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談到白帶之症的食療,可用蓮子、白扁豆和白果相合,藉此收補脾、和血、除濕,以益「胞宮」(子宮)之效。今期續談治療白帶的點穴法和內養功。
協調脾胃氣血流注
點穴
穴位:太白(在足內側緣)、陷谷穴(位於足背第二、三跖骨間)。
治則:太白、陷谷二穴乃脾經「胃經之俞穴」(乃井、荥、俞經合五俞穴之一)。五俞中之「俞穴」,屬土,與脾脈相關,點脾脈之俞太白與胃脈之俞陷谷,協調脾、胃脈氣血之流注、輸布與強化,以除脾濕,以和「胞脈」之行經,以益沖、任之宣和,此乃止帶之治。
點法:雙手無名指、小指屈曲,指腹置於手掌心內勞宮穴部位,拇指屈曲,指腹置於無名指、小指甲之上,食指屈曲,指腹置於中指本節之上,中指伸直。
以鼻徐徐吸氣,右手中指腹點於左側太白穴,左手中指腹點於左側陷谷穴,閉氣,以口緩緩呼氣。以鼻徐徐吸氣,左手中指腹點於右側太白穴,右手中指腹點於右側陷谷穴,閉氣,以口緩緩呼氣,點左右兩側穴位為一次,反覆三次為宜。
功用:健脾益氣,除濕、益血、和經脈,止帶下。
念存守中極 和順任脈
內養功
功法:亥時(晚上9時至11時),仰臥位,目微閉,左右手拇指尖置於雙側內勞宮部分,雙手環抱,置於中極穴部位。
以鼻深深吸氣,意念存守於中極穴(體前正中線,臍下4吋),閉氣,意念凝聚於中極穴,以口緩緩呼氣,一吸一呼為一次,反覆七次為宜。
功理:中極乃脾、胃、肝任脈之會穴,元氣凝聚於三陰脈與任脈之會,可補氣益脾脈之統血,肝脈之藏血,以養「胞脈」。可滋補腎脈之精氣,以養「胞宮」。氣歸經以御濕邪,血歸脈以驅寒熱,因而脾氣則得健運,腎氣則得充盈,任脈則得和順,帶下之斂,可見。
功用:補元氣,益肝腎、和任脈,健脾運。
下期續談「黃帶」的食治,敬請留意。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