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

教師作為教育工作的推行者,個人的道德修養更應是眾人的楷模。他們對教學的投入,對學生愛護、尊重,能因應學生的獨特性提供支援,能發掘學生的潛能並加以栽培,應該是教師對教育的初心,應該是教師德行的表現。

經歷了一段社會運動的衝擊,2020年6月30日香港就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通過《港區國安法》,於同日晚上11時刊憲公布實施《港區國安法》,香港社會秩序逐步踏回正軌。

社會的規範

社會運動期間,多少有識之士以不同的形式表達個人對社會的期望與要求,為他們的理念衝擊香港的法制,筆者佩服他們對理想的堅持,但對他們採取的策略則不敢苟同。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法律、規限,總有一些是社會、法規的禁區,如3K黨、納粹於美國;於穆斯林地方進食豬肉……

香港從來沒有什麼特別的禁區,香港人自由慣了,隨心所欲,沒完沒了。一旦有了些變化,有些人便感到自由受限制,痛不欲生。這是他個人價值觀的作祟,也是他的修養、德行的展示。

德行的培養

個人的成長與他的人生閱歷有很大的關係,人生的閱歷自家庭開始,學校是學習成長的第二重地。學校是推行教育的場所,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但,要培養怎麼樣的人?是討論的要點。功利主義、民本主義、軍國主義、社會主義……不同的主義有不同的理論,培養的接班人便有不同的期望和要求,教育便出現不同的取向。

中國2000多年的儒家思想告訴我們要培養聖人,儒家的聖人是有德之高士,孔子曰:「所謂聖者,德合於天地,變通無方,窮萬事之終始,協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明並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覩者不識其鄰,此謂聖人也。」(《孔子家語──五儀解》)聖人不易為,退而求其次的學為君子。孔子叫人「德合於天地」,是天人合一的意思。人的德行要合乎天地運轉的法則,要能合乎人與人的關係。

儒家的五達道、三達德揭示了為君子之道。《論語.憲問篇》中孔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後來中庸把智、仁、勇稱三逹德。孔穎達:「若行五道,必須三德,無知不能識其理,無仁不能安其事,無勇不能果其行,故必須三德也。」作為社會的一份子,要知道人與人的關係,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是尊重、關懷、愛護、提携、謙讓,所以要知人,要知道自己,要知道自然的變化與人生的關係,這是天人合一的基本概念。

以知識理,以仁行事,以勇果行,所以要學會格物致知,要學會誠意正心,才可以修身齊家,而修身在於至誠,「誠者,天性也。」這是個人德行的培養通道。佛家對覺者、高僧敬稱為大德,可見德一字來之不易。

品德的規範

國內十八大把「立德樹人」訂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立德為三不朽之首,德行是規劃個人行為的一種內控能力,要能明白人情、事理,行事待人要有規範、準則。從字的構造來說,甲骨文作徝(從彳從直),金文作惪(從直從心),今文作德(從彳從直從心)。彳是人的行為,直的甲骨文是目上有一直線,說文解字注作正見也。

正曲為直,是要能矯其枉,修其正。小篆從十從目,十目所見是直,是真。心是人的思想、情感。所以德字的本意是思想、行為所顯示的形態。道德經有「上德不德」,是指人的所作所為應能合乎天人之道、順應自然而行事,不會有意而為。德行高潔的人,不但思想、言行都對自己有一定的要求,還要能影響、感化身邊的人。

教師的品德

教師作為教育工作的推行者,個人的道德修養更應是眾人的楷模,北師大的校訓是教育工作者應守的座右銘「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教師的學問由不同的大學核定,能得到社會的認同,教師在知識的傳授上,應有一定的水平。但教育不單是知識的問題,還有教學策略、青少年學習心理,學生學習差異等專業上的不同範疇,需要老師不斷的摸索,才能在教學工作上有所長進。

教師對教學的投入,對學生愛護、尊重,能因應學生的獨特性提供支援,能發掘學生的潛能並加以栽培,應該是教師對教育的初心,應該是教師德行的表現。對規則的遵從,謹守社會的規範,還要能影響他的學生、他的同工、他周遭環境中的人。

百年大計,教育為先;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先要落實教師師德的規範及培養,師德為何?如何培養?這不單是師訓機構的任務,是社會、是國家每一位公民應有的責任。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教師,家庭教育更是孩子品格塑造的第一個搖籃,不容怠惰。

鄧兆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