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認識,何言愛?要說「愛國」,必先要認識祖國。筆者借用何漢權校長的《五國教育論》切入,即要讓孩子從國安、國情、國史、國學、國語五個不同的層面認識國家,再以三道問題貫穿:從哪裏來?往哪裏去?要怎樣走?
從哪裏來?
教育其中一個任務是為社會培養未來的人才,這一點相信沒有人會反對。由於不同歷史時期對人才的期望和要求有所不同,所有教育目的也有差別。筆者經歷過的英治時代精英化教育,當時甚少談及「愛國」二字。
回歸後的教育改革,落實全人教育,嘗試為學生尋找多元的出路,筆者認為是「尋根期」,教育局也開展了「同根同心」及「姊妹學校計劃」,更於2015-2016學年起推行「促進香港與內地姊妹學校交流試辦計劃」(試辦計劃),自2018-2019學年起恆常為與內地學校締結為姊妹學校發放每年約15萬的姊妹學校計劃津貼,以推動兩地姊妹學校交流,讓孩子親身認識國家,了解及體會國情。
回歸25年了,筆者希望教育局的愛國教育已經踏進「肯定期」,並能配合大灣區的發展,讓孩子們有更多的機遇,能看得更遠,飛得更高。
往哪裏去?
從政策層面看,國家近年有兩份文件,值得教育界的領導們一讀,分別是《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先說《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自2016年9月出台,提出三個方面、六大要素、18個基本要點,以全面發展學生。
三個方面 | 六大素養 | 十八個基本要點 |
文化基礎 | 人文底蘊 | 1.人文積澱2.人文情懷3.審美情趣 |
科學精神 | 4.理性思維5.批判質疑6.勇於探索 | |
自主發展 | 學會學習 | 7.樂學善學8.勤於反思9.信息意識 |
健康生活 | 10.珍惜生命11.健全人格12.自我管理 | |
社會參與 | 責任擔當 | 13.社會責任14.國家認同15.國際理解 |
實踐創新 | 16.勞動意識17.問題解決18.技術運用 |
香港是中國與西方教育的融合點,既應承傳我國孔夫子立德樹人、因材施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品德情懷,又要符合西方教學理論,做到共同能力、跨課程的STEM教育、透過學與教的範式轉移、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生涯規劃……。
回顧香港的課程文件,2002年推出《基礎教育課程指引──各盡所能・發揮所長》,2014年再修訂為《基礎教育課程指引──聚焦・深化・持續》,並配以各科目的課程指引修訂,當中不乏跨科的報告和指引,例如2016年底出版的《推動STEM教育──發揮創意潛能》報告和2021年底推出的《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試行版),還有各校校本的國安校本框架。
大家翻開課程文件細看,當中包含國安、國情、國史、國學,在小學而言,以中國語文和常識科的教學內容,最能配合。可是否跟着課程指引走就方向正確?這一點筆者不反對,最少讓學生在頭腦上對國安、國情、國史、國學、國語知得更多。教育工作者要走得有智慧,否則學生得不到好處,只會吃力不討好。
筆者認為與其教室「滿堂灌」,不如帶學生真情實景地感受,安排兩地的孩子交個朋友,於課堂上分享所學所得,不是更有趣,更深刻嗎?至於中國歷史悠悠五千年,現時只是在常識科中碎片式地教授,未見系統,對學生是否好事?
記得筆者初中時的中國歷史科,同學們都特別期待,會預先把書翻了又翻,因為老師課堂上會說一個又一個教科書中的野史故事。為了上課時能把老師講的故事跟教科書的正史扣連,不用老師吩咐,我們也會主動備課。就這樣從三皇五帝到明清民國以編年史方式學了一遍,對自己國家民族的歷史總算有點認識。
至於國語,當然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國家通用語言──普通話,當中「普通」二字是指「普遍」和「共通」的意思。2021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首次推出《粵港澳大灣區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21)》,報告分析香港「兩文三語」的現狀,並表揚澳門回歸以來於普通話推廣取得矚目成效,成為「一國兩制」方針下語言規劃的成功範例。
作為香港中國語文前線教育工作者,不禁讓我反思香港的「國語教育」問題是出在社會環境,還是教育政策?
要怎樣走?
投身教育界後,筆者特別佩服當年的幾位中國歷史老師,如果所有老師都有這種魅力,讓學生自動備課,課堂的氣氛多美好。說到底,這是教師專業所在。教育局自2020-2021學年起提出T-標準+要求新入職、在職、晉升的教師都接受過指定的培訓,當中包括每三年周期中,劃出不少於30小時參與有關「教師專業角色、價值觀及操守」及「本地、國家及國際教育議題」兩大範疇的專業發展課程/活動,當中每範疇須最少佔6小時。
筆者完全同意T-標準+的理念,也認同教職專業培訓有助提升教師的能力。反思新校長的培訓課程之一是到內地沉浸學習一個星期,筆者明白當中資源投放是一大考慮,但鼓勵教師多參與如國慶訪京團等到內地的教師培訓,加深對國家的了解,才能對下一代產生影響。
教師不單是一份工作,更是一個民族價值的傳遞者。同時需要為孩子為來作裝備,讓他們認識大灣區,認識國家,認識一帶一路,這都是香港孩子長大後的種種機遇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