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老師的千古噩夢——改作文

死亡之科可以活轉過來嗎?(之九)

談怎樣教寫作之前,我們得肯定寫作是語文訓練的目標,不是手段;這也就是說,每一篇作品都是目標。讓孩子腦海中形成句子,啟動的邏輯思維和想像力、聯想力和敏覺力,豐富其筆下的文辭,控制其表達的輕重這個過程才是訓練。
叫語文老師最頭痛的兩種事,第一種和「作文」有關,第二種也和「作文」有關。
第一種是要寫建議書或報告,以及各種行政文字,甚至要寫別人用來朗讀的文件。寫不好,上司會不高興;寫得好,上司會讓你多寫幾份甚至要你修改同事的文字——變相懲罰了優秀的同工。這些事都讓人十分勞苦和敏感。為了免責和得到更多資源,報告和建議書在所有校園裏氾濫,老師人手卻只有減少而沒有增加,為人師表,因此成了可怕的職業。我只能祝願我的同工身體都夠好,可以天天完成工作,懂得積極休息,完全恢復過來才開始新一天的工作。假如我是教育局,我會為每一家學校多設一至二位專門負責書寫中英文文件的高級行政人員,讓老師可以專心教學。當然,假如當局不重視教育,找商人來當教育局局長,這肯定是癡人說夢。
第二種是評改作文。評改作文讓老師叫苦連天。最初教學時我也一樣。過了好多年,我才開始接受這個事實——我是中文老師,評改作文是我必須面對的「沉悶」工作,讀好看的書,可以讀很久;讀作文,一讀就想睡了,這已經成了我們的 conditioned reflex。其實,此事花的絕對時間不算多,但一疊未曾評改的作文,是天氣先生頭上那一大片烏雲,垂直掛在上面。無論你走到哪裏,它都向着你打雷閃電下雨。你周圍一片陽光,你就是走不進去,那段日子,烏龍茶不香,咖啡不提神,奶茶比黃連還要苦。直到你把那疊作文發還為止——但等等!你問:發還作文的那一天,不正是收回新的一疊的同一天嗎?漸漸,孩子的胡亂交差和老師的反感延拓都成了自然反應。各位校長和科主任,你希望這能夠改變嗎?你願意稍微鬆綁,讓孩子和老師都有轉肘的空間,把整個作文訓練的氣候改變過來嗎?
話說教學十年之後的某一天,我決定安靜坐下來,就此事認真想辦法。我知道,我若不想出好辦法來使評改作文變為開心事,我就不適合繼續在這個專業上發展。你說,這太嚴格了吧?不然。人生苦短,我才不要我的人生中這麼重要的一部分是沉悶可怕的。
要打破這悶局,我們首先要問:為什麼要學生作文?
你說,那是訓練嘛。是讀、寫、聽、說中「寫」的訓練,不是嗎?說對了,訓練寫作的目的是「能寫」,不是「怕寫」。就如彈琴的目標是「能彈」,不是「幫阿媽考八級」之後永遠不彈。考完公開試,讀完大學繼續能寫能讀,且能在各方面好好運用中文,才算達標,考試反倒不是目標,只是中途評估。你或會說:「不訓練就考不進大學了。」別忙,我從來沒說不訓練——訓練,是一切技能的開始與完成。我和諸位父母和老師的立場是一致的。我說的是我們要用稍微改良的訓練方式來幫助孩子,否則,學生即使考進了大學(其時受教育至少13年了),就中文(母語)而言,仍可能只是個文盲。你敢肯定現代的大學畢業生全都已經跨過了文盲線——小四、小五的水平了嗎?
談怎樣教寫作之前,我們得肯定寫作是語文訓練的目標,不是手段;這也就是說,每一篇作品都是目標。讓孩子腦海中形成句子,啟動的邏輯思維和想像力、聯想力和敏覺力,豐富其筆下的文辭,控制其表達的輕重這個過程才是訓練。老師應在過程中提供幫助,而非在訓練完成之後對作品嗤之以鼻,然後自己生氣抱怨一代不如一代;單純聚焦語文而漠視孩子創作的成品過程是沒有用的。老師的工作絕不是挑錯(更不是發洩),而是在不同的階段上引導同學獲取寫作的興趣和能力。所有心理學家都說,只有進步能帶來成功的快感,這才是最好的鼓勵。學習上的快感乃成功之母。只有讓學生在寫作上嘗到不斷前進的滋味,他們才能打從心底愛上寫作。一旦愛上寫作,他們自然有磨練工具(語文)的決心。喜歡寫作的孩子,絕對不會容許自己的壞語文當街擋路。正如認真的運動員都早睡覺、不吸煙,因為目標清晰,而且知道自己達到目標的一天指日可待,因為他從具體的表現上看見自己的進步。一個只懂得尋找病句的老師只能讓孩子覺得目標愈來愈遙遠。
可是,具體怎樣做,才能減輕老師的負擔、同時鼓勵學生提筆呢?這裏面大有學問,光是前線老師有心改革也不行,校長、科主任和家長的支持更是不可或缺。下面,我先嘗試提出幾項改革的原則,往後會更仔細地說說細節。我希望這些做法能夠減輕老師的工作量和提升孩子對寫作的興趣。這是我最近十多年在寫作教學上驗證過的、相當有效的做法。
改革一:取消命題,只設範圍(到了公開試接近的一兩年,才多用命題作文的方法。我承認這是妥協,但起碼我們在中小學有充分的時間培養學生的興趣);改革二:不找碴兒,正面評說;改革三:不列大綱,引發聯想;改革四:化身伯樂,詳談作品;改革五:創造氣氛,建立寫作社群。
以後,我會詳細解釋這幾種方法。

〈死亡之科可以活轉過來嗎?〉系列文章:

要下一代學好中文,不能揚湯止沸,要從根本做起(十四之一)
孩子最愛哪些書?(十四之二)
認讀和書寫必須脫鈎(十四之三)
發光熒屏,智力危機!(十四之四)
輕鬆對付孩子最害怕的抄寫和默書(十四之五)
朗讀鍛鍊的不光是嘴巴,還有耳朵和腦袋(十四之六)
小學語文教材須能牽動孩子感情(十四之七)
課文不能出現「放屁」情節嗎?(十四之八)
語文老師的千古噩夢——改作文(十四之九)
從評改噩夢中醒來——取消作文命題,只設寫作範圍(十四之十)
切勿專注於學生的語文錯誤——評改作文的第二種改革(上)(十四之十一)
寫評語的竅門——評改作文的第二種改革(下)(十四之十二)
作為範文,同學的佳作比名家的更有教學功能(十四之十三)
伯樂的幸福——要牢記學生作品,如同牢記名家之作(十四之十四)

胡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