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還記得,我在灼見名家投稿的第一篇文章裏選擇分享自己在英國留學的體驗和感想。直到現在,我還是很感謝編輯們願意刊登我的拙作,給予我機會去磨練自己的文筆。但現在的我回頭重讀自己的文字時,我不得不承認,那是一篇頗為青澀的文章。在英國度過了快3年的時光,現在的我對大學教育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也希望藉此機會重新梳理我對這個議題的看法。
大學生就業焦慮症
和那個在去年暑假期間小試牛刀的新手相比,現在的我是一個整天在圖書館裏閉關,桌上疊着一大堆參考書,對着電腦螢幕發呆正在努力寫完畢業論文的大三學生。一想到4個月後我就不再是大學生,要正式踏入社會工作,我就開始頭痛了。
事實上,擔心自己會加入「畢業即失業」大軍的焦慮並非我獨有的苦惱。我身邊的朋友們,尤其是同樣拿着學生簽證的留學生,都在擔憂着去留這個沒有正確答案的重大問題。這時候,對就業的焦慮就成了房間裏的大象,無論我們如何催眠自己就業這件事除了個人努力以外也和環境機遇等不可控制的因素掛鉤,但最後每次的討論總會回到如何充實履歷、準備好面試等話題。而同為文科生,我和友人也經常會感到一股濃濃的絕望:為什麼大學的課程沒有像其他科目如商學院那樣安排實習和工作經驗?為什麼文科生的寫作分析技巧不如那些學電腦程序設計的理科生能清晰可見地寫在履歷上的技術欄?甚至當聽到一些透過關係和人脈獲得大公司實習機會的傳聞時,就會陷入了和別人攀比的無底深淵。
在這個「大學無用論」、「寒門再難出貴子」的呼聲愈來愈高漲的時代,現有的高等教育制度是否已經失效?所謂的「贏在起跑線上」是否在印證教育已經不再是促進社會階級流動的有效方法呢?教育的真諦究竟是什麼?
何謂Educated?
然而,筆者最近卻讀了一本讓人反省這種攀比心態的書,作者Tara Westover持有英國劍橋大學博士學位,她去年出版了個人回憶錄Educated(台暫譯:《震撼教育》)。這本處女作是美國年度暢銷書,不但在各大網站如amazon和goodreads上獲得極高的評價,在主流媒體裏的話題度甚至能媲美前第一夫人Michelle Obama的回憶錄。究竟Tara的故事有什麼特別之處?如果放在香港書店裏,我估計書腰上宣傳標語大概會是「摩門教女孩靠自修考入劍橋」來吸引一眾望子成龍的香港家長,好讓他們以為這是又一本教人考入名校的升學攻略。
無可否認,Tara不一般的成長經歷聽起來的確像是21世紀的美國夢,自幼成長在美國西北部的深山裏,父親是深信世界末日即將降臨的偏激教徒,因此拒絕讓子女注射疫苗或接受正規教育。生為家裏最小的孩子,Tara自幼就協助沒有醫學訓練經營草藥生意的母親幫婦女接生,並在父親缺乏安全措施的垃圾場裏進行危險的高強度體力勞動。這個原本接受了自己的命運將會是和母親姐姐一樣相夫教子,默默忍受父親的壓迫和有暴力傾向的兄長虐待的女孩,在17歲時受其中一位脫離家庭考入大學的哥哥鼓勵後,最後靠着二手課本自己溫習考入了一所教會大學,並以優異成績獲得前往劍橋交流留學的機會。
對於那些期望Tara會在書裏分享自己應試心得的父母,恐怕他們會感到失望,因為他們讀到的是Tara以手術刀般精準的文筆,解剖當時的她面對那些自小由主流考試制度培育出來的同學們的自卑感和恐慌;但對於那些對現行教育制度感到迷惘的讀者如筆者,Tara的故事給予了我極大的鼓舞,並激發了我對自己以及我所身處並將要面對的社會進行反思。
起跑線的定義
首先,如果以「贏在起跑線上」的觀點去衡量Tara的個案,那麼她應該算是從出生那一刻就註定和成功無緣的輸家。然而,Tara卻證明了從小到大在補習班裏接受培養、學會十八般武藝,並非通往成功的唯一道路,考試制度這個相對公平的平台允許她和其他考生獲得同樣的機會,因此Tara脱貧的例子很容易能視作對應試教育制度有助階級流動的肯定。然而,真正令Tara和一般精英學生拉開距離的是她獨特的人生經歷,讓她得以在這個愈趨非黑即白的社會裏跳出主流視野的限制。
本書最難得的是Tara並沒有妖魔化她的家庭,儘管作為讀者,我們都很難理解她的父母所採取的極端手段,但比起怨恨她卻嘗試發掘出她父母帶給她的非一般教育裏的閃光點,保持一顆拒絕隨便批評他人的同理心。同理心並非一條會在試卷上出現的題目,但也許這就是目前一味強調競爭的應試制度裏最缺乏,也是大學教育應該引導學生去思考的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筆者在讀到Tara在大學裏接觸到有關女性主義的書籍,從而慢慢擺脫了父親長久而來灌輸給她的蕩婦羞辱思維時尤其感動,因為那一刻她證明了高等教育的存在意義。的確,學習女性主義運動的歷史也許不能幫助我在面試裏脱穎而出取得工作,但這些知識卻會讓我在應徵工作時不會因為自身的性別而避開傳統以來由男性主導的範疇,倘若日後遇到職場上的性別歧視會懂得判別反抗,並相信自己的能力不受性別所限。
當然,從現實角度來看,高等教育文憑依然是就職的一大門欄,而對渴望脱離原生家庭影響掌握自己命運的女性來說,考試制度也是她們在有限的資源下最快也最有效能達到經濟獨立的途徑。因此,這本回憶錄既不是歌頌應試教育的成功,也非否定應試教育的存在,而是一場對現代教育制度的反思。比起達到一致的結論,更重要的可能是這場反思所引起的討論能讓人明白接受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
現代教育的真諦
最後,Tara的經歷令我想起了早前大熱的得獎電影《小偷家族》。在電影裏,導演是枝裕和似乎把這個生活在社會邊緣的犯罪家庭,塑造成反對主流體制的另類烏托邦,而最後這個家庭的崩壞對很多觀眾來說是一場悲劇,尤其是小女孩回到家暴母親的身邊這個黑暗的結局。但筆者在讀完Educated後卻想到,其實是枝裕和並非在盲目反對體制的存在,相反他安排失學的小男孩對正常生活的渴望成為壓倒這個家庭的最後一根稻草,正是反映了導演對家長剝奪孩子接受教育的權利的譴責,儘管在他們眼中這是對孩子愛的表演。啟發學生跳出自我中心的框架去嘗試理解他人的處境,接受這個光明與明黑暗並存的現實的同時,也不忘保有同理心,對我來說這就是現代教育的真諦。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