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 Jan 21 2025 02:50:08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有線炒人炒出禍

今次新聞部炒人明顯帶來不少聲討聲音,尤其是將專題報道環節《新聞刺針》的全組員工解僱,真是令人摸不着頭腦。

在2017年特首選舉期間,林鄭出席記協舉辦的特首參選者答問大會,當時筆者也有出席並向林鄭問了一個關於有線寬頻賣盤後新買家可能大幅裁員的問題;非常失望,這位為官幾十年的特首參選人,只是認為企業裁員是私人市場的事,政府是很難干預的。

在2017年4月,有線寬頻最終完成賣盤,永升(亞洲)有限公司和新世界發展成為公司大股東,不過,自從有線寬頻轉手後,裁員行動不斷出現。在本周初,公司又宣布裁減有線電視台新聞部40名員工,但卻引起部分新聞部員工不滿,最終爆發新聞港聞組、國際組、中國組、體育組的主管全部辭職。

裁吸客王牌形同自殺

今次新聞部炒人明顯帶來不少聲討聲音,尤其是將專題報道環節《新聞刺針》的全組員工解僱,真是令人摸不着頭腦。原因是有線新聞在過去多年是一個受廣泛歡迎的資訊節目,而《新聞刺針》更是王牌,所以將一個吸客的部門進行裁員,這可視為一個自殺行動。以現時有線寬頻流失客量的情況,相信已很難止血了。

電視製作是以質行先,不是倚靠裁員或精簡架構便可解決營運困難的問題,因為一旦不斷減省製作成本,只會令節目素質下降,最終結果是趕客,令大量訂戶流失。如果大家有留意自永升和新世界發展接手後,員工由大約2000人減至現時的1300人,但訂戶卻少了10萬,而過去三年多的公司業績仍是年年虧蝕,這亦證明只懂減成本,但沒有搞好節目的素質來吸引訂戶,看來有線寬頻已踏上了一條不歸路。

現時媒體生態已出現翻天覆地的改變,所謂適者生存,這才是致勝之道。大家只要看看不少西方大報已不是單以銷售量和廣告為主要收入,在幾年前已加入訂戶模式,這種擴大收入方法才可令大報生存下來。誠然,報章始終是以素質行先,沒有好素質的報道和評論是絕對不能吸引大量的訂戶,這種因果關係淺而易見。

從四位有線新聞管理層,謝燕娜、許方輝、陳興昌和李臻發出的聲明,解釋公司的「架構重整的目的是希望新聞部能達致人手和資源共用,加強各部組之間的相互協作,人手調配可以拆牆鬆綁更具彈性,並透過這個新的工作模式,去繼續製作優質的新聞及公共事務節目,回饋觀眾。」筆者真是感到非常疑惑,王牌節目《新聞刺針》已被消滅,中國組員工全組總辭,港聞部走了六成員工,請問四位管理層又如何繼續保持新聞部的製作素質呢?從以上四位的解釋,明顯背馳傳媒生存之道,遑論有效地營運一間新聞公司呢!

以今次有線炒人事件來看,相信仍會有新聞部員工繼續辭職,最終四位高層可能要紆尊降貴來報新聞了。

原刊於《蘋果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關焯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