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墟位處西貢海灣內,兩座長長的大型碼頭與避風塘緊隣。炎夏暑天,出海玩樂遊人猶其多,遊船與街渡頻繁靠泊上落乘客。周六及假期,從市區湧至的遊人,在墟内逛街與喫食,近2年人數大增。尋常日子,沿海旁逛逛,北面山巒起伏, 南邊綠島棋布,碧海藍天,微風輕拂,頗覺悠然。
碼頭東北面可見一座髹有底色潔白、淡藍相間的大型7層建築,佇立於海旁,是西貢中心李少欽紀念學校。這半新未舊的校舍,承載着眾多歷史足跡,見證西貢區鄉村學校的發展歷程。
村校的歷史
鄉村學校簡稱村校。往昔學校教育未普及,村民子弟未必有讀書學業的機會,有財力的家族、鄉村,才能辦有家塾、學塾或書院等。筆者之前介紹西貢區眾多於1900年前後建立的天主教小堂,傳教士在教堂內或教堂旁多附設有學校或課室,為村童提供教育,成為村民信仰宗教的其中一個重要誘因。
據1913年政府統計,當時新界共有學塾260間,學生人數3000多人,可見鄉村的基礎教育仍有待發展。這時期, 新界鄉村學塾開始向新式學校模式轉型,而鄉民合資合力建校的數目亦持續增多,香港政府亦開始規範學校課程,以及資助部分學校 。
直至二次大戰後,香港人口大增,1950年代,政府展開大規模建校計劃,村校數目急遽驟增至300所,至60、70年代持續增加。今天在新界各村落行走,遇見荒廢村校,大多數即在此時期建成,校舍的建築及規模,多是一座長方型單層硬山頂(即A型屋頂或覆蓋瓦片)或平頂的平房,建築物內設2個課室,實施複式教學(同一課室內兩個或多個年級學生同時上課),屋後側另建有廁所。
隨着1970年前後,新界各鄉村人口持續移居市區,或青壯年遠赴海外打拼謀生,鄉村人口增速逆轉;加上政府因應施行普及教育政策,於市區城鎮大規模興建標準化校舍,鄉村人口減少同時,村校生員亦大量流失。1980年以後,不少村校開始沒落關閉。
至於村校原來的校舍,因應業權,不論位處私人土地或政府土地,皆會出現改變用途或荒棄等不同境遇。
合併政策
基於地區教育的需要,政府在1980年出台合併村校的政策,即新建一所符合標準規模的中心學校,方便鄰近各村學生就近入學。
西貢中心李少欽紀念學校因應上述政策,合併西貢墟萬宜灣鄉立學校、西貢公立學校、對面海漁統處西貢小學、沙角尾村育賢學校、菠蘿輋新聯學校,於1995年建成。
2000年前後,香港整體出生人口持續減少,學校收生不足, 縮班殺校浪潮出現在各區。捱得過一段短暫大浪,隨着開放內地到港自由行,引發「雙非」來港產子驟增,香港迎來出生率持續增加,學生人數順應出現增加。至2013年政府採取「零雙非」政策,出生人口斷崖式驟降。10年已過,不少中小學重回收生不足,縮班殺校的挑戰。
李少欽紀念學校初建學校階段,持續面對收生壓力, 渡過了前一個浪潮,面對新一個大浪, 近數年收生及開班數目卻不減反增。這或歸因於西貢區住有不少外籍人士,學校近年收錄不少其在港出生的子女,學校因而在課程, 尤其在教學語言,能夠提供不同教學策略,形成學校多元族裔與文化的特色。
改建校舍
西貢區另一所中心學校,是位處蠔涌河出海口的西貢中心小學。合併西貢公路周邊河谷及海旁,包括蠔涌、南圍、大南湖、界咸、 白沙灣、打蠔墩等11條村共8間村校,於1984年建成。
學校挺不過2000年開始生源不足的挑戰,於2007年結束。校舍閒置10年,偶爾借予選舉事務處,用作選舉投票用途。直至近年由社會福利署接管,耗時數年重修改建,轉型用作安老院舍及弱智人士宿舍。
村校數目至1997年仍有約100間,學生人數過萬;近年僅餘約20所。20年間,又增加了80多所村校默默結束。
20世紀,新界鄉村學校走過孕育、發展、鼎盛、消減的歷程,既與政府整體建校政策有關,亦大概與鄉村人口消長,以及城鄉發展的差異,同一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