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創新.再思

現代的學校制度基本上是個把人類塑成人力資源、分層分等的機制。學生須馴服預設的、步步高升的學歷考驗,以及被訓練獲得最好分數。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就是讓學生擺脫學歷的桎梏,建立自己的價值觀,擁抱自己的前途。

學生建立自我價值,是煥發他們潛能的起點。但現代的教育,是工業社會高峰時期的產品,裏面含有不少工業生產的元素。扼要來說,學校制度基本上是一個把人類塑成人力資源的機制,也就是把人分層分等。對個人的要求,就是按照特定的格局,爬上一條統一的梯子。於是,學生就需要馴服於設計好的、步步高升的學歷考驗,而且被訓練要獲得最好的分數。

最後,學生的自我價值觀,就被學歷(分數、考試、升學)騎劫了。分數高,就以為自己了不起;分數低,就以為自己是失敗者。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就是讓學生擺脫學歷的桎梏,建立自己的價值觀,擁抱自己的前途。這裏先講幾個故事。

心中只有學生的校長

一位朋友的兒子,在英國一所有名的寄宿學校,中五考完O Level,閒着。忽發奇想,晚間集合了一批同學,弄開校長室的門,把校長室的傢俬悉數搬到校園的草坪上。誰知天公不合作,當晚下了一場雨,把傢俬通通淋濕。朋友收到校長的長途電話,只有道歉不已。

懊惱孩子闖下如此大禍,願意接受懲罰。過了幾個星期,校長又打電話來,朋友以為又有投訴。誰知校長說大家原來以為如此精心設計的惡作劇,一定是中六預科生的作為;後來才知道是這位中五學生領導之下的傑作,覺得這孩子很有領袖才能,於是決定收他入讀中六預科。

這件事,打動了筆者。那位校長,完全可以勃然大怒,從此不讓這名學生進入校門之類,人們也許都不會覺得校長過火。

但是校長卻覺得這孩子有特殊的優點,很願意讓他繼續在自己的學校就讀。也許有人覺得這校長氣量大,但是筆者卻覺得,這件事不止於校長被冒犯而寬恕,而是他的心目中只有學生,而且全面地看學生,因此反而在事件之中,看到了學生平常不容易表現的方面。因此,對他來說,學生的表現,說不定還是一種驚喜。

放棄擇優淘汰  還給學生價值

這使筆者忍不住重覆一個本地故事。一所幾乎要結束的學校,學生沒有什麼紀律。學生往往在書桌的桌面,肆意塗鴉、雕刻。卻被老師發現,其中一名學生,在桌面上畫的一幅天使,非常有美感,而且筆法細膩。美術老師覺得他很有美術的潛能。在新任校長的鼓勵下,學校索性把整塊桌面拆下來,在學校的畫廊陳列。

後來這名學生果然進了美術設計的專業學習,而且時有佳作。這只是一個例子,這所學校,刻意在成績不佳的學生裏面,讓學生尋找和發揮自己的優點,力挽狂瀾,整個學校因此改觀。但是這所學校並沒有改變初衷,仍然刻意招收在別處因成績而不能立足的學生。

以上兩個例子都說明,學生身上,其實有着種種潛能。在一般學校的環境下,只有善於讀書考試的潛能才能得到承認,其他的潛能很容易因此被埋沒掉。而且,因為得不到承認,得不到發揮,就不容易看到自己正面的價值。這會深深地影響學生的一生。同理,學業成績好而得到鼓勵的學生,也可以因此而埋沒了自己其他的潛能發展;也會以為成績好,就一切都會順利。

這種情形,是當代學校教育一直承傳下來的特點,是工業社會期望擇優淘汰的必然結果。必須經過校長和教師的努力,才能把自我價值還給學生。而他們的努力,首先在於全面地看學生,在於相信學生蘊藏着豐富的潛能,他們缺的,是我們的承認與鼓勵,學生很可能就因為經過學校而埋沒了自己。

在一般學校的環境下,只有善於讀書考試的潛能才能得到承認,其他的潛能很容易因此被埋沒掉。(亞新社)
在一般學校的環境下,只有善於讀書考試的潛能才能得到承認,其他的潛能很容易因此被埋沒掉。(亞新社)

豐滿人生  超越學歷

本欄多次介紹上海劉京海校長的「成功教育」,當年就是不服氣學生的「失敗」,接辦「閘北八中」(初中),專門招收本區30多所小學中下水平的「差生」。結果成績斐然。當年打動他的,是5歲的女兒回來說:「我們班裏有6個笨蛋」。「你怎麼知道?」「老師說的。」

劉京海就明白了:學生覺得自己笨,是老師說他們笨。他就反其道而行之。筆者看到,「八中」不只是成績好,其他體育、藝術、服務,都很全面,而且特別注意學生的品格發展。小學時候的「差生」陰霾,一掃而光。

筆者也有過相似的經歷。1970年代在筲箕灣辦學,收的都是升中最後派不到位的15%小學畢業生。除了想方設法在知識方面讓學生學有所得,一班年輕的教師想到了一條路:「讓每一名學生都有機會在台上被鼓掌!」這認真地做了。畢業進入大學是極少數,但是都過着學歷不高但是頗有滿足感的工作,過着收入不太高但是愉快的生活。學校結束40餘年,至今師生們仍然懷念當年。

教師們逆流而上的努力,塑造的氛圍,沒有白費。回想起來,也是因為我們相信學生,相信他們可以擁有積極的人生,因此沒有片面地被學業成績所束縛。

這種情形,並不局限於對待學業成績較差的學生。疫情停課,偶爾聽到說有成績非常好的學校,教師每周只上一節課,其餘就靠學生自己和家長的努力。上周末聽到一個例子,剛好相反。這是一所小學,以往也已經以學生多種的活動出名,學生的交響樂隊,可以每年到維也納巡迴表演,學生還要到森林露營,其他校內校外的課外活動非常蓬勃。疫情之下,很多活動都無法進行,但是學校生活仍然非常活躍而生動,雖然全在線上。

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把學習還給學生。(Shutterstock)
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把學習還給學生。(Shutterstock)

擁抱不同的學習方式

本欄介紹過,時間表來了一個大改革,利用科技,有全級學生的「大課」,然後回到「班課」作消化,再利用科技,有小組「輔導課」。校長又利用線上的方便,放下身段,親自與學生做小組聊天,遍及每一名學生;這是平常不會做或者做不到的。校長的基本原則,是相信學生,把學習交給學生,讓學生充分擁抱不同的學習方式。

這樣的例子,還可以有許多許多。一所普通的資助小學,教師經過了深入的討論,把「正向」的理念,滲透到課內的教學,也是運用了科技的特點,把學生的興趣都調動起來了,而且是在每一科全面推行。雖然沒有實體課堂,氣氛竟然更加活潑。另外一所資助小學,嘗試在每一科開始的時候,學生作「靜觀」。原來是活潑甚至調皮的孩子,居然可以認真地「靜觀」,之後,全班氣氛完全不一樣。

還有一所學校,鼓勵大家在網上上課,向全班笑一笑,變成大家以互相微笑作為開始,也是氣氛完全不一樣。

以上的例子,都有一些共同點。第一、既然是線上,就不是純粹或者模仿實體課堂,而是動腦筋充分利用線上的特點;第二、把學生看成是學校生活的主體,而不是課程、考試、成績……;第三、相信學生,放開做種種嘗試,但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把學習還給學生;第四、以上種種,都是脫離了過去的常規,也就是當下我們說的創新,或者叫轉化(transformation)、再思(re-imagining)。

最後一個例子:我的同班同學,做官校校長非常出色,被派到一所最不濟的學校。學生以記過愈多愈英雄。一天,教師遣來一名學生,上身恤衫所有的鈕子都脫掉了。「你回去釘好了鈕子再來見我。」不答。「我說,回去叫媽媽把鈕子釘好再來見我。」「沒有媽媽!」校長一聲不響,把學生帶到校長室,放他坐在校長的轉椅上,一針一線給他釘好每一粒鈕子。

學生淚流滿面。原來他是學生中的「領袖」,全校從此改觀。這學生缺的是什麼?警誡?懲罰?他缺的是(家裏沒有的)關愛!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