒生命危險。目前連普通的出國旅遊都存在莫大的風險,更何況是一家大小移民呢?

在1月28日,越南靠近河內的幾個省份,爆發了第四波疫情;儘管刻下的感染人數還不到100人,政府也在短短一天內追蹤、封鎖和頒布新的防疫措施,此次爆發也估計不會波及全國。但筆者在文首說過,目前的亂局還看不到絲毫結束的兆頭,因此,我和家人在可見的將來,仍然會留守越南胡志明市——儘管越南暫時還是無法超越筆者以前生活過的香港和韓國,甚至比這兩個地方還要更落後一點兒,但至少在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這兩個範疇,還是令人相當滿意和放心的!

一個月前,筆者就把銀行裏的大部分積蓄,決定在疫情還沒結束、邊境還沒開放和地鐵仍在興建之際,投資西貢的房地產,希望不再過租賃的生活,買入市中心的一個單位和家人自住(此後有機會也樂意分享在這裏的投資點滴)。當中經歷的波折和風險,也是不足為外人道的……我本身是一名基督徒,因此把這次投資前後的種種困難,都完全交託……對未來一兩年的生活也有了一個基本藍圖,正在努力實踐,但所謂成事在天——把該做的都做到位了,對人處事也選擇自己相信是正確的方向走,期待疫情真正過去的那一刻來臨。明天?我相信一定會更美好!

張海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