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 Jan 22 2025 06:25:53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環境育人

「成人首要任務就是關注環境。」——蒙特梭利《吸收性心智》

每個孩子天生是活潑主動的小人兒,他們積極與其環境作互動,豐富自己、自發建構「我」為己任,從出生非意識期把自己引領到接近3歲的意識期,進入我們的世界。每天孩子忙着這偉大工程,雖然他們是主動,但處身的環境卻是不可自主、被動的。因孩子身邊的一切環境是由成人建構出的,所以可說是主動的人活在被動的環境。

環境設置應配合嬰幼兒主動的發展

怎樣的環境設置才能配合嬰幼兒(0-3歲)主動的發展?試想,嬰幼的本質是具生命力的動態的、和諧的、秩序的、良性的,成人應以這些基礎去設置能令感官可吸收的環境去配合孩子這些內部心理需求,成為正面的孩子。

具生命力的環境:這是一可產生對生命有豐富感覺的環境。如生活環境有養小金魚、小烏龜、小盆栽是具生命力的,有機的狀態。不是冷冰冰的電子環境,令人性發展不了。

具動態的環境:這是一可令嬰幼產生動作能力,繼而發展動作智慧。如孩子學習走路時,有沒有足夠空間讓其練習?若家居環境不能滿足,帶孩子到公園或運動場其實更好,學走路如學騎單車一樣,主要環境是空間,太多障礙物會難以成功。孩子完全掌控走路技巧時,他能避過障礙物,更懂自我保護,這便是動作智慧。動物跟植物同樣是生物,其分別是可動性。所以一切智慧也是從動作而來的。

具和諧性的:如語言發展關鍵在於正面語言環境存在與否。孩子本從一安寧環境而來的,所有進入嬰幼耳中的聲音都該是溫和的、友善的,我們期望每位孩子都嚮往和諧、愛、和平,因語言是人格的象徵。

具秩序的:作息時間要合理,香港嬰幼應是全球晚睡之冠,一切生理及心理問題都源於此。又,接觸大部分發展障礙問題兒童都是因嬰幼期常換照顧者所致。照顧孩子日常生活秩序要注意穩定性。

具良性的:人之初,性本善。相信每位嬰兒來到世界都是帶着正面,善意的。若我們能順應上天(大自然)安排,成人、孩子必然可以生活自在和諧。移除家居一切對孩子早期發展有害的事物,相信每日說 No 會大減,孩子日後愛家的感情必得萌芽。

人文環境對嬰幼兒發展至關重要

嬰幼發展環境首重人文環境,絕不在於物質環境。由於港人價值觀偏差,令致成人對嬰幼態度改變,變成重物不重人,成人怕打破花瓶多於怕打破孩子心靈,這易於產生孩子日後一切障礙及行為問題。以家為本的精神及行動支持比任何物質享受更具價值,對教育大有貢獻,實而不華、做事平實、享受過程、正面和諧、人性包容對社會及國家有着正面影響。

正向,積極的家庭親切地聚首一堂,是起步進入成人世界孩子的福分。自在無束的群體,放鬆氣氛的社區意識,憑着專業引領,令孩子的生活環境更豐富。孩子感官不被剝奪,能力建構期便得以豐富,其心理內部需求得到外顯行為配合,形成一正面和諧流動循環,得到積極的發展,社區自然邁向和平。

《學習的革命》作者戈登說:「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讓孩子與自身的生命和諧,與周圍的人生命和諧,與大自然萬物和諧。」

劉詠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