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系列文章由關錫堯先生撰寫,豐富資料將水務署歷史及發展娓娓道來。文中資料皆由作者從1970年代入職起及至退休後長期搜羅,最新資料亦由作者近三個月來蒐集而得。關先生動筆撰寫此系列文章原因有六,詳述於第一篇。文章共有15篇,餘下10篇將會逢周一刊出。
我於1974年大學畢業後,加入政府成為見習工程師,參加三年的受訓計劃,以便考取工程師的資格。當年是以抽籤的方式決定每年受訓部門的次序,我抽到的籤,是第三年派到水務署。
不可思議,出人意表
完成三年訓練計劃後,就留在水務署轉職為助理工程師,行內的術語是在水務署「上岸」。當年有一個普遍的說法:「一入侯門深似海」,而「侯」是「水喉」的「喉」;意思是在水務署「上岸」後,整個職業生涯將會是以處理水喉為主。不過,我進入水務署後,就逐漸發現水務署的工作是多元化和多姿多彩的。
在水務署工作了一段時間後,有一位師兄告訴我,假如你把Water Supplies Department讀快一點,就會變成What a Surprise Department了。如果你到過國內旅行,很可能會見過一些省份或城市,把地方的特色歸納起來作出介紹,讓遊客耳目一新,它們往往被稱為「陝西十怪」、「雲南十八怪」等。我在此向大家介紹「水務十怪」,相信你看完後一定會有一個疑問:「怎麼可能有一個部門和其他部門的情況相比,差别會這麼大呢?」
一怪──唯一不是用者自負的收費
雖然沒有水人類就活不了,但是水費在1994年2月加價後,一直維持不變,快有四分一個世紀不加價。政府推行「用者自付」政策已有多年,部門之間使用對方服務也要計數,雖然同是公帑,政府也要賬目分明,偏偏卻容許不加水費,讓「用者自付」政策多年來功虧一簣。收回的水費,只是成本的小部分;超平的水費,也減低市民節約用水的意慾。渠務署徵收的排污費,是透過水費單來收取的。為了配合排污政策,水務署一方面要修改水費的電腦程式,另一方面運作上要增加不少程序,卻只是開設了一個工程師和幾個文職人員的職位。
十多年前,渠務署宣布在十年內要把排污費倍加,並訂定程式平均地逐年遞增排污費,這項措施已完成數年,水費分毫未動。
在經濟好的年份,社會有聲音指無須加水費以增加政府收入;經濟差的年份,又有聲音指不宜加水費,以免令市民百上加斤。其實增加水費對政府或市民的財政影響有限,貧苦市民有社會福利協助,生活困難不會因為不加水費就解決,每年修訂水費以符合「用者自付」的原則才公平和合理。2015年政府本來開始籌備加水費,卻因鉛水事件出現而告吹。
二怪──工作加,人手減
相比25年不加的水費,水務署的員工編制,情況更為惡劣,不增反減。水務署員工編制高峰時是2000年的6,060人,隨後幾年,政府先後推出了「資源增值計劃」(Enhanced Productivity Programme)及兩輪自願離職計劃(Voluntary Retirement Scheme),俗稱為「肥雞餐」和「乳鴿餐」。水務署的員工編制持續減少,至2007年的4,482才穩定下來,之後仍繼續下降至2013年低於4,400,減幅達27%,相信是所有政府部門之冠。
近年所有政府部門都陸續增加人手,一些部門的員工編制,有可觀升幅;但到2017/18年度末期,水務署員工編制只是4,446,仍比十年前為低。要知道水務署不像房屋署完全轉型,把大部分工作外判,製造了領展。水務署本來也有一些工作是外判的,經過大量削減編制,水務署的運作模式基本上沒有太大分別,而外判的工種,只能稍為加多而已。
三怪──36年不開設首長級人員職位
大家一開水掣,食水從水喉源源不絕地流出,年輕人未有經歷過每四天供水四小時之苦,年長的市民亦多已忘記制水的日子。到底最後一次制水發生在哪一年呢?是1981年!次年到了夏季仍未有大雨,香港逐漸再鬧水荒,水務署展開籌備制水的全盤計劃。當實施制水如箭在弦之際,突然天降甘霖,計劃取消。
水務署上次開設首長級職位(Directorate Officers)在哪一年呢?就是這年了!自從水務署成功解決困擾香港百年,影響民生和工商業的問題後,就再沒有開設首長級職位了。不過有一點要補充的,就是1995年1月開設的總工程師/工程管理並不計算在內,當年工務司署因為一些大工程嚴重超支,指示所有工務部門設立專責監察部門內各項工程計劃進展和支出的單位,個别部門無須申請撥款,由中央統籌。
當時有些部門開設的工程管理單位,包括幾個D2和D1級的職位,水務署則開設最少和最低級的一個D1級總工程師職位而已。由於這個為新工種而設的職位並非水務署要求,我認為不應計算。即使計算這個職位在內,水務署也有23年未曾開設首長級職位了。在過去36年間,估計其他政府部門,莫說未有增設首長級人員,未曾倍增的也沒有幾個。
水務署文章系列十五之五
本系列文章:
水務十怪,異於常態(上)──不加費,減人手,缺首長(十五之五)
!doctype>作者簡介
中學就讀於伊利沙伯中學,長記校訓「修己善群」於心,擇善固執。1974年於香港大學工程系畢業後,加入政府為見習工程師,在服務水務署35年半期間,贏得230多個獎項,包括十次最佳男子運動員,2011年退休時是總工程師。他獲同事尊稱為水務百科全書及水務鐵人。
關錫堯熱愛運動和熱心公益,具備無比的幹勁和毅力。自1971年第一屆百萬行開始,他每年最少參加百萬行一次,至今參加了53年。他於1971年首度參加吐露港渡海泳賽,至今約參加過超過100次各項長途泳賽。他於1977年參加全港首屆公開馬拉松,至今未有間斷,目標是要跑足50年全馬。他自1972年開始捐血,至今總共捐了199次全血,成為香港的全血捐血王,會繼續捐血至紅十字會不再接受他捐血。2023年是他第27次參加毅行者,27年來,他累積籌得約467萬元善款。認識關錫堯的人,都尊稱他為「關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