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素堂空燕子歸──談沈燕謀日記及相關材料

沈燕謀先生(1891-1971)學貫中西,生前曾任新亞書院校董暨圖書館館長。《沈燕謀日記節鈔及其他》一書以豐富的圖文材料,細意為這位重要的前輩描下可供後人瞻仰的身影。

沈燕謀(1891-1971),原名翼孫,又名一梅,小名「蘭」,字繩祖,號南邨,祖籍南通縣姜竈港,為著名藏書家、文化人、教育家。祖父沈燮均(敬夫)經營布匹生意,1895年得到國子監深造的資格,與狀元張謇交情極深,共倡「實業救國」,身體力行,合力創辦大生紗廠。父親沈書升,好讀書,為人低調,不求聞達。

先生曾入讀上海南洋中學(1906)、中國公學(1907)及蘇州英文學校(1908-1910)。1910年自費遊美,入威斯康辛大學學習化學,1912年7月回國,任安徽高等學校教員。1913年與蘇曼殊合編《漢英字典》。1914年再赴美學習,仍入威斯康辛大學,1916年得學士學位,為科學會及美國化學會會員,同年8月回國。歷任大生紡織公司董事、南通紡織學校校長及南通師範學校校董,既辦實業,又辦教育。1939 年南通中學因經費問題面臨停辦,先生私人出資承擔辦學費用,並任校長至1940 年,對鄉邦教育事業,出資出力,時人稱許。先生雅好藏書,對古籍版本認識極深。南通沈氏「行素堂」所藏珍籍,至豐至精,可惜自先生南下香港,行素堂藏書管理乏人,珍籍陸續散出,難復舊觀。

與錢穆先生亦師亦友

1949 年先生南下,自此定居於香港,於居港期間結識錢穆先生,佩服其學問、認同其抱負,雖年長於錢先生,但仍恭執弟子之禮。錢沈二先生,亦師亦友,惺惺相惜,在教育推廣及文化承傳的工作上,相互扶持,在艱難中奮進。新亞書院遷址農圃道,由選址、申請、設計以至啟辦,先生出力至多。任新亞書院校董暨圖書館館長,盡力為書院之發展出謀畫策,為館方搜購書籍。香港中文大學由籌辦到正式成立,先生積極參與其事,貢獻良多。先生為人作風低調,言行謹慎,行事踏實,錢穆先生說沈先生「對新亞有其具體不朽之成績」,唐君毅先生說「沈先生之為學、為人,可為我們後死之人之模範」,推重讚許,均符事實。

年前,我與幾位朋友合作整理《大成》雜誌的目錄,後來才知道熊志琴博士原來也在做關於《大成》的研究,並已着手整理目錄。為免工作重複,我和幾位朋友合作的初步成果就暫且擱下,未曾發表。但在整理目錄的過程中,我得悉雜誌曾連載〈南邨日記摘錄〉合共數十萬字,連載完整。「南邨」就是沈先生的別號,在雜誌上連載的雖然都經其外甥朱振聲「摘錄」,但數十萬字的材料實已包含不少寶貴、罕見的信息,這份日記摘錄極具文化、歷史、文學的價值,倘能整理校訂,出版成書,廣大讀者都有得益,是極有意思的事。出版的計劃定了下來,我便嘗試着手聯絡沈先生的後人,希望能在沈家後人處獲得更多相關的材料,把書編得完整些。略經轉折,我與沈燕謀先生文孫沈同華先生聯絡上。沈同華先生對出版計劃十分支持,除了提供珍貴照片及沈氏宗枝的材料,還為本書撰寫一篇長文──〈追尋祖父沈燕謀學無止境的足跡〉── 縷述沈老先生的生平、人格、事業與成就,此文業已以「代序」形式置於《沈燕謀日記節鈔及其他》之卷首,讀者可以細讀。

《大成》雜誌連載〈南邨日記摘錄〉

本書名為《沈燕謀日記節鈔及其他》,顧名思義,全書由「日記」及「其他」兩大部分組成。

「日記」是本書的主體部分,內容采輯自《大成》雜誌上連載的〈南邨日記摘錄〉,包含1947 年至1971 年的日記摘錄,我在整理時除了作必要的校訂、補充外,還把這批日記按年份分為四輯,即四十年代日記、五十年代日記、六十年代日記及七十年代日記。當中以五六十年代的日記數量較多,亦最為詳贍。

「其他」部分包括三個分項,即「沈燕謀文字材料」、「沈燕謀圖片材料」及「沈燕謀生平材料」。「文字材料」收錄十五篇沈先生的作品,部分手寫字體材料已清繕過錄,標點斷句,方便讀者參考。「圖片材料」主要收錄圖片,包括與先生直接相關的人物照片、手跡照片、印蛻照片。圖輯中大部分沈家家族成員的照片,都由沈同華先生提供並允許轉載。這批照片素質高、清晰,能直接而較全面地展示先生的祖輩、父輩、平輩及後輩的音容笑貌。這數十張相片有家庭成員的合照和個人照。攝於不同年代的合照,都由沈同華先生確認相片中各人的身份,盡量為讀者提供準確的人名、輩分以及拍照的地點。至於先生攝於不同年代的多張個人照片,按時序排刊,儼然時光溯流,讀者讀之,印象倍深。「生平材料」主要匯輯與先生生平相關的材料。當中有剪報、書信;有《遊美同學錄》的留學生記錄;有錢穆先生、唐君毅先生的悼念文字;有張凝文為沈先生撰寫的小傳。各項材料散見各處,零碎分散,匯輯目的無非是方便讀者閱覽參考。

活於斯、老於斯、終於斯

沈燕謀先生自上世紀五十年代到香港,自此完全融入香港,並以其所學、所長,為香港作出貢獻。先生雖非生於斯、長於斯,卻是實實在在地活於斯、老於斯、終於斯。他為香港早期的大專教育出過力,在人力物力都不足的情況下,與錢穆先生等有識之士,擔負起承傳文化、發揚文化的重責。如此一位前輩,在教育界、文化界都是有份量的人物,我們不應忘記他對香港的貢獻,也不應忽略他的著述。本書以豐富的圖文材料,細意為這位重要的前輩描下可供後人瞻仰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