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某茶餐廳早餐,聽到旁邊3位中年晨運客的對話,莞爾之際,也頗為感慨,很值得一記。因為他們的對話特色,反映出現況嚴重,且與我們密切相關的社會問題。
他們談的什麼呢?談的就是內地恆大事件。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他們那「金鐘罩式」的對話邏輯。何為金鐘罩式呢?就是當聽到與自己意見不一的看法時,就用一句「大家的觀點與角度不同」予以回應;更有意思的是,説出這句話的人,之後並無任何觀點和角度跟進。
一刀切式的「觀點與角度不同」,恍如無所不能的金鐘罩,可以將任何問題和論述都消失於無形,有一種「你進不來,我不出去」的神奇效果,任何理據、解釋、分析及討論都可以就此慳番。
整場對話,就在如此思路下作鳥獸散,資料上並無收穫,結論上毫無結果。
這就是近30年愈來愈盛行的港式討論邏輯,在過去的社會事件中尤其明顯,不同意見無法溝通,也直接催化分裂和衝突。
此話有何問題?
「觀點與角度不同」本是前提,和「雖然如此」沒有本質差別,但披上術語外衣,用起來尤其優越,似有深度。
這句話在人們日常對話,避免紛爭時經常用到,雖無甚意義,但也不失為權宜之法。
但在碎片化和專注力流失的新時代,如此表述已一步到位,既是前提,也是結論,成為無所不能的思辯利器,一句「觀點與角度不同」,對方的論述即使再有内容及意義,也能一句KO。思考及溝通的大門也就從此關上。
如此自欺貶人的新式溝通方式,有何後果呢?
第一,否定了學習和分析,縱容了思想偷懶;第二,導致狂妄自大,無視本質上的淺薄和虛無;第三,令人輕視傳統和權威,也漠視真相和真理;第四,流風所及,必然導致相對主義和虛無主義之蔓延,孔子口中的「窮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現象也必定出現。
知識論中的批判思維──沒有基礎,何來批判?
「觀點與角度不同」這句流行語從何而來?其濫觴於60年代的後現代思潮和解構理論。兩者的根本思路是「不相信」和「否定」,如後者的定義是「把固有的規則和人們對一件事物的印象打破分解或顛倒之後再進行重建的行為和方法論」。
如此詰屈聱牙的學術詞語,卻相當吸睛,領導了半個世紀的學術風潮。箇中原因眾多,而所造成的負面結果就是人們可以在缺乏基礎,或認知薄弱下,卻有膽量對任何大敘事、傳統、權威及由來已久的知識體系(尤其是歷史領域),任意否定和批判。
批判思維是人類本能之一,本身沒有問題,也是人類文明及科學進步的動力來源。但前提是要對批判對象有基本的,甚至深入的認知,才有可能説出具有意義和見識的觀點。如今卻本末倒置,未曾了解先反思,實在令人乍舌。
説到批判理論,法蘭克福學派的領軍人物哈伯馬斯(Jürgen Habermas)該是翹楚了吧?我們不妨參考這位哲學巨人心目中的知識論。
在哈伯馬斯的知識論中,第一是資訊,即基本資料或知識原料,屬於經驗性知識;第二是對這些資料的解釋和瞭解,例如歷史學科;第三才是反省和批判,即糾正錯誤思路,批判僵化權力,以達到自我和社會的改善。
這可是一個循序漸進,主次分明的思維歷程。沒有知識基礎,談何了解和解釋?又談何反思和批判?
思而不學 後果嚴重
缺乏基礎的否定及批判,就猶如孔子所說的「思而不學則殆」。如此狀況比「學而不思」更為嚴重。後者最多只是迷茫,但起碼仍有基礎,只不過缺乏方向和定見,其態度依然謙虛自省,更承認權威及真理。
但「思而不學」就嚴重得多,雖然基礎薄弱,但由於披上學術外衣,手握西式理論的尚方寶劍,那就可以肆意否定,任意批判。
這種刀仔鋸大樹的模式,既可滿足批判後的自大心理,更有助論文發表,步步升遷,真是一舉兩得。但其所造成的禍害,無論對己對人對社會,都是災難性的。
最為災難的,就是令社會彌漫著相對主義和虛無主義氛圍,猶如瘟疫。後果如何?那就是令我們失去判斷優劣的能力,猶如無根浮萍,失去原則及立足點。最終導致整體思考能力和知識水平的低下,真正的社會凝聚力因此消散。
更值得留意的是,如此水平的群體,更容易被鼓動和操弄而毫不自知。
「觀點與角度不同」這句話的背後,就能夠體現出這一幕幕的普遍惡果。
如此思潮,可否縱容?
學術術語流向大眾,大多非好事,這與其不確定性和複雜性相關。如果限於學術圈的認真討論或抱團忽悠,影響不會太大。但一旦成為社會常用語,群體就很容易「知小小,扮代表」,所產生的負面影響肯定遠超積極效果。
這方面某類信奉批判理論的社科學者可要負上相當責任。他們的特徵是致力宣揚西方時髦理論,將解構、自由、批判這些新穎名詞挂在嘴邊,故此深受基礎薄弱,但荷爾蒙旺盛的青年人之歡迎崇拜。
有趣的是,這類掛上「科學」光環的學術群體雖擅於「馬後炮解釋」,或者「阿媽是女人」式的高深詮釋,但其預測能力卻慘不忍睹。
例如某位以研究東亞社會聞名的學者,於1997年初聲稱亞洲經濟一片大好,南韓尤其出色,前景最佳。言猶在耳,數個月後亞洲金融風暴就席捲而來,東亞諸國如骨牌倒下,南韓受創最重,經濟體系滿目蒼夷。
你可知那位才俊學者是如何解釋?他的原話是,「南韓雖然倒的最快,但將來肯定能夠最快復甦。」對於自己的錯判,隻字不提。
我當年就坐在講堂之下,親身目睹這兩幕有趣的論述方式,印象無比深刻。
據聞這位學者多年來在高等學府致力宣揚批判理論,鼓吹學生「獨立思考」,勇於挑戰權威。故此在幾年前的社會事件中,此君對於學生破壞校園,侮辱老師的行徑振臂支持,下筆千言,盛贊學生勇武義舉,怒斥校方處理不當。
他的正義形象,又再一次在學生心中冉冉升起,當然也直接成為無知及暴力的催化劑。
但當那些學生一個個惹上官非,這位以正義和批判為己任的學者,馬上不動聲息地刪除了網絡上的正義鴻文,然後穩當地在學院內坐以待幣,續享高薪厚職。
除此之外,他什麼都沒有做。
人性複雜,歧路不孤,學院內這類學者為數不少,對於他們有份造成的後果,似無內疚不安,頗有共識。據聞他們的共同邏輯是這樣的──「學生追求的是正義和真理,為此負上刑事代價,是求仁得仁。我作為大學老師,是傳授思考方法和普世價值,其他的與我何干?」
說得也是。我也衷心建議這些可以全身而退,不負上丁點責任的青年導師,抽空去看看那些或者官司纏身,或者鋃鐺入獄的學生,看看他們聽了以上話語後,會有何反應?
有心人也不妨做個調查,問問那些曾經深受這類批判理論影響的莘莘學子,除了學到了「觀點與角度不同」和「反對是我的權利」這類濫調外,大學4年究竟學到了什麽?又失去了什麽?我們的高等院校,是否依然容許這些本質虛無,卻影響惡劣的論述繼續泛濫呢?
雖云見仁見智,但智有高低。個人程度迴異,答案可以紛紜,但請千萬別再說—「超,觀點與角度不同之嘛」。
衷心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