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聖誕節目
剛過去了的聖誕節,以及新年假期,不知道沒有旅行的大家有什麼節目?朋友間有的人選擇了親近大自然,遠足或露營;有的人選擇了Staycation,在本地訂一家酒店,離開家居好好輕鬆一下,這也是很好的節目。由於近日氣溫驟降,我在這段期間,和不同的朋友,帶同孩子,在晚上到社區派發禦寒物品給無家者、清潔工人及拾荒者,讓他們在寒冬之下好過一點。
善心從一個私心開始
當我跟別人分享的時候,不少人都說真有善心,很有意義啊!說實在的,這些行動,最初其實是從一個私心開始。大概九年前左右……
事緣當時侄女就讀一年級,我替她溫習常識考試,其中一個課題說到社區有不同的人,當提及到傷殘人士的時候,她說不想和他們做朋友,那時候我和太太非常擔心她缺乏同理心,不懂為他人設想,適逢有朋友介紹探訪無家者的活動,於是便報名參與。最初我們怕孩子抗拒,於是邀請她的表兄妹一同前往。就這樣,我們便開始定期到深水埗和無家者傾談,派些物資給他們,孩子們就負責表演和唱歌,算是為這些街友們帶來一點歡樂。
重新學習溝通
儘管平日經常對着人們演講,或是跟不同的人聊天、討論、辯論、爭執、協商,然而在探訪開始的時候,我卻不懂得如何跟無家者溝通,說什麼樣的話題,心中自設了很多的禁區,避開什麼是不能說的話,於是叫孩子們準備一下「表演節目」,以備不時之需。後來跟無家者熟絡以後,這些想法自是有點過慮,但孩子們的「表演」則愈來愈自發,唱歌、拉小提琴,甚至把學校的聖經課、教會主日學學到的都講一遍。然後,我和太太開始留意到自己身住的社區,街上拾荒的老人,天橋底下擺放的雜物,開始嘗試認識他們,平日寒暄幾句,建立關係。剛巧居住附近有食肆定期派發飯盒,於是我又買些飯票,分給孩子,當在街上遇見有需要的人便一同派發給他們。
給予其實是我們的禮物
剛過去的聖誕,有朋友得悉我們會不定期派發物資給有需要的人,於是捐贈了一些保暖底衫,希望透過我們派發,我們又準備了一些雞腿、暖包、口罩等物資,到了油麻地、佐敦、北角等地派發。過程中不少是清潔工人,他們在冬夜仍然清潔打掃,疫情下垃圾更多更辛勞;也有不少是露宿街頭或天橋底的,他們收到熱騰騰的雞腿都十分高興,有的說他已經足夠了,請我們分給其他人,甚至有些說我也有的生果可以和大家分享。他們不足,但更願意分享所擁有的。我們以為在給予,但是他們的微笑,其實是我們的禮物。
女兒三年級,近這一兩年也開始參與活動,還記得上一年要她把物資交給拾荒者時,她還有點猶豫不決,有時需要鼓勵才敢遞上物資,今年的她,已經十分主動,她會不斷東張西望,搜尋目標,只要看見對面街角出現有需要的人,她有時會沒留意交通情況就想衝過去,怕他們很快便走開消失。侄女現在已經是青少年,就協助帶領年紀小的禮貌地將日用品雙手給予對方,再也沒有尷尬或不情願的表現。
前幾天,氣溫急降,因為團體連續幾天有朋友準備糖水或熱湯,到附近分派給無家者,同時開放場地給人留宿,於是我也一同參與。當和他們談天的時候,有時也十分有趣,因為我們不知道他們會談及什麼話題,可以是生活健康,也可以是經濟民生,當然通常是說及生活狀況,被人驅趕,朝笐晚拆的苦況。有時也會驚訝其實他們很清楚知道社會上發生的事情,他們也有自己的獨特故事,他們也需要聆聽者。所以,簡簡單單的陪伴談天,比起給予物資,可能更為重要。
街頭的教育
從接觸當中,我們也在學習,學習社會的不同面貌,學習怎樣與不同的人相處,學習這也是社區的一部分,他們也是「街坊」,是這個地方的一分子。當然,露宿街頭,各有前因,但並非一切都是他們應有此報的。有些可能在日頭仍然工作,只是房租太貴,租不起合理的房子,不少例子,是我們想像不到的。有些人或會擔心,這樣做會不會有衞生或安全風險呢?這一定會有,故此自己也需要衡量,例如能否跟他們坐在地上吃東西或談天呢?有時候或許會遇到敵視的人士,這些都要注意。所以可以從自己的社區或參與社福團體做起,邊做邊學,一來較熟悉,二來有問題時會知道往哪兒尋求協助。
回想最初,目的不過是希望培養孩子的品格。然而在過程中,自己也有不少學習的地方。文章刊登的日子,正值寒流襲港,大家可以的話,也可教導孩子,送暖從自身社區開始,多留意社區中被忽略的一群﹕需要──就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