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學人丹尼卡尼曼和李察泰萊在研究人類行為中的認知偏差時,都用金融投資如股票市場上(尤其是)散戶的行為偏差,但這些諾貝爾大腕也許沒有想到,他們關於行為偏差的幾個重點,竟然也被一些創投機構用上,並在好些場景之中,大派用場。
也許創業投資的確不是行為科學最明顯的試用場,創投家有時會高談自己做創投的決策過程,是本能驅動,不是科學──即使是投資於科技科學的一門生意,歷來在決策的過程之中,原來也很有「反科學」的一面。 這些創投會聲稱投資是憑觸覺,靠洞察力,有些還會説是「第六感」,嘆道「我很難解釋為什麼」……
過早「骨水」是逃避的一種
然而,當卡尼曼等人的門徒進入創投和私募買斷基金的行列之後,他們就很快發覺,原來一些在上世紀70年代就已獲實驗證明的行為偏差,卻長期潛伏在創投的投資決策之中,在周而復始的周一早會之中,他們會發覺,「同一個項目如果是在前一個星期一或在隨後的星期一上會,決策原來會有所不同!」這應該不是基業長青的秘訣吧?
在不少著名的創投案例之中,如紅杉基金之於蘋果、YouYube接受谷歌的橄欖枝等等,都重複地出現行為科學多個實驗所預測的偏差──人們通常很願意在損失區中大賭一場,為的是逃出生天,但他們在獲益區時時卻又顯得不按比例地地害怕風險(在下於淘寳新鮮上架的《巨星經濟學》,就對此有就所介紹,還以高爾夫球巨星老虎為實例)。
行為科學的另一個適用的觀察,是説創投們有「確認的偏見」(confirmation bias)。這是説,大師們會不自覺地,過濾掉那些會挑戰自己過往的決策或立場的資訊。而因為這種偏見,基金有時會錯過有吸引力的B輪投資,尤其當他們在之前的一輪曾經拒絕過同一個項目;即是説,前面錯了,現在為了想自己感覺很好一點,寧願再拒絕多一次,也不願意承認自己對他們說不,是錯誤的。
寧願多錯不肯認錯
這種偏差的底層原因,是大師誤把「定錨」的地點,放在上一次決策的對與錯,而不是今次決策本身的孰是孰非。同樣的錯位定標,有時也會出現在不同的輪次中,由於新一輪的定價與上輪的定價有明顯的、不按比例的增長或跌幅時,基金常會做出事後會後悔的決定。
於是,有基金開始就「定錨」效應進行行為科學上的一些制度重設,如在流程設計上要分析員分割每一輪的投資報告,並常做「事後驗屍分析」;或不容許大家在周一早會前,與會者進行咖啡神交,防止因拉攏而造成錯誤定錨,杜絕基於其他人的觀點而行事判斷,而不是基於桌面上的證據和自己獨立的立場,規避群體思維。
當然,行為科學絕非萬能,卡尼曼等人的「兩系統」論也備受非議,不過,一些靠「拍腦袋」起家的創投家,相信今後不會隨便在同事或被投公司老總面前,侃侃而談自己的投資靈感,那倒應該是大勢所趨。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