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腳不停

在疫情下進行虛擬跑,確實需要更大決心與毅力,因為沒有補給,亦無觀眾夾道歡呼,憑的只是一點信念。為提升訓練強度和熱情,一些跑友甚至特別設計「主題跑」過「跑步癮」,繼續練兵。

疫情持續兩年多,不少大型的長跑賽事皆被取消或轉為虛擬跑,社會整體的跑步氣氛看似淡靜。在疫情下,究竟跑友們會否因此減少跑步?今次數位跑友分享了他們這段期間的跑步生活,借鏡參考之餘,亦可激勵我們繼續努力。

疫下跑步里數不跌反增

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University of Calgary)人體工學學院、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以及澳洲西悉尼大學(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健康科學學院的學者合作,就此課題展開一項美、加、澳、紐和香港的研究,藉跑者所穿戴的全球定位設備,如腕錶所收集的數據,了解疫情下跑者訓練習慣的轉變,如頻率、強度、時間、距離等方面的變化,歸納了一些有趣的發現。

該研究的參加者平均年齡為38歲,自疫情的限制開始起,跑者每周跑步里數平均增加3公里,跑步訓練的次數亦有所增加;到戶外跑步的次數及比例亦有所上升。增加到戶外跑步的原因是,不少健身中心皆在疫情下停業,且有政府鼓勵市民轉為到戶外做運動。

跑友黃明傑由去年12月起,已跑了超過50隻自製線上馬。
跑友黃明傑由去年12月起,已跑了超過50隻自製線上馬。

自製主題路線  加強訓練熱情

香港跑友在疫情下的戰況又是如何?在過去兩年至今,我自己只在去年完成了香港馬拉松(人生的第100馬)的實體賽,但卻跑了20多個虛擬全馬,虛擬跑的次數比以前大幅增加,在過去2個月疫情嚴重之時,即使要載上口罩但仍繼續練跑。要完成虛擬跑,的確比實體賽事需要更大決心與毅力,因為期間並無補給,亦無觀眾夾道歡呼與支持,憑的只是一點信念。

由於部分賽事取消,為提升訓練強度和熱情,一些跑友特別設計「主題跑」過「跑步癮」。「富貴跑友」(來自華富、華貴、置富及鄰近的跑步小組)隊長、今年59歲的資深銀行從業員麥報根(Fergus)指,疫情不僅並無影響他的跑步習慣,反而令他增加了早上晨跑的密度,希望藉此加強抗疫體質,Fergus尤其享受和珍惜每朝晨早,和幾位緊密戰友(費Sir、雀爺、Kenny、林總Andrew)練跑的歡樂時刻。

跑友麥報根為小弟及跑步組特別設計以水為主題的「抽水跑」。圖為張樹槐攝於西環水街。
跑友麥報根為小弟及跑步組特別設計以水為主題的「抽水跑」。圖為張樹槐攝於西環水街。

疫情期間,他別出心裁,為小弟及跑步組設計了以「水」為主題的「抽水跑」(朋友稱小弟為「水哥」),路線由薄扶林水塘出發,經西環水街、中環水巷、天后水星街、北角糖水道等多個與水字有關的街道和景物,並以位於筲箕灣的水警總部為終點。

想不到,疫情竟能令Fergus帶來意外收穫──足不離港已可參與倫敦馬拉松的虛擬跑,那亦是世界目前最大型的實體加虛擬跑的馬拉松比賽,為邁向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踏出第一步!雖然Fergus只有短短5年跑齡,但成績卻是相當不俗──個人最佳時間(PB)為3:31,他至今已完成13個本地和海外全馬,當中有10個為Sub 4(少於4小時)!

用腳畫畫  繼續練兵

另一位跑友是40歲的採購員黃明傑(Jack)。他在疫情下將小宇宙進一步發揮,決心要一年內完成自製100線上馬!由去年12月4日起,已跑了超過50馬,平均每月保持完成10馬,毅力驚人!

有趣的是他在長跑中添加創意,每次全馬皆設計不同的”GPS Art”路線,有大象、大白鯊、青蛙、史努比等圖案。有興趣加入用腳畫畫的跑友,也可下載「香港遠足路線地圖」App匯入路線,暫時以港島西摩星嶺附近的「恐龍跑」甚受歡迎(可到App上搜尋該路線),一位恒生的舊同事(企業及金融機構財資主管)鍾健文(Kennis)也都捉了一次恐龍呢!

黃明傑於油尖旺、深水埗及九龍城一帶跑出史努比圖案。
黃明傑於油尖旺、深水埗及九龍城一帶跑出史努比圖案。

Jack自2008年跑步以來,已完成50場全馬或以上距離的實體賽,PB為3:29。由於疫情關係,他多為自己到山上跑,每月的里數約為500公里。疫情促使他定下要完成100線上馬的目標,即疫情反而多跑了里數與增加跑步強度。

另一位現已退休的前紀律部隊跑友為英籍的Michael Cartwright。他長跑至今已完成超過200馬,跑遍全港18區,現計劃再在香港每一個島都跑,如大嶼山、南丫島等,目標為「一個月跑一個島」。

認識20多年、大力支持運動的商界翹楚陳南祿(Philip現為馬會主席)經常鼓勵我要「馬不停蹄」,努力「加油」!我也鼓勵各位跑友繼續練兵,期待疫情盡快過去,大家都能在跑道上再次相遇!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張樹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