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要穩 政治要嚴 中國才能紓解國際危機

特朗普的貿易戰(不止針對中國)令中國的經濟與金融備受壓力,但實質經濟的影響還未體現。在國際上抑制美國製造的危機便只有中國。

貿易摩擦、貿易戰、匯率與金融戰,會否觸發另一場可比上世紀30年代的世界大衰退?事實上,2008年金融海嘯的爆發,已把這個問題提出來。西方稱金融海嘯為Great Recession,與三十年代的Great Depression相比,只有程度的差別,但性質相同,危害性亦相若,此所以美國帶頭採取緊急措施:一是反30年代美國政府的順周期緊縮政策,改為逆周期的極度量化寬鬆政策;另一是用計劃經濟的做法,政府深度介入與干預金融市場,抑止滾雪球的連鎖效應。

中國亦採取4萬億元人民幣的貨幣擴張政策,現時國內外有不少批評,但當時中國只是配合歐美日來避免出現全球嚴重衰退,也為了保衞國內經濟。4萬億元出現諸多問題,是當時全國上下貪污嚴重,投入的資金被挪用,被用作投機炒賣;事實上,更多的是由貪官污吏奸商等偷運出香港,再轉移至美國等地。4萬億元投入的政策沒錯,錯的是執行的政府有問題。今天,反貪腐初見成績。在美國緊縮美元供應製造人為的國際金融危機底下,特朗普的貿易戰(不止針對中國)令中國的經濟與金融備受壓力,但實質經濟的影響還未體現,特朗普的政策恐嚇只是產生市場心理預期逆轉,形勢遠不及2007及2008年那樣嚴峻。

在此形勢下,歐盟、日本只是自保,在國際上抑制美國製造的危機便只有中國。中國採取反周期財金政策是保國內,也援助受美國壓迫的外國,是紓解國際危機矛盾的唯一方法。

中美貿易摩擦 不能驚惶失措

代表中國最高層決策指向的政治局會議,對國家經濟提出總的方針: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總的調子是要穩,不能因國外變化、中美貿易摩擦而驚惶失措。穩的主調,反映在具體政策方面,是要使主要的經濟指標不出大的變化。一是不能胡亂引用外國建議,推行不顧一切的所謂改革開放,最典型的例子是2015年的匯率與股市改革。更不能如美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要求,全面開放中國的金融體制。放開是對誰放開?此中並不是抽象的市場,而是處壟斷市場地位的跨國寡頭集團。

二是只能從實質經濟入手:就業、投資、貿易和基礎性的生產,金融只能為實質經濟服務。實質經濟的工作沒有任何捷徑,只能一步一腳印,摸着石頭過河,按千差百異的實際情況來微調、修改。最基本一條是有效投入的作用,投入包括資金、物資、人才、政策,但關鍵是有效,便是政府與社會監督、審計、管理的工作。

面對美國的威嚇與挑戰,中國肯定要採取積極的財政金融政策來作反周期的對應。4萬億元的教訓是在嚴懲貪腐的條件上,要嚴格審批、審計、管理,由上而下,不能對地方放任自流。政府也應鼓勵媒體與社會多加討論與監督,讓民眾與中央政府配合,同時教育民眾。在一帶一路建設的推動下,積極的財金政策也應伸延至相關的援外項目,但同樣需要嚴加審查監督。經濟要穩,政治則要嚴,嚴是對付官僚乃至任何官商勾結。

原刊於《東方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陳文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