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的研究團隊透過次世代高通量基因測序,證實了第一宗人類重複感染SARS-CoV-2的病例。研究團隊發現,在第一次感染COVID-19的病毒株基因排序,與在二次感染時發現的病毒株基因排序明顯不同。這是全球第一宗記錄COVID-19患者於康復後受二次感染的相關文獻。該論文已於2020年8月24日被期刊《臨床傳染病》接受和將會在線發表。
研究背景
因為大多數COVID-19的患者於康復後都有血清中和抗體反應,因此在此報告發表之前,許多人認為患者於康復後不會再受感染。但是,有證據顯示一些患者抗體水平於數月後逐漸下降。此外,患者在康復期的呼吸道分泌物中,病毒RNA的數量雖逐漸下降,但仍可於測試中呈陽性,這情況可持續長達3個月。由於以往未曾進行基因排序,因此當時尚不清楚這些患者是長時間釋放病毒,還是被另一種SARS-CoV-2病毒株再次感染。
研究方法和發現
一名年輕並健康的COVID-19患者在第一次確診的四個半月後再次被確診。第一次和第二次受感染時的病毒基因組屬於不同的基因分支。從第一次和第二次受COVID-19感染中,兩者的病毒之間共有24個不同的核苷酸。團隊在9種蛋白質中發現氨基酸的差異,包括在第一次感染的病毒中發現ORF8蛋白缺少58個氨基酸。
研究意義
這宗病例說明,從第一次感染COVID-19至復原幾個月之後,康復者也可能再次受到感染。團隊的研究表明,即使患者透過自然感染而具有免疫力,SARS-CoV-2仍可能像其他引起普通感冒的人類冠狀病毒一樣,持續在全球人群中存在。由於自然感染後所具有的免疫力可能只維持一段短時間,因此已受過感染的康復者也應考慮接種疫苗。先前曾感染過COVID-19的患者還應遵守流行病學控制措施,例如戴口罩和保守社交距離。
研究團隊主要人員包括:
- 杜啟泓醫生,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臨床副教授。
- 孔繁毅教授,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醫學系臨床教授兼助理院長(招生),瑪麗醫院名譽顧問。
- 袁國勇教授,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香港大學霍英東基金教授(傳染病學),中國傳染病國家重點實驗室新興傳染病重點實驗室聯合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