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 :十月革命百周年文章內容豐富,分析蘇維埃國家滅亡的原因,本社將分三篇陸續刊登,讀者切勿錯過。以下為第二篇:
腦力社會取代體力社會
隨着蒸氣機這類動力機械的發明,人類突破了生產過程,主要以人的體力為生產動力的樽頸。人的能力得到極大提高,人類的生產活動不再依靠人的體力為動力。這樣人類轉而通過自己的頭腦,構思出從滿足人類需要的各種前所未有的產品,到整個生產的程式,然後以動力機械與工作機械相結合進行生產。在這一過程中,尤其是技術水平較低的腦力社會初期,一批受過訓練、掌握一定技能的工人,擔當操作與控制機器的任務,以完成那些在既定時期,機器暫時無法完成的工作,主要是一些較為複雜或零散的動作。
人類的生產能力在現代社會得到極大提高的條件下,人類很合乎理性地選擇分工和迂迴生產的模式進行生產,從而生產幾乎全是為了交換,而不是用於自足。
動力機械發明之初,首先投入到已有工作機械的紡織採礦業。大家知道紡織行業早已普遍使用紡織機械,只是要靠人類體力(加技能)驅動始能產出產品。動力機械可以經適當的傳動直接加以應用,紡織工人以適當的技能進行操作。這樣生產能力大幅上升,操作者的體力付出也相對減低。礦山開採也復如是,本來用人力拉曳的轆轤改以動力機械後,礦山的排水,輸出礦物的能力極大提高,且操作者不再需要付出巨大體力。這樣在那些使用動力機械,作為生產動力的領域,人們通過接受訓練,習得需要的技能,參與生產也就是操作由動力機械驅動的工作機械。這樣技能成了生產與創造財富的主要稟賦。
人類從繁重的體力解放出來後,使用自己的聰明腦袋,設計出各式各樣的工作機械,使大部分本來需要人類體力驅動的繁重生產工作,漸次由動力機械來驅動,同時不斷改進原來性能簡單的工作機械,提高效能,人們甚至發明諸如飛機、火箭一類,在體力社會無法想像的產品,造福人類。
創新與組織的分野
這種在原有基礎上,提高效能的改進,尤其是無中生有、石破天驚的發明,創造與改進統稱為創新。創新是人類大腦的最高成就,也是腦力社會所以突飛猛進,不同於體力社會長期停滯的基本原因。創新不是多年一見的奇事,而是逐步成為腦力社會時時湧現,乃至愈來愈頻繁出現的成果。因為創新帶來的成果,為新的創新帶來新的基礎,增加新的動力。所以本文的分析框架,把創新列為腦力社會人們從事生產與創造價值的人類稟賦。並且把創新相對於技能在生產中的貢獻大小,作為腦力社會高低階段的劃分標準。現代社會早期,人的技能在生產中擔當主要角色,這是腦力社會的初級階段,其經濟形態可稱為人手經濟;上世紀下半葉以還,經濟主要以創新驅動,是腦力社會的高級階段,這種經濟形態稱之為人腦經濟。
在體力社會生產,基本是以家庭為單位,自產自足。超家庭的組織,無法增加產量,而專業化又受制於交換成本。在腦力社會,組織在生產中的角色,變得與體力社會大為不同。因為生產能力的極大提高,產品不可能全部自己消費,分工生產然後互相交換,為生產者及整個社會帶來更多的福祉。同時腦力社會的生產高度複雜,個人或家庭根本無法勝任。幾乎所有的生產過程,都需要很多具有不同技能,擔當不同角色的人,同時參與並互相配合,才能高效地完成。要使那些無家庭紐帶聯繫的各色人等集合在一起,合作從事生產,就有一個組織的問題。
組織從狹義看,是一個生產單位內部各個成員關係的問題:由誰指揮誰進行工作,如何使工作更有效率即付出同樣的努力產生更多的成果,以及如何合理分配(折換成貨幣的)生產成果等等。廣義地說組織涉及全社會,包括社會成員之間的關係,社會上各種組織(包括國家)之間的關係,以及組織與社會成員的關係等等。組織的結構影響效能,以生產組織而論,有的生產組織效能高,使給定的投入生產出更多的產品;有的則相反。以國家而論,則出現成功的國家,富裕的國家及失敗的國家與貧窮的國家。總之組織在腦力社會是一個極具價值,甚或是決定成敗的元素。在腦力社會的財富創造中,組織的重要性正在不斷提高。
這樣組織作為人們的設計,成了腦力社會的另一個人類從事生產的稟賦。腦力社會人類從事生產的這三大稟賦,可以說都是人類腦力成果的外化形式。
蘇聯計劃經濟的失敗
計劃經濟作為一種人為設計的經濟制度,表面看它是一種革命性的制度,也喜歡以革命的辭藻,來描述與修飾它。但這種制度卻實質上是基於守舊,向後看的觀察結果,為指導而設計出來的,從而它只能應付人類歷史過程極短的時段。
計劃經濟制度是基於勞動價值論,以及馬克思對工業社會,即人們慣於稱之為資本主義社會早期的觀察結果,或者按照馬克思自己的說法,是對商品生產過程的分析結果,所形成的馬克思主義學說而設計的。這些學說或適合前工業社會與早期工業社會,但沒有看到現代社會與傳統社會的根本不同。尤其沒有看清現代社會的腦力性質,以及實現高效開發腦力資源,所需要的制度與途徑。
作為為了交換的生產,二百年來人類社會,先是以市場經濟制度這種自然發育的方式,進行生產與分配。在市場經濟制度下,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在競爭壓力下,必須盡可能使自己的產品品質更高,售價更低。達到這一目標的最佳手段,在腦力社會下,即生產不再受限於人的體力時,就是創新即採用新技術。
馬克思主義的缺陷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家沒有看到這個市場經濟的最主要優點,原因在於他們以為工業社會與傳統社會一樣,作為生產要素,人的稟賦限於體力和技能。在他們所處的人手經濟時代,由於動力機械發明與普通採用時間尚短,工作機械還在粗糙階段,工業生產需要人的參與甚多,可以說那是一個主要以技能和組織(包括企業、市場體系、社會和國家)從事生產和創造價值的時代,他們對市場經濟形成的,對企業競爭壓力帶來的創新激勵,沒有足夠的認識和給予充分的重視,而他們斷言工業社會的主要矛盾,是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階級對立,和工人階級的絕對貧困,則不符合當時的事實,也不合邏輯。
首先工人階級絕對貧困不合資產階級的利益,因為如果他們刻意使工人階級絕對貧困,資產階級的產品將沒有市場,除了假設資產階級天生邪惡,不應從中得出這樣的結論。實際上,在工業化早期,工業資本家主要與農村地主爭奪僱員,在市場經濟下,勞動力因存在大量的農村供應,同時工業的效率還處於低水平,自然收入不如理想。至於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的鬥爭,那只是兩者關係的一個側面,說是矛盾的一面或更為合適。實際上,資本家之間的競爭可能激烈過勞資矛盾。用一句上世紀四十年代後期,一位中國著名的自由主義者,談論國共執政對人民自由的影響的,眾口傳誦的名言來說,資本家之間的競爭,是你亡我存的鬥爭;而工人與資本家之間利益爭持,只是你多我少的問題。在市場經濟之下,嬴者全取,企業沒有效率只有關門大吉。
馬克思的致命錯誤,在於他集中於分析市場經濟的生產成果分配結構,即憤世嫉俗地認定,他得出的生產價格等於「資本+剩餘」價值的公式中,剩餘價值是企業主對工人的剝削。從而要求工人階級聯合起來,奪取政權,實行無產階級專政,以消滅獨佔剩餘價值的資產階段。馬克思本來應該更全面地看市場經濟的運行,尤其應該看到工業社會向前發展的方向。
馬克思那個恒等式不能說全錯,但是說被稱為剩餘價值的那部分是企業主佔有工人的勞動成果,並要奪回的主張,卻是非常錯誤的,是一種以偏概全的片面看法。很明顯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競爭主體是企業。正如上面的分析,創新包括技術的創新、組織的創新等等是贏得競爭的不二法門。而創新是現代社會發展最主要的動力。就是有那個生產價格扣除資本後的那個差項,才會有人願意,組織可能最終破產收場的企業。如果沒有那個差項,誰願意組織企業。所以這一差項,是市場經濟的激勵機制,或者用現代金融學的說法,是組織企業的風險溢價。通過這一風險溢價激勵作為社會稀缺的,有企業家才能的人,從事組織與經營企業。在這種安排下,企業競爭推動的創新,為社會帶來正面積極的效應,使全人類受益。符合羅爾斯《正義論》所說的使境況差的人也受益的原則。
實際上發現決定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成敗的關鍵,在於誰更能推動創新這一歷史謎底,是到了現代社會,步入以創新為主要創造價值的年代,才隨着計劃經濟的失敗而大白於天下。在四五十年代,哈耶克和社會主義(當時是計劃經濟的另一種說法)信徒爭辯兩者優劣時,哈耶克也只是認為中央計劃機構,不可能如市場般取得那些多的消費者需求數據。但是薩繆爾森的數學模型,認定計劃機構可以做得同樣好,即計劃經濟是可行的。只是見仁見智,誰也說服不了誰。
創新確實是一種跳躍性的進展,對於習慣於用統計數字、建構模型,又喜歡把產出量化為貨幣,即多少GDP的經濟學者,經濟學只是用全要素生產力的提高,來衡量這一跳躍性進展。實際上創新的效應是不容易在轉化為貨幣的生產總值(GDP) 中一目了然地反映出來的。以電腦而言,運算速度以摩爾速度上升,往往相隔一個年度,單位運算速度價格是以摩爾速度下降。而人們從創新中的獲益,並不在人均GDP中得到反映。這也是早些時候,經濟學界曾為電腦是否帶來經濟增長,作莫衷一是辯駁的原因。總之,經濟學沒有充分度量出,創新為人類所帶來的福利。
十月革命百年祭之二
本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