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嶼是一場交通惡夢

大量居民每天從北部前往南部上班。明日大嶼則加劇了這個情況,進一步增加了南向人流。因此我們要投入巨資,建設許多額外道路和鐵路以疏導人流,而且還製造了港九市區的交通瓶頸。

政府有意把「明日大嶼」打造成繼中環、港島東、九龍東以外的另一個商業區。但很不幸,這將會令香港的交通更為擠塞。

明日大嶼的交通不方便

眾所周知,香港的人口大倉在新界,而其中近半住在新界東。這一點,支持人工島的湯家驊議員應該最清楚,他曾任職該區議員多年,希望他別忘了這些選民。新界東人假如要到明日大嶼上班,將無可避免要先通過九龍或港島,為市區造成更大的交通瓶頸。

圖一:以東鐵線新界段中心點大埔為例,居民前往人工島的可能方法,參考了政府與團結香港基金的連接圖。從此可見,他們需要經過九龍甚至港島,令市面更為擠塞。
圖一:以東鐵線新界段中心點大埔為例,居民前往人工島的可能方法,參考了政府與團結香港基金的連接圖。從此可見,他們需要經過九龍甚至港島,令市面更為擠塞。

新界西的居民亦沒有明顯的渠道前往明日大嶼。當局或擬建造鐵路,由屯門出發,渡海至大嶼山北,再穿越花瓶頂或大東山至大嶼山南,然後二度渡海至東大嶼。如此穿海越嶺,工程必然異常複雜,造價不菲。

圖二:以西鐵線新界段中心點元朗為例,居民前往人工島的可能方法,參考了政府與團結香港基金的連接圖。他們有的建議穿越花瓶頂一帶,有的建議越過大東山一帶。
圖二:以西鐵線新界段中心點元朗為例,居民前往人工島的可能方法,參考了政府與團結香港基金的連接圖。他們有的建議穿越花瓶頂一帶,有的建議越過大東山一帶。

我們要明白,明日大嶼本身就是一個位處偏遠的孤島,對新界東和觀塘居民尤甚。情況就像南區的公司不容易吸引市民應徵,機場的就業機會一直找不到足夠的人手,那都是因為路程遙遠,而明日大嶼不見得會比南區或東涌方便,甚至更為偏遠。新界居民不會嚮往前去位於梅窩附近的東大嶼上班。

更根深蒂固的問題是,這個新商業區和前述三個一樣,都逼使大量居民每天從北部前往南部上班。我們的街道和交通工具,每逢早上的南向流量均是超載,北流人數卻是寥寥,到黃昏時則倒轉過來,市民都被擠壓得喘不過氣來。明日大嶼則加劇了這個情況,進一步增加了南向人流。因此我們要投入巨資,建設許多額外道路和鐵路以疏導人流,而且還製造了港九市區的交通瓶頸。

把新的商業中心設在粉嶺高球場

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輕而易舉,只須把新的商業中心,設在粉嶺高球場便大功告成。它一來毗鄰新界這個人口大倉,亦同時貼近東鐵線上水站及未來擬建的北環線,享有雙鐵路優勢。二來它較鄰近政府擬建的粉嶺北、古洞北、坪輋、洪水橋、元朗南新發展區以及暫時消失了的橫洲公屋,符合現有以至未來新增人口的需求。

假如港九居民要到這裏上班,則正好善用上班時間北流列車的大量剩餘能力,我們無須花費幾千億元,建設穿山越海的鐵路。與此同時,現有的交通工具亦能取得較大效益,不會南流滿載,北流卻空車而返,這將有利巴士公司和鐵路公司的盈利,他們的生意易做了,票價亦可能有下調空間,讓乘客受惠。

這個新的商業區亦靠近大灣區的另一個商業中心──前海,以及政府擬建的落馬洲河套區創科中心,取得另一種協同效應。

圖三:粉嶺高球場位置得天獨厚,是發展北部商業區的絕佳機會。
圖三:粉嶺高球場位置得天獨厚,是發展北部商業區的絕佳機會。

我恐怕我們的官員大多居住港島,總以港島作為本位來思考,對海量市民每天由北部前往南部之苦沒有代入感,所以才會對明日大嶼的不便視而不見。

把私人遊樂設施搬遷到島上

不過,明日大嶼本身也不是一無是處。例如高球場就可以搬遷到東大嶼。因使用高球場的人數稀少,他們只須乘坐遊艇前往便可,沿島自然可以興建碼頭。那將節省大量修橋築路的費用。此外,我們也不用擔心颱風所捲起的十米高浪,因為沒有人會在八號風球之下打球。最後,我們亦不用擔心沉降會導致高樓大廈出現裂縫,影響樓宇結構安全。

我們甚至可以把全港的高球場以及私人遊樂設施都搬遷到島上。屆時市區將可空出大量土地,興建符合市民需要的設施。當然,由於該等遊樂設施只屬小圈子的玩意,與整體市民無關,我們總不能為了這些設施,而掏空大家的庫房。那應按用者自付原則,讓他們自行承擔建島的費用。這些會員非富則貴,應該能夠為香港略盡綿力。最多未來繼續只收取象徵式地租作為優惠。

假如他們改為反對建島,其實他們也大可乘高鐵去大灣區打高爾夫,畢竟他們很欣賞高鐵和大灣區。

我們亦可考慮把部分棕地作業搬移到人工島上。不少棕地只是用來放置貨櫃、滯銷汽車、電子垃圾甚至洋垃圾。那樣雖然可能需要車路連接,但只要建一條行車天橋前往竹篙灣便好。這些棕地的交通需求,與70-110萬人口加一個商業區的原有計劃相距甚遠。一旦有了這項調遷安排,政府便能配合民意要求,全力開發新界的棕地。(註1)

只要換個角度,正向思考,明日大嶼的確可以成為香港的美麗願景,而不是自製交通災難、掏空庫房並逆天而行的一場惡夢。我們將能為下一代,創造更具說服力的未來。

註1:儘管筆者並不認為有需要重置這些破壞環境、土地效益甚低的作業,但政府卻常以此為藉口,對開發棕地裹足不前。

謝冠東