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朱淑滎
承上文討論,後由香港大學代表包括聖約翰學院院長張志明博士,太古堂舍監朱啟華博士,信興學院副院長朱濤博士以及「舍堂教育中的專業發展及能力建設」計劃首席研究員霍偉棟博士綜述總結。
聖約翰學院:宿舍導師傳授人生經驗
張志明博士:我在七年前起開始擔任聖約翰學院院長一職,現今在學院已工作了18年。聖約翰學院最重要的是基督教精神,在我們學院的盾牌標示着「一切都靠着主耶穌基督」。學院沿用聖約翰大學於1912年成立時強調「培育優秀學生」的宗旨,配合港大精神「明德格物」。學院於1997年脫離香港聖公會,由原來校友繼續營運及管理,院長及評議會有八成六的代表均為校友,而博士研究生亦佔九成六。在行政架構之下有一班高級宿舍導師和學術導師負責照顧一切學生需要,最重要是與學生會的合作,因學院強調讓學生參與宿舍營運。
學院目標分三部分,包括培養學生有全方位和傑出的品格;使學生熱心為學院和社會服務;以及鼓勵學生畢業後仍關心學院事務。宿舍每層都會由樓層主席,樓層代表以及導師三人去建立自己獨特的文化,照顧宿生的日常需要。身為家長都知道,子女被照顧15年,入住大學宿舍尤如「甩繩馬騮」,欠缺紀律甚至連何時上課也不知道。而宿舍導師就扮演了重要角色,幫助新生適應學院生活,建立人生經驗。現時很多大學學科的導修課都非由教授而是教學助理進行,這是不理想的。所以學院於四年前起自行聘請全職教授,又聘請校內博士研究生與畢業生,去一層一層協助學生,且由前年起實施強制性要求一年級宿生接受學術導師支援。總結而言,智慧與品德缺一不可,學院精神在於培育學生兩者俱備,第二就是追求自由,平等與正義。
太古堂:活動多元充實大學生涯
朱啟華博士:在我們學院(太古堂)有三個活動分類,分別是體育、文化及社會責任。當中有很多同學透過參與我們學院的活動,充實了大學生涯的多元發展。在上課讀書的同時,於自己的興趣範疇有所成就。
Andy 是我們學院一樓的一位辯論隊成員。一樓的同學平日大多參與體育活動,但由於 Andy 不太好動的性格使他很難融入新環境。慶幸是他加入了辯論隊後,因他過人的邏輯能力以及法律知識上的訓練,Andy 很快就擔當上了辯論隊隊長,並帶領學院連續三年奪得學院辯論比賽;曉宜是一個文學院學生,她除了是曲棍球隊員外,亦熱心參與討論學校發展及社會事務。她大學一年級時已經是港大刊物學苑的總編輯,二年級時當上了 HKUSU 的內務副主席。她有一次告訴我,自己的人生不想為錢而工作而另覓有意義的工作。於是她畢業後為非政府機構工作了兩年,期間更熱心關注社會事務,親身經歷了9月28日及雨傘運動;Carol 亦是文學院學生,她參加了很多海外社會服務,多次到柬埔寨的學校建造計劃。她決定放棄自己的利益,為自己的信念而工作。她成為了 Gaia 學校的老師,相比其他普遍的直資小學,Gaia 學校是一所以自然教育為目標的小學。總括而言,學院提供了環境讓學生發展興趣及才能,關心社會及令大學的學習更為完滿。
信興學院:建構文化突破傳統
朱濤博士:信興作為新住宿學院,與其他已建立歷史及傳統的舍堂有很大分別。我們一直都在建立自己的未來與傳統文化。我們的450名學生來自33個國家,包括所有港大的學院及學系,事實上就是整間大學的一個小型模式。我認為新學院不用做一些別人已經在做的,但是我們可以更為着重橫向的連結。我曾經在 MIT 讀過一個媒體課程,MIT 雖然規模不大,但學員來自不同專業,因此同學可以彼此互相學習。我被這種橫向連結的氛圍深深啟發。我們在思考學院的願景時,就是在這點出發起來的。我們是一個學院,但同時也是充滿多元交流的地方。。
第二點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的宿生組成非常流動。每年有六成學生,會因為畢業或讓出宿位而離開,因此我們需要在如此流動的狀態下建構文化及傳統,同時又要維持跨專科及跨文化的結構,事實上挑戰不少。所以,我們非常着重導師的揀選,最好是會留得久一點的博士生。
另外,學生需要仿傚的對象。因此,我們邀請了不少文化人物來到學院,例如奧斯卡金像獎紀錄片得主楊紫燁(Ruby Yang)就曾駐院居住,教導同學如何指紀錄片。我們又舉辦不同活動,希望同學可以從文化、法制、政治及歷史出發,多角度了解香港。
舍堂教育 全面培訓計劃
霍偉棟博士:我們於上年向政府申請了一計劃,資助大學發展教與樂。透過提供專業發展,為舍監、導師、博士生等圍繞學生成長的教育服務提供者進行系統化的培訓,望達致發展全面系統培訓計劃、定時訓練、建立各方面舍堂教育、將做好舍堂教育的知識傳承等目標。整個計劃包括工作坊、講座、網上學習以及與海外大學進行交流等,最近就邀請了劍橋大學一前院長蒞臨分享舍堂教育。計劃各分三階段,現正進行第一、第二階段,有六大範疇,包括訓練同事軟技巧、照顧特殊學生需要、文化融合、精神輔導等,舍堂教育實為大課題。
問答環節,由香樹輝先生主持,香港大學事務長周偉立博士及香港中文大學敬文書院院長楊綱凱教授回答提問。
問:上次在港大校園看見有女同學仍穿中學校服,是否倒退現象?大學中學化?
周偉立博士:我不認同此舉是大學中學化的徵兆,其實每年都會有一日,同學穿着中學校服互相認識大家。至於大學有否中學化,2012年轉三三四制度,校方亦特別關心18歲甚至16歲以下的同學,社交方面是需要成長,但學術上我們從不在意年齡。舍堂教育就在此發揮作用,照顧他們生活上的需要,如迎新活動或課堂上作提醒。
問:就性別議題來說,兩校代表如何回應男女同房的可能性?
周偉立博士:男女同層是有的,但未發展到同房階段。不少同學都會合資租住宅單位,我們稱之為自辦舍堂(Mini Hall),其實很多已經是男女共宿。而在舍堂生活中,雖然未必是同房,但生活上總有不少接觸。我認為不必過於緊張,只要做好其他方面的教育,如兩性關係等,就可以了。大學不是處理「大學生應否談戀愛」或「應否有性關係」的地方。跳出框框來說,我們宿舍都規定11點過後不能進入異性樓層,這又是否歧視異性戀的同學呢?
楊綱凱教授:我亦認為應以平常心看待,若你問中大同學,大多數同學都支持男女分層,同意要有適合的私穩。
問:11點後宿舍欠缺公共空間讓同學聚會,同學迫於走到街上、運動場甚至夜店,有否商榷空間?
張志明博士:聖約翰學院接受男女入住,亦接受同性戀及變性同學,實施11點過後不準進入異性樓層,有人可能會問,是否對同性戀有利呢?這都是舍堂現時的挑戰。以往是11點,現已推遲到凌晨1點,因很多時候同學需要討論功課,事實上舍堂的圖書館與自修室的空間不夠。我認為重點在於性教育,對關係負責任。
問:1997年前殖民地文化與中華文化如何在書院衝突或融合呢?
周偉立博士:我們不會刻意去分殖民地前後的文化,只能說舍堂文化和背景愈趨多元化,一間宿舍有來自十多個國家的同學,但沒有出現文化衝突,更重視將各文化的原素揉合,令每個宿生都有多元文化的意識。
問:無機會接受舍堂教育的同學,校方會另外安排其他教育予學生嗎?
周偉立博士:當然我們很希望令每個同學都有住宿機會,現時港大有六成同學無宿位,所以校方有另外發展更多學習機會如學習服務計劃,全球公民計劃等,同學按個人興趣和需要參與。
最後由香港中文大學校友評議會主席陳志新博士及香港大學畢業生議會主席蔡秀煜先生致閉幕辭。
陳志新博士:中大港大猶如一家,共合辦三次研討會,第一次於2012年舉辦,題目為「香港大學與中文大學在中國發展中的角色」,第二次就是「培育廿一世紀人才」,而今次就是「舍堂教育與書院精神」。學校教授的知識多,世界科技發展又快,的確需要有學習以外的研討會。
蔡秀煜先生:今次研討會就是兩間大學合作舉辦第三次的活動,特別嗚謝各代表嘉賓真知灼見,深入分享經驗,令評論會獲益良多。望經過研討會後,對兩校舍堂發展有所幫助。兩間大學的合作起源前幾年前的一次聚會,兩校評議會的主席機緣巧合於飯局上初次見面,認為有合作的空間,便決定舉行第一次的研討會。最後在多次合作的基礎上,我希望未來在其他的領域有更多的合作,明年於中大再見。
系列文章(全三篇):
(一):港大舍堂從傳統尋找新方向
(二):中大書院 博雅環境育人成才
(三):舍堂教育德智俱備 傳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