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與創造的藝術家

文藝復興全盛期的突破與可貴,在於能夠平衡好像互相矛盾、互相排斥的藝術成分——理性與現實、神聖與世俗、動與靜、平面與立體、線條與顏色等,把它們和諧融合,天衣無縫。

既有好評 也有保留

上星期與大家詳細分析《聖安娜與聖母子》這幅畫,介紹了達文西多方面的革命性創新。此畫影響了無數後來的藝術家。不單同期的米高安哲羅與拉斐爾。19世紀中葉,此畫開始在羅浮宮展出,多位畫家包括德克拉洛瓦(Eugene DeLacroix)、馬奈(Edouard Manet)前往臨摹,驚嘆達文西的創意與技法,心懷敬佩,把這些應用到自己畫作中,是對大師的最高致敬。1927年超現實畫家恩斯特(Max Ernst)畫的《吻》(‘The Kiss’,圖1),整幅畫的構圖可說是達文西《聖安娜與聖母子》的超現實版。

圖1:《吻》(The Kiss)恩斯特(Max Ernst ), 1927 , 帆布油彩, 高129 cm 闊161.2cm 古根漢博物館。
圖1:《吻》(The Kiss)恩斯特(Max Ernst ), 1927 , 帆布油彩, 高129 cm 闊161.2cm 古根漢博物館。

但是大家覺得達文西是否把聖安娜畫得太年輕了呢?怎麼看都跟女兒瑪麗亞年紀差不多。這跟同一時期,年輕的米高安哲羅(Michelangelo)處理雕塑《聖殤》(Pieta–註1,圖2)的手法可說是異曲同工。《聖殤》裏的聖母瑪麗亞就像一個十來歲的年輕女子,耶穌受難時33歲,瑪麗亞理應像一個40多歲的中年婦女(註2)。但雕刻家唯美。米高安哲羅跟為他撰寫傳記的作者解釋,認為貞潔的女子不顯老。另有一說,瑪麗亞聖潔的面容永久青春,是美的典範。這說法在這畫裏也可以套用到聖安娜身上。也有藝術史家分析,達文西本人是非婚生子,小時跟親母生活,後來親母正式嫁人,達文西父親也正式結婚,達文西有了一位較年輕的繼母,所以他童年有兩位年紀相若的母親。

圖2:《聖殤》(Pieta),米高安哲羅(Michelangelo),1498-99。高174 cm 闊195cm 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
圖2:《聖殤》(Pieta),米高安哲羅(Michelangelo),1498-99。高174 cm 闊195cm 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

此外,瑪麗亞身軀比例好像有點龐大粗壯,如果把她畫得纎瘦點,相信還可以接受她坐在聖安娜大腿上。

最後,因為這幅畫還沒有正式完成,大家可以看到很多不足的地方。首先,聖母瑪麗亞的藍袍好像過分透明,油彩非常單薄,有些部分甚至好像可以看到底色。聖安娜那溫柔的面容,光影明暗尤其是眼睛周邊,顴骨與兩頰,嘴唇上下都畫的非常細緻,相比之下瑪麗亞的臉部表情稍欠細膩,有一點「木獨」。整個臉也好像過分光滑,看不到很多達文西慣常喜歡使用的暈染法,眼睛附近沒有什麼陰影,沒有漸變的色彩及細小的色塊。很可能是達文西先畫好聖安娜,未及為瑪麗亞細緻「添妝」就遺憾離世。瑪麗亞那一部分的問題,據說在長達12年的修復後更為明顯(圖3)。也是這個原因,在此畫修復初期,即有兩位專家因不同意修復的手法與方向而辭職,增添了這幅畫的爭議性。

圖3:《聖安娜與聖母子》(局部),達文西。
圖3:《聖安娜與聖母子》(局部),達文西。

黑白素描 畫出色彩

達文西答應了繪製,卻遲遲沒有動筆。最後只交出一幅素描(圖4)。但素描一出即轟動翡冷翠。據義大利文藝復興期美術史家瓦薩里(Vasari)記載「男女老幼爭相湧往觀看這一幅素描,人龍絡繹不絕達兩天之久,好像是去參加一個盛典一樣。」

圖4:《聖安娜施洗若翰與聖母子素描圖》(The Burlington House Cartoon ),達文西,1499-1500。著色紙,碳筆,黑白粉筆。高142 cm 闊105cm 英國倫敦皇家美術館。
圖4:《聖安娜施洗若翰與聖母子素描圖》(The Burlington House Cartoon ),達文西,1499-1500。著色紙,碳筆,黑白粉筆。高142 cm 闊105cm 英國倫敦皇家美術館。

這幅素描受歡迎是有原因的。人物表情自然,畫的非常細緻。達文西只用碳筆與黑白粉筆,卻畫出跟彩色一樣的色彩感覺。利用濃淡與黑白漸變暈染法,把聖安娜與瑪麗亞的臉容與神情畫得美麗溫柔,非常傳神。母女面孔並排貼着好像照鏡子一樣。對應小耶穌跟施洗若翰兩個小孩的互動互望,兩個孩兒的臉與頭髮也畫得很細緻。雖是素描,卻完全可以當一幅畫獨立來看。怪不得此素描一出,即得到絕高的讚譽。

素描本意是油畫的草稿,描出油畫主要輪廓線條,畫家沿輪廓打上針孔,把素描鋪在已磨平敷上底色的油畫木板上,輕輕地掃上碳粉,碳粉透過針孔落到木板上勾出輪廓。但這幅素描沒有針孔,也沒有使用其他將線條轉移到木板上的痕跡,表示最後沒有用來完成油畫。藝史家認為這幅素描應是最早的草圖。達文西是透過畫畫來思考的,想到不同的構思,就素描出來看看效果。他應為這幅油畫構思了好幾幅素描,惜只有此幅傳世。

比較兩畫 窺探思路

仔細比較這幅最早的草圖跟最後完成的油畫,可從中窺探大師的藝術思緒,變化與主張。兩畫雖然內容與結構大致相同,但有幾點明顯分別。首先素描裏聖母瑪麗亞的頭與聖安娜並排而不是在母親的左肩以下位置。小耶穌不是站在地上,母親瑪麗亞把他抱在手中。沒有綿羊,綿羊的位置站着耶穌表兄小施洗約翰。

從這些改動,可以看出達文西對藝術的要求。他說「一個人的肢體動作應該反映她的心理狀態」(註3)。在此之前,沒有畫家會為了準確描繪人物的表情與姿態而去研究人類的心理,達文西是開創這個觀念的第一個人。讓世人看到「藝術家也可以是沉思與創造的思想家,與哲學家沒有兩樣」。

最後完成的油畫把施洗若翰換成綿羊是重要象徵。綿羊在基督教裏代表耶穌為世人犧牲。作為一個母親,瑪麗亞不希望兒子受苦,所以彎腰要小耶穌離開綿羊;而小耶穌堅決執行自己的使命,要把綿羊提起。他們的肢體動作清楚反映耶穌的決心與瑪麗亞不捨的心理狀態,點出主題。

油畫裏瑪麗亞彎腰俯身,身體側左,位置下降到不再與母親臉貼臉,而形成一個斜線,提升了動感。小耶穌站在地上。這個最後的構圖,有高中低三個高度;三位人物分別在前中後三個遠近距離,增加了畫面的立體感,三代中青少,高中低,後中前, 既能突出每一代又能和諧地融為一個整體。相對素描裏瑪麗亞與母親是同處最遠一個距離,同處一個高度;小耶穌跟施洗若翰也是差不多同處「中高」,畫面顯得較為扁平。

油畫中人物的肢體互動,三位人物的眼神交流,給畫面添加動感。反觀素描,人物相對安靜;畫面焦點集中在上半部,下半部主要是聖安娜與瑪麗亞垂直的四條腿,顯得有點單調沉悶。

從這些改動,可看出達文西的多方考量與巧思,讓畫面變得立體、有趣、充滿動感,同時點出耶穌為世人犧牲這個重要的宗教主題。

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權威雅各·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註4)認為,文藝復興全盛期(High Renaissance)的突破與可貴,在於能夠平衡好像互相矛盾、互相排斥的藝術成分──理性與現實、神聖與世俗、動與靜、平面與立體、線條與顏色等,把它們和諧融合,天衣無縫。達文西《聖安娜》這幅油畫是最佳示範之一。雖然遺憾未能完成部分畫面的最後着色,只可以說是大瑕小疵。

下星期跟大家分享達文西畫作的一些共同點與專用手法,添補一些普遍不為大眾所知的達文西其人其事,希望讓大家看到一個立體的達文西。

聖安娜與聖母子三之二

本系列文章:

聖安娜與聖母子

備註

註1:米高安哲羅於1499年完成《聖殤》(Pieta),時維24歲。

註2:聖經中沒具體說明耶穌出生時瑪麗亞年紀多大。有說猶太女孩12到13歲即可成婚。唯大部分學者認為耶穌出生時,瑪麗亞最少15到16歲。

註3:「一個人的肢體動作應該反映她的心理狀態」(‘Have a movement of a person’s limbs appropriate to that person’s mental movements’. Pg 321 Leonardo Da Vinci, by Walter Issacson)。

註4:雅各·布克哈特(Jacob Burchardt)19世紀瑞士著名文化藝術史學家,1860年出版以德文寫成的《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Die Kultur Der Renaissance in Italien:En Versuch),記述從13世紀下半葉至16世紀中葉義大利文化發展情況,依次闡述了政治、思想、學術、社交生活和道德宗教等方面的內容,是研究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權威著作。

鮑慧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