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將香港列為世界最宜居的城市;2016年國際旅遊指南Lonely Planet將香港選為亞洲十大最佳旅遊景點之一,不少人才開始注意到,原來除了旅遊指南所推薦的購物、美食之外,香港還擁有廣達75%的郊野。
香港擁有豐富多元鄉郊自然景觀
台灣著名自然田野作家劉克襄還特別出過一本:《四分之三的香港:行山。穿村。遇見風水林。》細細描繪着香港獨有的生態美學,曾旅居香港數年,獨自一人或帶領學生穿山越嶺的他,常常被詢問:「郊野公園是什麼?」「香港有山嗎?」「香港還有鄉下嗎?」可見大家對香港的山巒和鄉野十足荒疏,甚至形成某一習以為常的偏見,劉克襄在書中如此敘述。
「晚近半世紀,還有一華人都會,在城市快速發展進程中,跟自然環境長期對話、折衝,積累豐厚的綠色風景,又跟經濟與時並進,此等發展頗為特殊。我如是珍惜這一大都會孕育的郊野和保護法條,相信它的發展和過去,足可提供其它華人城市許多面向的借鏡。」劉克襄說。
近兩年因為疫情關係,讓向來喜歡離開香港到處旅遊的香港人,終於駐足停留下來,在港九各地行山、穿村、露起營來,也讓許多香港人才忽然驚覺原來自己生長、居住的地方竟是如此豐富、多樣、美麗。
佔香港逾75%的鄉郊土地,有着超過700條原居民和非原居民鄉村的傳統農村文化,是香港社會重要的一環,記載了香港的歷史及人文軌跡。可惜,過去數十年,在急遽都市化下,這些鄉郊地區亦逐漸消亡敗落,位處香港東北角,有逾400多年歷史、村內聚居着曾姓及黃姓氏族的客家村落荔枝窩便是個典型的例子。
客家村落荔枝窩的前世今生
荔枝窩原是香港現存最大規模的傳統客家村落之一,原居民村長曾偉業說,「荔枝窩村起源於明末,一位黃姓大將軍因被清廷追緝率領部下逃至此處,隨着人數愈來愈多,便從山上的梅子林搬到了現在荔枝窩村的位置。」
荔枝窩村有悠久的稻米耕作歷史,可惜從上世紀5、60年代開始,因無法自給自足養活人數眾多的村民,村民為了謀生,陸續搬遷到交通及生活較便利的市區,甚至移民到歐洲生活,荔枝窩的田地逐漸棄耕,荔枝窩也因此沒落荒涼。
加上70年代後期,周邊山頭被劃歸為船灣郊野公園的一部分,更加使得沒有車輛可以抵達的荔枝窩形同與外界隔絕。
面積大約只有一平方公里的荔枝窩,是個三面環海的天然小山谷,東面面對吉澳內海。小小的地方,生態卻極具多樣性。國際海洋生態學家Brian Morton教授2016年便在學術期刊中指出,荔枝窩可能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海草床──紅樹林──森林」生態系統。荔枝窩今時今日的生態面貌與其地理位置、郊野公園、海岸公園和地質公園的設立,以及原居民世世代代的生活歷史,有不可分割的密切關係。
為了尋求鄉郊永續的出路,香港大學學者與一群關心香港鄉野發展的同道中人,便開始構思討論活化荔枝窩的可行性。他們認為,大部分離鄉背井的村民對祖家仍懷有深厚情感,從不少村民會帶子孫回村祭祖,修葺祖屋、祠堂和廟宇,盡力保存村落完整就可看出。
加上荔枝窩位處世界地質公園,毗鄰船灣郊野公園、印洲塘海岸公園,區內有被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的海灘,亦有具重要生態價值的河溪、廣闊的風水林、大片紅樹林,並有農田和濕地,生態價值高,自然資源豐富。
風水林豐富物種守護代代子孫
劉克襄研究指出,一般客家人居住的村子,多半偏好坐北朝南,背後倚靠蓊鬱的森林。森林不僅吸納北風,同時積蓄了水氣,冬暖夏涼。在香港擁有的超過110個風水林中,荔枝窩村後的風水林是面積較大的一個,約5.6公頃。村民對村中的自然資源和環境有強烈的保護意識,村規也嚴禁破壞風水林。
他說,「荔枝窩後的風水林果然名不虛傳,充滿蒼老的原始風味。樹身中空的秋楓(台灣稱茄苳)、樹型大氣的樟樹都以罕見的龐大樹身矗立森林外圍。」旅行香港,若未訪此地,實不算走進香港鄉野的心臟。
「這一風水匯聚的原始林子,自不宜貿然開發,甚至破壞。久而久之,便保存了豐富多樣的物種,隨着村子住民一代傳承一代,森林也永續地依伴。祖上積德才衍生此一良好風水的生活訓示,於焉合情合理地開展。反之有此美好風水,村子始能出賢德之才。這是漢人的生活智慧和信仰,巧妙地銜接了自然四時的運作。」
風水林同時也涵蓋了多重的生態系統功能。比如,風水林是一座天然冷氣機,具備改變微區域氣候的效用。同時,又是一座林牆,能夠緩和狂風的吹襲。在酷暑之日,遮擋猛烈的陽光,降低村落的溫度。冬季又可阻隔北風侵襲,減少寒流衝擊。村後的樹林也是天然屏障,在發生山泥傾瀉時保護村落,阻擋自山坡沖下的土石流。茂密的闊葉樹林又展現隔火功能,減緩山火的蔓延。森林更能涵養地下水,提供生生不息的飲用水和灌溉水源。
除了果樹和薪柴外,森林還提供各種豐富的中藥材,村裏的老人家都知道用某些藥草,作為平常引用和養護身子的食材。譬如,在鄉郊初創培育計劃項目裏,便有利用荔枝窩及梅子林天然野生原生植物「埔姜」製作「埔姜仔」相關產品,或利用柚葉製成天然純露、精油等升級再造香味計劃等,以建立永續鄉村產業。
荔枝窩的風水林及海岸植物,還能協助生態學家去推測香港的植被面貌。劉克襄指出,荔枝窩海岸有台灣常見的水黃皮,還有生長着巨大板根的銀葉樹,奇異地集聚成林,粗大的花白魚藤自老樹間懸垂下來,跟果實掉落滿地的銀葉樹爭奇鬥豔。這些非優勢的海岸植物,組合成香港風貌最是奇特的濕地內涵。國際知名海洋生態學家Brian Morton便曾指出,荔枝窩是華南現存最完整的「海草床──紅樹林──森林」生態體系。
農村可持續發展協作治理典範
因此,自2013年起,荔枝窩在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及滙豐銀行的協力下,先後進行了「永續荔枝窩計劃」及「滙豐永續鄉郊計劃」,並獲得「2020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首次頒發的「可持續發展特別貢獻獎」、美國建築師學會香港分會為表彰對區域建築和建築環境所作重大貢獻的「2021特別嘉許獎」,以及「2021亞洲都市景觀獎」,讚揚團隊將一條荒蕪的鄉村復興成理想的農場,透過城鄉互動使其得以持續。亦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UNDP) 認可為農村可持續發展協作治理的典範。
在滙豐的支持下,香港大學於2013年起與荔枝窩村民、相關領域的專家、熱心人士,以及香港鄉郊基金、綠田園基金和長春社等民間團體互相協作,開展了為期4年的「永續荔枝窩計劃」。
計劃主要行動包括:共同管理恢復村中荒廢已久的農業景觀、透過網絡擴展和能力建設重振荔枝窩的社區活力、強化村中的治理和鄉郊資源管理延續鄉村社群與文化、建立創新和可持續的社區經濟、重塑鄉村形象,將荔枝窩的鄉郊景觀轉化為能永續發展及持續創新的城鄉互動典範,同時宣導大自然與文化融合對強化社區韌性的重要性。希望藉由共同發展荔枝窩這個鄉村振興模式,未來可擴展適用於亞洲和其他地方的大城市。
如同劉克襄所說,從城市郊野的比例觀看,香港擁有豐沛的綠色,那是香港人最值得驕傲的資產,但願政府及市民能在城市發展與生態保護的拉鋸中取得最佳平衡。
荔枝窩系列報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