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移民潮下的損失規避

香港樓市正在經歷另一次熊市。執筆之時,中原指數最新報169.35點,創241周新低,重返4年前的水平。同一時間,本地樓市的交易量亦大跌,據報各大藍籌屋苑交投量正在大幅下降。

你有沒有跌穿買入價的股票不願放手?又或者是正在蝕錢的私樓不願放賣?這可能是心理經濟學中的所謂「損失規避」。學術上,「損失規避」的定義是指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認為損失更加令他們難以忍受。在樓市中,業主們「損失規避」的傾向不只是他們的個人選擇,更同時可能影響整個樓市周期和交易量的關係。

樓市低迷  交易量跌

差不多10年前吧,我和欄友曾國平發表了一篇名為”Anchoring and loss aversion in the housing market: Implications on price dynamics”的文章,利用本地樓市數據證明,業主大多都有「損失規避」的傾向,亦即是說,即使是估價以及其他都一樣的情況下,帳面蝕錢的私樓業主願意出售單位的機會要比帳面正在賺錢的業主要低。另外,我們同時發現,業主們「損失規避」的傾向可以在某程度上解釋,為何樓市低迷同時交易量會下降的相關性。

香港樓市正在經歷另一次熊市。執筆之時,中原指數最新報169.35點,創241周新低,重返4年前的水平。同一時間,本地樓市的交易量亦大跌,據報各大藍籌屋苑交投量正在大幅下降。這次樓市價量齊跌的情況有多少源於業主們「損失規避」的傾向?我不敢說。不過,2019年或之前在樓市高峰時入市,現在因不願蝕讓而未能趕上移民潮的故事則時有所聞。

人才及時雨

因為「損失規避」的傾向而暫時不移民的家庭有多少?根據土地註冊處的統計,在2017年至2020年期間本地樓市的成交量大約為23萬(包括一手和二手),假設當中有10%的家庭有移民的想法,這亦可能代表有超過2萬家庭(或8萬港人,假設每個家庭有4人)因不想蝕讓而暫不移民。

對正在搶人才的特區政府來說,這次樓市的熊市可能是一場「及時雨」。不過,在我和欄友的研究中,我們同時發現業主們「損失規避」的傾向是會隨着時間流逝而減退,不少業主最終都會接受蝕讓而成交。這是否代表「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次樓市的熊市只是暫時推遲了移民潮?這還是留待特區政府的官員研究吧。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梁天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